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古代建筑-PPT课件
中国古代建筑主讲人:刘仙仙第一节概述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建筑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这些古代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发展、成熟,自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9世纪中叶,形成了封闭而独立的体系,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工艺水平,蕴涵着深远的人文寓意。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中国古代建筑可以从近百年上溯到六七千年以前的上古时期。其中,经历了几个主要发展阶段,分别是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代和明清时期。这几个时期在建筑发展史上的共同特点是修建了大批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包括宫殿、陵墓、都城以及防御工事、水利工程等,且在建筑形式、选材等方面的影响泽及后世。其中,秦朝修建的秦始皇陵及长城、隋朝修建的赵州桥、明清两朝的帝王宫殿紫禁城等至今还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时代朝代特点代表性建筑萌芽时期新石器时期—原始社会晚期天然崖洞、构木为巢、简单的房子,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西安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形成时期夏商周—秦汉时期夯土技术,烧制砖瓦、木构架结构技术日渐完善宫殿、陵墓、万里长城、驰道和水利工程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砖瓦的产量和质量有所提高,大量木塔的建造,佛教建筑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嵩岳寺塔等成熟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风格庄重朴实。五台山的南禅寺正殿、佛光寺东大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平顺天台庵正殿。辽代创造“减柱法”,斜拱的出现山西大同华严寺、天津蓟县独乐寺、辽宁义县奉国寺转变时期宋朝屋顶坡度增高,出檐不如前代深远,斗拱的建筑结构功能已经开始减弱,装饰功能增强,重要建筑门窗多采用菱花格扇,建筑风格渐趋柔和。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福建泉州清净寺、河北正定隆兴寺、浙江宁波保国寺等。继续发展时期辽、金、元时期喇嘛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逐步影响到全国各地,“减柱法”已成为大小建筑的共同特点,梁架结构又有了新的创造,许多大构件多用自然弯材稍加砍削而成。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高峰时期明、清时期明清建筑与前代相比变化较大,重要建筑已不采用减柱方法,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北京故宫、平遥古城、颐和园等MicrosoftOfficeWord2003.lnkMicrosoftOfficeWord2003.lnkMicrosoftOfficeWord2003.lnk小结:1.隋唐、宋、明清三个时期的风格各不相同:隋唐——庄重朴实宋朝——渐趋柔和明清——华丽2.中国历史上三部关于建筑的古代著作:北宋——《营造法式》清朝——《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明末——《园冶》二、中国古代建筑的总体特征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与西方的古代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其鲜明的民族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中国古代人民生活在长江、黄河流域,这里植被繁茂,森林资源丰富,劳动人民很自然地用木材建造窝棚;因此木材就是最适当的建筑材料。——西方以石材为主。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从原始社会末期起,我国建筑便形成了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的独特风格。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抬梁式、穿斗式和干栏式等。结构名称特点使用对象抬梁式沿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放短柱,上再架梁,如此叠数层。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穿斗式由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连接,并以挑枋承托出檐,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在我国南方地区使用很普遍,用于小式建筑井干式用竖立的木桩构成底架,建成高出地面的房屋。今傣族的竹楼,侗族、苗族、布依族的吊脚楼抬梁式穿斗式干栏式木构架有以下好处和作用:1.木构架如同现代的框架结构,承重与围护结构明确分开。屋顶的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墙壁只起隔断作用。(外墙隔热妨寒,内墙分割室内空间)2.人们常用“墙倒屋不塌”这句谚语来形容中国古建筑。由于木材具一定弹性,构架各节点榫卯又有若干伸缩余地,使房屋具备了防震、抗震的能力。如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国内现存最古木塔,经千年历数次强地震而巍然屹立便是一例。——西方以石质建筑不可移动墙倒屋不塌2.完整的院落组织,多样的平面布局中国古代建筑讲究完整的院落组织,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间——单座建筑——庭院——组群。中国古建筑群的平面布局,无论帝王的宫殿、坛庙、陵寝、衙署、寺庙宫观,还是四合院式民居,都是采用中轴线对称均衡布局,主体建筑居中,附属建筑左右对称,形成整齐严谨、主次分明的布局风格,以表现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威严和宗教教义的庄严肃穆、礼敬崇高。如:北京四合院、北京故宫。——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北京四合院北京故宫3.建筑造型优美,装饰丰富多彩如前所述,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如飞檐翘角、色彩(红墙黄瓦的宫殿、朴素淡雅的民居)、雕饰艺术(木雕、石雕、砖雕)、斗拱、彩画等。——西方古建筑装饰不如中国的复杂。屋檐飞翘,优美柔和木雕彩画砖雕4.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建筑是空间的艺术、环境的艺术,中国古建筑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特别讲究在整体布局与设计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中国古代的设计师、艺术家和工匠们,在进行设计时,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体量等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一个大的环境空间,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婺源之美: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在文化与生态珠联璧合。