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老师给家长写的信老师给家长写的信老师给家长写的信【第一篇】穆老师:您好!听了您在家长会上的讲话,我很激动,因此给您写这封信,向您倾诉一下我的感受。真的,我很庆幸孩子遇到您这样一位思想开明、理念先进的老师。那天,听了您的讲话后,我很认同您培养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观念,但是在现代这个社会,我认为孩子的课业实在太重了,家长看着孩子也可怜。很久以来,我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孩子好好地、没有任何任务地美美地睡上一觉,直到自然醒。但自从开学以来,这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过。每一天他都是被我“快点、快点,你还要上课!”的叫声惊醒,醒来后,总得睡眼朦胧地对我说:“妈妈,再睡三分钟。”“不行!”“再睡一分钟。”他梦里还和我讨价还价。看着孩子困倦的样貌,我十分不忍再叫她,总是等到不能不叫时才叫他起床。在家完成作业时,做作业要规定时间,一般来说,高年级孩子的书写作业应在1小时——1。5小时之内完成。对孩子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不要急于给予答案,要让他先思考后,再给予必须的.帮忙。作为孩子的母亲,我有太多的无奈和感慨,望您能对我的教育方式、方法提出批评和指正,帮忙我。在此深表感谢!孩子的家长20xx年XX月XX日老师给家长写的信【第二篇】xx:“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每当这沁人心脾的歌曲响起,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老师们,是他(她)们,在讲台上、书桌旁,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撇下心血点点,辛苦了,老师,我衷心的感谢老师这些年来的谆谆教导,祝愿老师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幸福、健康、快乐!老师是太阳底下神圣的职业。人们都说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确如此,对于我们的成长而言,老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老师是我们成长的领路人,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处事;老师是我们的.朋友,尊重、理解、关心我们的成长;老师是我们的榜样,言传身教,使我们终身受益……老师的爱看不见、摸不着,像许多家长一样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是这种爱却滋润到了学生的心里。老师们呕心沥血,把自己的一生都默默无闻地投入到了自己心爱的教学事业上,我要感谢老师为我们付出的一切。xxxx年x月x日老师给家长写的信【第三篇】方家长您好!转眼夏令营已经画上了句号,孩子也回到您身边,开始一个月的假期生活。希望您和孩子都能度过一段快乐美好的时光。伴随这夏令营的结束,在学堂这个学期阶段的学习已告一段落了。在此,将他这个阶段的状况做一个综合的总结,以便您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这个学期的整体教学思路是价值观上,以“积极、责任、尊重、荣誉”为核心对孩子进行引导和塑造。“积极”——即内心有成长的愿望,能主动为自己争取机会;对于发生的事情,能学会从正面积极的角度来解读。“责任”——拥有自我负责的态度,能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并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对于自己的职责,能尽心尽力地去完成。“尊重”——了解自己想要展现的身份,并做相应的事情来尊重自己的身份;同时尊重别人表达和展现自己的权利,不去干扰和妨碍别人。“荣誉”——能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与此同时,能帮助别人。具体的落实是,以“做事、运动、学习”这三个方面为载体,来对孩子进行引导,要求和考评。做事,让孩子能成为一个学以致用的人,而非装满一堆知识的书呆子或是只会所空话的谈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首先需要能独立做好自己的事情,如寝室内务和所负责的班级的卫生。其次,做事可以让一个人心渐渐静下来,行动上更踏实一些。在这个学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做事训练,如擦地板,擦墙壁,搬煤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他由躁动到沉静踏实一些;由不负责任,随意敷衍到有责任意识,做事效率更高一些。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孩子的心理素质。如“勇”“毅”,面对压力,超越自己等等。这个学期的运动方式有一些改变,早上增加了户外了拉练,利用当地的天然条件来训练孩子的协调性如走钢管,走田埂,爬山坡等等。