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动就业 > 水文实习报告范文最新8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水文实习报告范文最新8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网友分享的水文实习报告范文最新8篇,供您参考阅读。水文实习报告【第一篇】一、实习目的:通过水文野外实地调查、观测,结合水文站的参观学习,把我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水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加深我们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进一步了解泉的形成和特点、河流的交汇及河床的形成、水文站对于水文要素的观测及收集数据、地下河、岩溶洞穴与湖泊的形成等。同时通过野外实习让我们掌握基本的野外实习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整理等基本技能、提高学习质量、激发我们学习兴趣、增强我们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并且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二、实习时间:20xx年12月26日——12月28日,共3天三、实习路线:第一天:南宁——凭祥夏石板小生态园——塘巧村——龙州县城第二天:龙州水文站——水口水文站——龙州县城第三天:龙州县城——319省道左江旁观赏台——左江斜塔——南宁四、实习人员:实习学生:20xx级地理科学全体学生(120人)五、实习内容:第一天,间时:20xx年12月26号天气:阴天转小雨1、夏石板小生态园(地理坐标:22°5′32″N,106°52′10″E)早上8:00,我们从学校出发历经三个半小时终于在11:30到达了夏石镇新鸣村板小生态园。在生态园内我们看到了一处泉水,据老师解说这个泉水是一个上升泉,这里的泉水水质都很好,同时因为这个泉的水底承载着一定的压力,所以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水底有气泡往上冒。在生态园内,我们亲自去感受了这里的泉水的温度,并且对此处泉的流速和流量进行测量。由于在野外我们所带的仪器不是很精密,所以用普通温度计测出了当时的气温大概为摄氏度,利用深水温度计测出了水温大概为24摄氏度(经老师证实这个数据基本是符合的)。对于流速、流量我们是用比较粗糙的浮标法进行测量的。首先,我们选一处水流流态相对稳定的渠道,这段渠道水深大约米,宽大约米,然后我们用一片树叶从渠道指定的地点放下在规定参考资料,少熬夜!时间内观察其所流的距离,进而将所得数据计算得出流速为14cm/s,接着我们再根据公式:流量=断面面积x流量,计算出了此处泉出口的流量大概为立方米每秒。除此,我们还利用旋浆式流速仪对此处的流速再次测量,结果得出流速为米每秒,再通过相关公式的出流量大约为立方米每秒,这个数据与老师给的资料中显示的流量为186cm3/s相差很大。分析原因知道:这是因为我们是示范性学习及由于时间问题,所以我们没有测量多次取平均值,再加上我们的操作不熟练以及这个季节本来就处于枯水期,流量减少是很正常的,所以就导致了所得到的数据有一定的偏差。在对上升泉进行完观测后,我们随老师来到了生态园的后山。路上,我们发现了一些方棱形长条的解石脉,上面布满了地衣和苔藓,用地质锤敲开之后,发现这些岩石已经成粒状而不是层状,这是方解石挤压破碎或重新结晶的结果,由此知道这里是断层带,并且还知道了这里是二叠纪的灰岩。在山顶老师还介绍说这个区域的地层构造从上到下依次为石炭系的灰岩,二叠系的灰岩,三叠系的砂岩、泥岩,新第三系泥岩页岩。由于这个区域地层大多属灰岩,灰岩又是可溶岩,属于含水层,而砂岩、泥岩、页岩是不可溶岩,属于隔水层,所以这里的地层是含水层在上面,隔水层在下面。通过课本知识我们知道地下构成上升泉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首先要有一定厚度的隔水层和含水层,其次岩层构造垂直往下应该依次是隔水层、含水层和隔水层。而这里的地层构造刚好符合这条件,所以就形成了上升泉。同时也因为这里也是断层带,而断层在断层面上是属于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使含水层倾末端被阻水断层面岩体封闭,所以这里的'地下水就以泉的形式从断层面涌出地表,形成承压斜地,并且泉沿着断层带发育形成泉群。2、塘巧村地下河出口(地理坐标:22°22′51″N,106°45′23″E)、溢流天窗(地理坐标:22°24′10″N,106°45′53″E)下午15:30,我们来到塘巧村地下河出口,在这里我们看到周围的岩石都是较坚硬、完整的浅灰色的石灰岩,比起新鸣村这里的CaCO3质地没那么纯,所以这里的岩石也没那么白。老师说这里的岩石裂隙不大,但有的裂隙发育成溶蚀道。除此,我们也看到了一潭清澈,看起来绿绿的湖水。湖水之所以那么绿,是因为地下河出口的水很干净,水里的杂质含量少。我们都知道水本身是无色的,在自然界水体是由水体的光学性质以及水中悬浮物质、浮游生物的颜色来决定的,水色是水体对光的选择吸收和散射作用的结果。如果水中的悬浮物质越少,则水体对太阳光谱中的红、橙、黄光就越容易吸收,而对蓝、绿、青光散射就越强,反之,则反。因此我们看到的水色越绿越蓝,就说明水越干净,水中的悬浮物质就越少,所以这湖水没有受到很大的污染正反映出了湖水的绿。从地下河出口出来我们直奔溢流天窗,一路上陪伴我们的都是甘蔗地。从地理知识里我们了解到崇左位于十万大山的背参考资料,少熬夜!风坡,因位于少雨中心,并且其下垫面基本为喀斯特地貌,地下有很多落水溶洞且漏水严重,所以崇左一带比较干旱,从而就只能种植甘蔗和木薯、玉米之类的抗旱作物。穿过甘蔗地,我们来到了资料图上所显示的S199号溢流天窗。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东西两支地下河在这里形成串珠状天窗,而我们知道天窗是指地下河或溶洞顶部通向地表的透光部分,其主要是在沉积很厚的灰岩、喀斯特地貌区域发育的。