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2023年心理小组规章制度【精选5篇】
1/112023年心理小组规章制度【精选5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分享的“2023年心理小组规章制度【精选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心理小组规章制度【第一篇】1、每次出礼仪,我们规定鞋子为黑色高跟鞋(鞋跟不规定好高,但是鞋要简单,并且不能有装饰物),穿肉色丝袜,希望大家对这些基本的物品能自己准备好。2、在出礼仪时,大家应将长发挽成发髻货梳扎成束,不可随意散于肩背,使头发整洁、无头屑。3、希望在出礼仪时,大家的指甲保持干净,最好不要留指甲。可以涂无色透明的指甲油。4、出礼仪时,统一做淡妆,不宜涂颜色过于夸张的眼影盒厚粉底,切忌浓妆艳抹,要自然。注明: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人果皮纸屑的习惯,在公众面前不要打哈欠、挠痒痒、修指甲、脱鞋袜等私密性强的动作。咳嗽和打喷嚏时,应用手护额手帕掩鼻口,侧向一旁并尽量小声。记住要面带微笑。1、每次训练希望大家能准时到,不能来的同学请向负责2/11礼仪队的同学请假,并附上请假条,我们的请假次数不能超过三次,或者是旷课超过三次自动退出礼仪队(包括三次)。2、每次训练请大家带上高跟鞋,并且盘上头发。3、我们会针对每次训练的内容不同,需要让大家准备些训练需要用到的东西,希望大家能积极准备。1、培训时,希望大家保持安静,认真训练。2、我们隔一周开次交流会,希望大家一起分享礼仪的心得。3、我们会不定期的对大家进行礼仪考试,让大家熟知礼仪相关的知识。4、每周安排三个值日生,上完课后负责形体室的打扫和管理多媒体。心理小组规章制度【第二篇】依据学生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文理科、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的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使各组之间达到相对平衡。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建立学习小组的目标学习小组要更加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有效学习和才能的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从而实现更大的成功、形成更积极的关系和产生更好的心理调3/11节。要求小组学习者的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之间是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学习小组的建立不否认竞争与个人活动的价值,而是将其纳入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之中,使三者兼容互补,共同促进,同步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规范1、小组制度健全,组织管理到位:①有规范的小组自我管理制度,并得到全组同学的遵守;②每组有统一规范的各学科问题记录本,并得到有效使用;③小组内分工明确,合作意识强,组长能认真担负起职责,值日生值日任务能及时完成。④小组成员之间要建立一对一的互帮互学的合作学习关系,即学习优秀的学生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的辅导帮助,以及学生之间在学科学习方面的辅导帮助。学习小组组长职责组长是小组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在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组长应在班主任和班委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履行职责。职责主要包括组织小组的学习和进行小组常规管理。1、组长带头遵守执行小组内的各项制度,组内的各项任务要最先高质量完成,时时处处带头维护小组、班级、学校的荣誉,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2、组织组员开展课内外的合作学习,每天至少组织检查如下任务的落实:课外或课内预习,学习交流讨论,各项作业4/11的完成,收集应交任课教师查阅的学案、作业。负责分科目记录当天本组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问题等。在组内形成互帮互助,后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3、在课堂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长应组织和协调本组每一个成员积极参与课堂的展示与交流,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妥善安排和指定组员参与课堂的展示与交流。4、小组长要管理小组纪律,维持好小组课内外一切活动的正常秩序,协助老师做好小组学习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等工作。心理小组规章制度【第三篇】为了保证“电子制作小组”活动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加强活动的过程管理,特制定本活动管理制度。1、学生根据自愿原则,选择参加电子制作小组。2、自觉爱护活动器材、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场地整洁,教学期间必须保持严肃、严谨,保持室内工作有序进行。3、自觉遵守安全用电制度并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4、在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移动实验设备,损坏仪器者,照价赔偿。5、学生需按指导教师要求进行试验,对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或不听指导的学生,教师有权要求停止并取消参加该爱好小组其他试验的资格。6、实习操作结束后,学生应协助指导教师按规定清理场地,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教室,5/11如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6、严格遵守请假制度,不得迟到、早退及旷课。心理小组规章制度【第四篇】1、学习和宣传宪法、法律、法规以及本级或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了解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级或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实施情况;2、就地进行视察和调查研究活动,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推进工作;联系原选举单位,分工联系选民,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3、交流代表工作经验,提出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建议。4、代表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坚持月工作日制度。5、积极参加本级人大主席团组织开展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和评议等活动。开展活动的前3天要将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本组全体代表,每位代表必须按时参加,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6、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对他们提出的正确意见和合理要求,要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并积极协助督促落实。