晚上的练功升级为站桩(基本功),斗鸡和劈剑。拳击练习一个月两次,以各方方式达到孩子在场上的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运动,比较喜欢,这也是男孩子的一种天性,在这个过程里他更愿意去挑战,也从自己的身体方面收获了一些自信。学习上,给孩子传达的观念是“学习是自己的事——自主性”“学习是轻松的事——相比其他一些训练而言”。孩子能初步有这样的意识,并普遍都比较喜欢上课,经历调整比较多的孩子,经常问老师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我什么时候可以上课呀?”得到回复之后,一般都非常兴奋,对于能上课能学习比较渴望。在思维方面,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少一些幻想,能从事实的角度来理解和思考问题。初步训练他们的一元思维,让孩子能顺着一点往下想几步。借助的载体主要是科学方面的材料,它丰富有趣,能为人打开未知的世界的大门,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就是对孩子们日常行为进行心理行为分析,能把因——果这一条线给理清楚。之前比较喜欢幻想,常常答非所问,现在这种状况好了一些,回答问题基本能切入主题,也能从事实出发,不像以前一样站起来就天马行空地乱说了。不过,当信息比较多的时候,他比较容易乱,思维上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梳理。此外,这学期,学堂在教学上开始了很多改革,如“班主任选举制”“选修课制”。选修课有《人性与人际关系》《魅力中国》《手工制作》《科学史》《科学兴趣课》,孩子们可以从中选择四门,对于这些课程孩子们都很喜欢。同时,各班也在自己的班级进行一些教学的尝试和探索。如探索上中文课的方式,从由老师带领着边看边上,到布置问题让孩子们自己看,再到分小组讨论,大一些的孩子到书面的学习和梳理。对这些小班的孩子,每一步的改变,对于他们自身都有所突破。在心灵层面上,给他们引入了如何识别小我的课程,这是《新世纪——灵性的觉醒》上的内容。也是当初张校长推荐给老师的书,它帮助了不少人看清楚自己的行为模式,并作出改变。最初是一班的孩子在深入学习,由于效果比较好,因而也将一些比较浅的内容传达给了孩子。给他们以比较能理解的'“好狼和坏狼”的故事的来解释,孩子们接受得很快,并且能用来观察自己和周围的人,在分享的时候能观察出不少东西来。此外,也引入了“冥想”的内容,每天早上进行一次心灵的充电,能充满能量和活力地开始每一天。在这些教学改革中,作为老师,我感受到了一些压力,因为希望能对得起孩子的选择和信任。同时,内心中也感觉到了“教学相长”的快乐。孩子们的纯真,“活在当下”的快乐,强烈的好奇心,无不在影响我;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需要去不断提高,不断地完善自己。因而,非常感谢学堂、班级这个平台,感谢孩子们这份“礼物”,让我离开大学校园之后,能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并且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同时,也感谢家长对学堂和老师的信任,感谢孩子爸爸回信中的分享,这些共同的努力让跨越了一个大的障碍,即从封闭,不合群到开放,友好。从一个闷闷不乐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比较阳光可爱的孩子。同时,他之前学到的一些虚伪的礼仪,已经少了很多。当他跟老师打招呼和道谢时,比以前要真诚了很多。学期的结束,迎来的就是夏令营的开始。人性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任何好的东西,如果时间长了,也会产生视觉疲劳。因而这一次夏令营希望能给孩子不一样的感觉,在轻松快乐的同时能学到东西,过得充实。首先各项安排非常地丰富。本次夏令营的主题是“做面向世界的中国人”,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各项课程和活动的安排。为了开阔孩子的眼界,上午安排的课程非常丰富,信息量也很大,课程的设置主要有公开课(合班在一起上的大课),文化比较课,科学课,兴趣课等。其中公开课主要的形式是电影课,在分析电影的过程中,贯穿“责任与荣誉”的主题。文化比较课重点进行了中西文化和中日文化的对比,让孩子们了解了一些中国人的陋习,外国人如何来看待中国人,西方和日本的精英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在对比中,刺激孩子成长的愿望,同时多了看问题的视角,相比同龄的孩子会显得更有见识。下午的安排以活动为主,有室内和室外的游戏,有运动的对抗赛,也有户外的活动和探险。让孩子在玩中学,并能把自己上午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之中。晚上的活动以欣赏,阅读和棋道课为主。其次是能体验到不同老师的风格。每门课程都由不同的老师来担任,有时甚至是一个课程不同的老师上不同的主题。每个老师都为孩子呈上自己精心准备的课程。