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精编4篇)
好文供参考!1/14《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精编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精编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5的乘法口诀。二、过程与方法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教学准备:好文供参考!2/14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谜语游戏,激趣导入1.猜谜语。(1)出示谜语: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谜底:手)(2)每个人都有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一双手有几个手指?三只手呢?四只手呢?5只呢?(3)独立完成填空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列式计算。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1)课件出示一盒福娃。①一盒福娃有多少个?(5个)②几个5相加?(1个5)(课件演示从一盒福娃渐变成点子图)③1个5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1×5=5或5×1=5)(2)出示两盒福娃。①两盒福娃有多少个?(10个)好文供参考!3/14②几个5相加?(2个5)(渐变成点子图)③2个5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2×5=10或5×2=10)(3)按照上面的方法,用乘法算式计算出3盒、4盒、5盒福娃分别有多少个?随学生回答整理板书2.编制口诀。思考:刚才我们用连加的方法算出了乘法的积,如果要算100个5、1000个5相加……,用加法好算吗?有没有更好地方法能又快又对地计算出乘法的积?学生尝试编制口诀,教师巡视,收集典型案例。(1)汇报比较,规范表达。(板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2)解释交流,深化理解。①讨论:每一句口诀是什么意思?每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②比较:为什么下一句口诀比上一句口诀多5?3.识记口诀。根据规律记忆5的乘法口诀(开火车背、指名背、全班背)。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熟记口诀。好文供参考!4/14(1)对口诀。(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1题)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2.全班齐背5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课题名称: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例1.教材分析:1、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2、在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中清晰地突出了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学生分析:一年级曾经学过连加,但大多为不相同的几个数相加,对相同数的连加接触较少,而几个相同数连加又是认识乘法的生好文供参考!5/14长点。因此,教材从相同数连加的认识入手,为认识乘法作了充分准备。在这节课中,学生虽然学过连加,可是在相同数连加到乘法的转变过程中,由于相同加数太多,学生语言表述不太清楚,对乘法各部分的意义是陌生的,对于理解乘法各部分意义可能会出现困难。学习目标:⑴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简便,并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2)情感目标:在一个轻松的学习课堂,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⑶思想目标:通过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1、口算比赛(每人6道题)1+6+5+34+4+4+4+48+2+62+2+2+25+146+6+6(口算是计算的基础,良好的口算能力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准确性。所以,在小学阶段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里的设计,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口算技能。并且感知加数的特点,为分类做好铺垫。)2、根据加数的特点将这些题分成两类,说出分类的道理。好文供参考!6/143、说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通过准备题,使学生进一步建立起相同加数的概念,掌握相同加数连加式题的特征,并能初步认识到:相同加数连加,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从而为学习乘法做了孕伏。)二、感知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师: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些,为了表扬大家观察仔细,爱动脑筋,老师决定每人奖励3朵小红花。先从第一组开始。5个小朋友,每人3朵,该怎样用加法算式来表示?3+3+3+3+3师:全班一共40个同学,如果每人3朵,该怎样用加法表示?给学生一段时间,提问:写完了吗?为什么?写这些算式什么感觉?(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一直在接触的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中加数比较少,可以轻松完成,然后来了一个长的40个3,在写这加法算式的过程中,学生会自己发现再用加法算式表示太麻烦了,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啊”的想法,这样就自然地引出乘法。整个过程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的,并不是老师在传授知识,而是我们自己的需要。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才呈现出来的。教学不是在告诉学生,好文供参考!7/14而是让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三、深入探究,认识乘法。1、其实像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来解决——乘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比如3+3+3+3+3=15,是(5)个3相加,可以写成3×5=15或5×3=152、认识乘号观察3×5=15中间的×号,像什么?说乘号与加号的联系,在乘法中的名称和读法。3、学生仔细观察算式,说说3和5表示的意义。4、感知乘法的简便性如果全班40个同学,每人3朵小红花,就是个3相加,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比较两种方法,你觉的那一种更简便?(在体验理解乘法意义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同一个加法算式的加数是一样的,紧接着教师用精炼的数学语言概括:“像这样的加法,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表示。”