1、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明确各阶段学习任务和重点,坚持每两月集中学习1次。2、配合上级人大学习培训工作,每年开展1——2次专题培训活动。6/113、代表小组在每次开展活动前,都要组织代表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人大业务知识。4、灵活学习形式,把个人自学与集中辅导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工作实践相结合。5、代表要按时参加集体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代表小组要有专门的学习记录,每季度开展1次学习笔记检查交流活动。6、注重学习实效,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7、代表小组每年向本级人大主席团提交1——2份有价值的调研材料。1、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建立代表小组,代表小组活动由组长或副组长负责召集。2、代表小组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检查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在本区域内的实施情况,围绕人代会的议程和人大主席团例会的议题开展活动等。3、代表小组活动应当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可以采用学习会、座谈会、走访选民、调查视察等形式开展活动。4、代表小组活动1般每两个月开展1次,具体的活动时间根据年度活动计划和实际情况安排。5、代表小组活动前,代表小组组长应当将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等通知本组代表,以便代表安排好工作,按时参加活动。如果代表因故不能参加的,应当向代表小组组长请假并经批准。7/116、代表小组活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邀请部分上级人大代表和有关方面的负责人1起参加。1、人大代表履职记录是汇集民情、反映民意的重要形式,是代表联系选民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民群众和政府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每位代表都要正确对待,认真填写。2、代表要深入走访选民,认真听取、记录选民的意见和建议。代表履职记录必须由代表本人亲自填写,无特殊情况不得由他人代替,做到内容真实准确。4、代表对收集的民情民意要及时梳理分析,对选民反映的重要问题,要向本级人大提出建议或向有关方面反映,并协助督促落实。5、加强督促检查,代表履职记录工作做到年初安排、季度检查、年中初评、年终考评、定期交流展览。1、本组代表必须和所在选区的选民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2、联系选民的方法1、走访选民,利用1切时机,广泛接触选民,了解群众思想和意见。2、利用视察活动联系选民,深入基层实地视察,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听取意见。3、召开选民座谈会,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收集群众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和意见。4、定期汇报工作,代表应向选民汇报自己的代表工作和8/11向选民述职的形式,听取意见,接受监督。3、代表小组组长应把本小组代表联系选民活动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并备案,并做好联系选民活动的档案记录。代表身体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参加小组活动的,应提前写出书面请假报告,向组长请假,未经批准,不得缺席。1、每个代表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基层1线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点。2、联系点可以是乡(镇)、村及基层站所、经济实体或个体户、困难户等。3、代表应熟悉联系点的基本情况,掌握动态,积极为之出谋划策,扶贫帮因,解决实际问题。4、代表应经常和联系点保持联系,积极收集联系点群众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代表小组长反馈。1、代表小组要建立健全《人大代表履职档案》、《小组活动情况记录簿》、《代表提出建议情况记录簿》等,对代表小组的各项活动情况进行记录。2、代表小组的活动情况记录由小组长指定专人填写。3、小组活动记录、影像等资料要做到及时归档,并妥善保管。心理小组规章制度【第五篇】1、分工合作制度――小组长职责:①四人小组中设立一个组长,组长负责督促检查每天每学9/11科的作业,并计分,责令没有完成作业者现时完成,并给予一定的惩罚。②组长负责组织课堂讨论,做到每位组员都积极参与讨论发言,有发言有补充有记录,做到有序有效,活而不乱。③分组展示时组长鼓励组员积极上台展示,必要时也进行分工:有展示有补充有总结有评价。④组长负责记录本组成员的课堂展示积分,周测周评积分等。⑤组长负责定期召开小组会,总结近段组内学习和其他工作情况。2、学习规范制度:自学阶段,要独立学习,不能打扰别人;交流阶段,轮流发言,其他的成员要注意倾听、记录,相互补充要等别人说完,要学会大胆、礼让;展示阶段,不能推诿,轮流展示,一人展示完,其他人补充完善,要学会倾听。发言时要求脱稿进行。发言前要说“我认为”“我觉得”“我想”“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等等,发完言要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与我分享”等等。3、规范交流制度:无论是组内交流还是组间展示,既要讨论答案对错,又要搞清为什么、错在哪里、错误的症结是什么、包含哪些知识点、用了哪些方法等。4、限制机会制度:对强势学生进行发言限制,优等生每节课发言不超过2次,希望生每节课发言不少于1次;如优等生和希望生同时起立,优等生应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希望生。10/111、小组内分工明确,加2分。2、课堂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不论对错),每人次加1分,非组长加倍加分。3、点评、质疑,每人次加1分,有创新、有深度的加倍加分。4、遵守课堂纪律、能认真倾听、与小组同学相互配合,加2分。5、完成导学案高效率,合作交流能解决问题,加2分。6、不守纪、不合作,每人次扣2分,屡教不改加倍扣分。7、导学案没有按要求完成(如我的困惑、我的收获等),每人次扣2分。8、导学案保管不善、撕毁或遗失,每人次扣2分。9、反馈第1、2、3名的小组分别加6、4、2分。为了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积分以及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的情况,给优秀个人,优秀小组以适当的奖励。为保证奖励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学生喜好,制定相应的奖励形式。奖励形式不限。如:1、对在课堂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课堂结束时给予“点评之星”、“解答之星”、“讲解之星”、“进步之星”、“质疑之星”、“挑战之星”等光荣称号。11/112、每周评选出3个优胜组,按总评分评为“周冠军”、“周亚军”、“周季军”,对总评分最低的一组给予“劳动光荣”的奖励。3、期末评选出全期的智慧冠军组、团结冠军组、挑战冠军组等优秀小组。1、每节课一小结,由各小组长、课代表对各组情况进行小结。2、每周汇总各项检查结果,每周评出两至三个优秀合作学习小组,五名课堂积极参与之星。3、每周一总结,并对获得总评分一、二、三名的组给予一定
本文标题:2023年心理小组规章制度【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865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