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双减”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解决对策
“双减”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解决对策“双减”政策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和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这一政策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但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再次凸显出来,值得我们深思。一、“双减”政策下留守儿童教育凸显的主要问题(一)缺少家庭监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都至关重要。而农村青壮年为了改变生活现状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纷纷进城务工,留守儿童多留由祖辈照顾。由于孩子爷爷奶奶自身所受教育较少、文化程度较低,对孩子的照顾只停留在解决吃饱穿暖的基本层面,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指导。“双减”之后,学生在校时间变长,大部分学生在校已完成作业,回家后,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较低,甚至还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厌学情绪日益凸显。(二)忽视情感教育。据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研究指出,幼儿阶段是人类情感发育形成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情感培养是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幼儿衍生出其他丰富的情感,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在农村,大多数年轻人在孩子两三岁时,便进城务工。在孩子情感发育的关键期,对孩子缺少陪伴和引导,使孩子亲情关系缺失,性格发育与完整家庭有着明显的差距,出现了缺乏安全感、孤僻、处事极端等普遍问题。加之,“隔辈亲”问题在农村尤为凸显,孩子父母在外地无法直接教育和引导,教育孩子的重担就交给了祖辈,但个个是爷爷奶奶的“掌中宝、小少爷、大小姐”,日常生活充满了溺爱,孩子说黑即黑,说白即白,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一味溺爱、纵容,这使孩子逐渐形成极端的性格。(三)学生自控能力和自律意识不强。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他们年龄较小,正处于身体、心理、生理的成长关键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其可塑性较强,但由于自身心智发育的限制,自我控制能力弱,自律意识不强,意志力薄弱,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难以辨别善恶美丑,不能抵制外界环境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会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教学效果。加之学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严厉地管教,导致自控能力、自律意识差的学生得不到教育,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品质、行为举止、心理性格和生活学习习惯。(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不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由于社会生活阅历浅,经验少,安全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较差,一旦交友不慎或管不住自己,往往容易被别人利用或遭受外界的侵害。现阶段,留守儿童都持有一部手机,或爷爷奶奶的,或外出家长为方便联系买给学生的,但对留守儿童来说,手机已不单纯是用于和父母通讯,更多的是上网,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现如今,有不少犯罪团伙利用网络来实施犯罪,青少年群体则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受到伤害、误入歧途,这一时期的学生非常需要监护人的监管和保护。二、“双减”政策下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对策(一)转变家长观念,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一些家长在经历贫困生活后,总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与物质保障,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感受。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正处于人格的塑造期,渴望父母的陪伴与引导,情感启蒙教育第一位老师的责任不能推脱。因此,家长即使外出务工,也不能把孩子全权托付给老人或亲戚,更不能觉得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家长要扮好父母的角色,担起父母的责任,尽可能的由一人外出打工,一人在家陪伴孩子、教育孩子,如果经济条件实在不允许,必须外出打工,做父母的一方面要多抽些时间回到家长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要通过微信等平台,每日和孩子交流,从孩子在校的学习感受、开展活动、作业完成情况等各个方面,了解孩子,关爱孩子,指导孩子,为孩子消除不良情绪或心理问题,为孩子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真正实现家校共育。(二)建立信息档案,深入了解学生。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是主要力量,除了两个假期,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因此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第一,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要对留守儿童的管理给予更多的关注,多接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来自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弥补亲情缺失给他们带来的困惑。同时,各任课老师,要对他们的作业进行监督,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对于不会的题及时给予讲解指导。第二,在学校管理方面,要建立起留守儿童教育监测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定期开展“大家访”活动,入户掌握学生在家生活情况,微信视频向父母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并且学校安排专门老师,进行“一对一”跟踪教育。(三)专设安全课堂,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在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堂,向他们普及生活与社会存在的安全隐患,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特别是对手机、网络的使用进行规范性引导。第一,引导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不随便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照片等重要信息,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隐私设置,以防被人盗用。第二,告诉学生理性消费。引导学生甄别可疑链接和网页,注意保护账号密码及支付信息。第三,规避学生受害风险。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同学们正确辨别网络信息,如游戏充值、交友软件等一系列的可能存在诈骗的网络行为千万不可触碰。
本文标题:“双减”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解决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781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