再以5个3相加为例,“这道算式中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教师用有几个相同加数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体会乘法算式的意义,然后列乘法算式。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好文供参考!8/14析交流掌握乘法各部分的意义。再让学生与原来所写的加法算式相比较感受到乘法写和算的简便性。)四、练习应用1、改写加法算式刚才我们分成两类的算式,哪一类可以用乘法表示?为什么?写出乘法算式。(巩固新知,通过改写让学生感受同数相加的加法算式用乘法比较简便。)2、看图写算式书上46页做一做。(通过看图直观感受乘法的简便性)3、出示主题图44页,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在生活中的用途,并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为以后解决问题做准备。)设计意图:我认为主题图不能让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而是暗示生活中有许多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我把这幅主题图安排在这里作为第三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数学问题,用今天学习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如果学生不能直接用乘法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加法改成乘法。这样让学生感觉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真正把数学回归于生活。好文供参考!9/14《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新人教版3教学目标:1、通过乘法和加法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初步学会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2、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养成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3、通过图片导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观念。教学重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由。教学难点:根据图意,应用加法和乘法的密切联系,会通过乘法算式推理出乘法口诀。教具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课件显示:1、你能很快的算出它们的结果吗?试试看。5+5+5+5=9+9=3+3+3+3=2+2+2=好文供参考!10/144+4+4=5+5+5=4+4+4+4+4=6+6+6=2、读一读,说一说,这些算式各表示什么?4×23×76×95×27×56×43、看图说出是几个几,再说出乘法算式。4、小结。二、探索规律,编写口诀。1、探索规律,编写口诀课件显示第1箱奥运福娃。探索:1个盒里有5个奥运福娃,是几个5?乘法怎么表示?课件显示:1×5=5和5×1=5师:为了便于以后计算,我们可以把它编写成乘法口诀:课件显示:一五得五学生读口诀:一五得五课件显示第2箱奥运福娃探索:两个盒里有几个奥运福娃?是几个5?加法算式怎么表示?乘法算式怎么表示?课件显示:2×5=10和5×2=10师:那么,“2×5=10”和“5×2=10”我们又怎样编写好文供参考!11/14成乘法口诀?课件显示:二五一十学生读口诀:二五一十课件依序陆续显示3箱、4箱、5箱奥运福娃,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仿照以上的方法,以此类推,编写出:三五十五、四五二十和二十五的乘法口诀。2、掌握、巩固(1)、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一五()()十五二五()()()二十()得五()二十五四五()(2)、背出5的乘法口诀。(指名学生背)3、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学生集体读、背出5的乘法口诀)。板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二十五。师:同学们真棒,都学会自己编写口诀了,了不起!大家可要记住这些口诀哦。四、应用知识。好文供参考!12/14师: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口诀来帮我们计算好不好?1、课件显示“小袋鼠跳远”。小松鼠每跳一次,学生念一句口诀,说出下一站是几。2、课件显示“猪妈妈找孩子”。学生根据猪妈妈身上的口诀和孩子身上的算式,说出猪妈妈的孩子是哪一口。3、课件显示“猴子送信”。每封信上都有一个算式,它的结果就是信箱上的号。学生们只要帮小猴子把信送到就算完成任务。4、小结。五、布置作业课本第53页练习十(1~3)题。《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新人教版4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在此之前我们已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由于前面新知的铺垫,学生掌握了求"几个几"列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方法,这节课对他们应该没多大问题了,也就是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编口诀了。课前预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的知识起点,而不是理想化的。应该考虑学生会怎么说,怎么做。而不是我想让学生怎么说,怎么做。应该考虑怎么去引导学生,考虑怎么抓好文供参考!13/14住课堂的生长点,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而不应该是预设了理想的课堂,而被现实弄得束手无策。所以基于这样的现实,我在一开始的那个环节中是这样预设的,又要考虑到贴近学生的生活,于是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红梅公园玩,首先我们去划船的地方。瞧,一只船坐几人?"简单的一句话,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再通过列表的方法,求出几只船坐的人数。让学生观察,发现"几个几相加",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老师引导:"由'几个几相加'可以列出几个乘法算式?"最后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但这有几个注意点:其一,乘法口诀用什么字写?其二,当积是两位数时,要不要写"得"字?其三,"二五一十"中的"一十"是什么意思?其四,"五五二十五"还是"五五二五"?老师引导:"25"你们是怎么读的?就按你们读的那样来编!最后"四五二十"还是"五四二十"?由于之前教1~4的口诀时,我引导学生读一读,比较之后,为了读起来顺口,所以我们把小的数放在前面。因此,在这节课中没出现那种情况了。先和学生一起学习“1个5”的乘法口诀,然后由扶到放,逐步给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
本文标题:《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97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