第三,能拥有展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平时的教学中,孩子们虽然知道自己经过的各项训练后,他会和很多体制内的孩子不一样,但他们缺乏这样真实的对比体验和冲击,而夏令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孩子们在对比中很快就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己通过教育所获得的价值,这种成就和开心的感觉是难以言表的。另外,孩子们还能得到一对一帮助新生的机会,能被赋予一些责任。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以及沟通能力。因而对于夏令营这种近乎全新的方式,孩子们都比较喜欢。在夏令营期间,表现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有比较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1、更有荣誉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在班级中并不突出。夏令营给了他一个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上进心更强一些,行为上也表现得更想争取荣誉和珍惜自己的荣誉。这些东西就像是一辆车子里的发动机一样,可以让人走得更快更远。具体的表现有,在新老生的pk赛中,表现得跟平时很不一样,非常投入和认真。在场上摔跤的时候,也很尽力,给老师和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新生劈剑的时候,很耐心,举手投足都像模像样的。2、上课更专注了;专注力是比较大的问题,在这个夏令营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在上课的时候,引导孩子不仅要进行“积极”的比拼,还要进行“专注”的比拼。经过这样的刺激后,表现跟之前就不太一样了,能控制好自己的手不玩东西不乱摸。有时他做得好,老师立即鼓励了他,他就能继续坚持。3、有强烈的好奇心;所有的小孩子,除了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很想去探索发现和体验。也是如此,并且他比其他孩子表现得更明显一些。比如他很喜欢在生活里面去发现可以展现的小实验,平时喜欢到处搜集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跟孩子妈妈沟通的时候,比较担心这一点,觉得他总在捡垃圾。其实,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每个人看待世界都有不一样的视角,在家长眼里的“垃圾”可能在孩子眼里就是他珍爱的“宝贝”,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不同。如果只是命令式地让他不去做,孩子会觉得很委屈,就算家长对孩子再周到,孩子也会觉得压抑。只要孩子在规则许可的范围之内,有他自己的兴趣和尝试,其实是一件可以鼓励的事情。以上是身上值得肯定的地方。与此同时,他身上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关注和帮助他改进,让他继续成长。1、喜欢讲废话;无论是排队还是到户外活动,嘴巴就会下意识地启动,跟人东拉西扯,如果没有人提醒,他可以一直不停地说下去。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也是导致他思维容易乱的一个原因。并且,他有时会不顾及对方的感受,不管别人想不想听,有没有时间,就要跟人去说一通。导致这种习惯的原因,可能是孩子过去比较压抑,是他释放的一种方式。但如果不改,这种习惯会让他更乱,同时会影响同学对他的认可。希望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发现的时候及时提醒他。下学期,也会重点调整这个问题。2、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在夏令营的后两周,考虑到他愿意去指导和帮助别人,就给了他一个锻炼的机会——当寝室长。过去之后,前两天还能记得自己的职责,到了后来,就跟寝室里的同学玩在一起,忘记自己该做什么了。比如说提醒寝室里的新生整理好内务,提醒他们什么时候该静音,什么时候该睡觉。另外,在浴室里洗澡的时候,让他当老师的小助手,去提醒大家。结果那一次大家都没有玩,只有他在里面玩。3、对周围缺乏关注;这一点,比较缺乏,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常常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周围的环境比较忽略。比如大家都睡觉了,他在寝室里有事情跟老师说,如果不提醒他,就会跟平常一样大声说话,没有为其他人考虑的意识。4、理解力有限;在课堂上,最喜欢打断老师问问题,一般都是常识性的东西。一些词汇大家都理解了,他还不知道,让人感觉他过去的积累太少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孩子有较大进步,同时也有比较多的毛病。但只要孩子上进的愿望比
本文标题:老师给家长写的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950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