走进婺源,但见蓝天、青山、碧水,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青砖、黛瓦,天人合一,相映成趣,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乡村”。四川女王谷:把神秘的古老风水学说与浓厚的宗教文化底蕴融为一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5.传统文化对古建筑的影响任何建筑都是它所属的那个民族和那个时代的文化“音符”。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为:敬天祀祖的儒家礼制文化、天人合一的道家风水文化、农禅并重的佛教世俗文化、民俗禁忌的原始宗教文化、君权至上的皇家等级思想、家长为中心的家族思想等,这些都在古建筑中得到充分反映。——西方文化思想祭天、祭祖、祭社稷的坛庙建筑,合称“三大祭”。太庙社稷坛天坛皇权至上,以中为尊建筑群的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建于中轴线两侧。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总结:总之,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审美、性格特征、理念的差异。综合上述,中国古建筑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给我们以审美享受,为研究历史和科学提供实证,为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提供借鉴。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而且是一部极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科书。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制度中国古代按建筑所有者的社会地位规定建筑的规模和形制,这种制度在周代就已出现,直至清末,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根据等级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可分为3个类型:类型等级建筑特点使用对象殿式最高宏伟而华丽,屋顶可用琉璃瓦,用斗拱建重檐屋顶,彩画用龙凤图案等。帝王后妃所居,大寺观的大殿大式中间这种建筑不许施琉璃瓦,斗拱彩饰也有严格的规定。各级官员和富商大贾小式最低其建筑结构受到各种限制普通百姓的住房四、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要素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建筑迥然不同,这种独特的建筑外型,是由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结合而产生的。由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称为“三段式”,各部分各具特色:1.台基又称基座,是我国古代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建筑立身之所,它的作用:(1)保护功能,防潮、防腐、稳定立柱、避免柱基因为负重不同而出现沉降。(2)审美功能,使建筑物向高处延伸以显宏伟之势。(3)等级功能,台基按等级可分为以下几类:台基大致有四种:(1)普通台基(2)较高级台基:常建有汉白玉栏杆(3)更高级台基(须弥座):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4)最高级台基: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故宫2.屋身由间、开间、木头圆柱、大梁、斗拱、雀替、山墙等组成。(1)间、开间、进深“间”为四柱围成的空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单元。建筑的迎面间数称“开间”,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古人以奇数为吉祥数,面阔进深多为单数。而且开间越多,建筑等级越高。而九为阳数之极,所以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就成为皇权的象征,称之为“九五之尊”。例外的是北京故宫太和殿和太庙大殿面阔为十一间。太和殿:面阔十一开间(2)木头圆柱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3)大梁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用以形成屋脊。(4)斗拱定义: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枋、屋面之间。作用有三:①支撑作用:用以支挑深远的屋檐,并把其重量集中到柱子上;②装饰作用;③等级作用,斗拱的大小与出挑的层数有关,层数越多,等级越高。发展演变:斗拱可以作为鉴别建筑年代的一个主要依据。斗拱北京中山堂斗拱(5)雀替定义:是我国古建筑中枋与柱相交处的托座,像一对翅膀,从柱头上面向两边挑出以承托其上之枋,借以减小枋的净跨度。作用有二:①支撑作用:起到巩固构架的作用;②装饰作用:很好地解决了柱头装饰问题。分类: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和花子牙等。雀替(6)山墙即房子两侧上部呈山尖形的墙面。常见的山墙还有风火山墙,其特点是两侧山墙高于屋面,随屋顶的斜坡面而呈阶梯形。3.屋顶和屋檐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极富变化极具艺术表现力的部分,其艺术手段包括形式、用料、颜色、装饰等。屋顶多与屋檐相配合,共同反映建筑的等级水平。有关术语:名称坡面脊线代表庑殿顶(四阿顶)四面斜坡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南禅寺大殿、太和殿歇山顶(九脊顶)庑殿顶和悬山顶的结合,上2/3为悬山顶,下1/3是庑殿顶。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天安门城楼悬山顶(挑山顶)屋面双坡一条正脊、四条垂脊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卷棚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盝顶形成长方形屋面顶部是在平顶的屋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卷棚顶盝顶注意:(1)屋檐根据檐数可分为单檐、双重檐、三重檐。重檐可增加建筑物的立面形态美感,又可减小高大建筑檐面排水对基座的冲击力,所以用“重檐三滴水”表示三重檐。(2)屋顶以庑殿顶级别最高,依次为歇山、悬山、硬山。屋檐以重数越多级别越高。两者结合,形成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的排序。4.装饰装饰是建筑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建筑风格特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建筑装饰。中国古代的装饰手法锻造了中国古建筑富有特征的外观,更让建筑艺术具有了思想内涵和民族性。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包括彩画、用料与色彩、屋脊装饰和藻井。(1)彩画作用:保护作用、装饰作用、等级作用种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名称等级特点使用对象和玺彩画最高藻头两端用《》框住,中间用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并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旋子彩画次级藻头两端用《》框起,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建筑-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82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