在中国北方岩溶区,则习惯把岩溶含水层上部隔水盖层缺失的地段称为岩溶补给天窗。S199号溢流天窗的形成正是因为这里是喀斯特地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天窗周围铺满了裸露的岩石,除此还看到很明显的洪痕,从老师那我们了解到这里的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水位差约有5米左右,由此可见这里的水流受降水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因为这里岩溶地貌发育好,岩溶水肯定也分布广泛,但因石灰岩的原始孔隙很小,透水性能差,经溶蚀以后产生不同形状的溶隙,包括溶蚀漏斗,落水洞,溶洞,其渗透性能可就比原始的孔隙增大千万倍,加上岩溶发育程度在空间上的差距性,促使了岩溶水在地区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均匀性,这往往就造成地下埋伏有暗河,而地表水难以滞留而出现干旱缺水现象,从而就出现了天窗周边的一大片甘蔗地。第二天,间时:20xx年12月27号天气:小雨转阴1、龙州水文站(地理坐标:22°20′26″N,106°51′47″E)早上8:40,我们随老师来到了广西最早的水文站---龙州水文站参观学习。龙州水文站是广西最大的水文站,始建于清末光绪23年(公元1897年),期间站址曾两次迁移,1935年定于龙州中山公园内。龙州水文站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左江上游的主要控制水文站,站址上距离河源152km,下距左江河口213km,集水面积12465平方公里,占左江流域面积的42%,其中,有85%流域面积在越南。承担左江龙州河段的水文监测任务,并向国家防总、自治区、龙州县及下游各级政府提供水文情报和水质信息。在参观实习时,姚站长带我们参观了水文站以前工作用的很多旧仪器并一一为我们讲解,如:传感水位计是用于电子显示水位的,风灯是用于照明、浮标流速测距,谱写钢板用于水文资料整编印刷,流速测流铅鱼用于流量测验定位等等。接着,我们随姚站长来到工作室,他给我们讲了一些有关龙州的河流分布及降水情况。通过资料,我们看到龙州历史最大径流量是亿立方米(1986年),最高年水位(1923年),最大年降水量(1914年)。同时也了解到了:今年雨量为,蒸发量为,12月28日的水位为,雨晴为,水温为摄氏度,蒸发量为0,岸温为摄氏度。除此,还了解到我们观测的水文数据时间都比较短,要用几十年的资料去预测百年、千年之后的情况,所以对任何一个数据都要做的十分精确、严谨才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随后姚站长带领我们去参观有关水文要素测量的气象参考资料,少熬夜!地面观测园。在地面观测园,我们看到有一个百叶箱,里面装着一支温度计,在百叶箱的向南方向有一个蒸发皿,向东方向是一个雨量计,雨量计的后面是一个太阳能的电池板,主要用来吸收太阳辐射供电,传送数据。参观了气象地面观测园后,我们跟随姚站长来到江岸边,看到了一根钢丝上面挂着一个流速测流铅鱼。姚站长介绍说流速测流铅鱼是用来测流速流量的,铅鱼的作用主要是把流速仪沉到水底进行测速,其有320斤重,铅鱼越重水流对它的影响就越小,我们所测出来的流速就越准确。同时在使用时,要求测速仪分布的点在同一直线上,且在直线的水平面和垂直面上要进行加密处理,这样测得的流速才有价值,进而所测的流量才更准确。在枯水期,测量的频率是20到25天测一次;在洪水期,每涨落一次就要测一次,只有这样才能把洪水过程表现出来。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人工观测水位的水尺的岸边,沿着伸向河里的阶梯看去,发现有十把水尺(水尺从水面一直往上分别标号为P10—P1,据姚站长说其实这里一共有12根水尺,但其中的两根常年被淹在水里,所以我们只能看见其中的10根,每把水尺是两米长,且水尺底部都是衔接的,水尺的刻度是红白相间的。当我们读数时,数据是从第一把水尺的0刻度开始读起,每一个红色或白色的格子是1厘米,每五格成一个E字,且每两个相邻的E字是方向相反的。水尺是用于测量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位的标尺装置。中国古代称为水则,明、清时称志桩,至20世纪始称水尺,它至今仍广泛使用。这里的水尺是以前经济不发达的时候测量洪水水位用的,其危险性比较大,又浪费人力物力,所以现在改用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浮子水位计,即在离水尺不远处的一个小房子里就是一个测量水位变化的自记仪器,通过仪器把将水位自动记录下来,而每天八点工作人员观测数据后就将数据发报。2、水口水文站(地理坐标:22°28′02″N,106°34′48″E)下午13:50,我们来到水口水文站,其全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口水文站”,该水文站是由中央预算内投资137万元建设的,于20xx年1月1日起正式投入使用,为跨国界河流水文站,主要承担水位、流量、含沙量、降雨、蒸发、水温、岸温、水质等方面的测验。该站的水位台、缆道能够测到百年一遇的洪水位,同时这里的水位、雨量全部采用自动采集和传输,为及时、准确地传递水文信息、分析洪水预警预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水口水文站的缆道室里,站长给我们讲述如何测河水的流速、流量以及含沙量等,如:利用测沙仪铅鱼测流速时,由于这个铅鱼是空心的,所以可以用来测河水中的含沙量,当铅鱼放入河水中时,含有沙的河水会从铅鱼上的一个小孔流进去,进而在里面烘干,最后把烘干的沙倒出来测量再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就得出了河水含沙量是多少了。除此,站长还告诉我们,在非汛期每隔五或十天测一次河流含沙量,但参考资料,少熬夜!在汛期间则每天都要测一次,特别是洪水涨时则每隔一段时间测一次(一般是4-8个小时)。随后我们来到中越交界处的界碑处,这里是平而河与水口河交汇处,由于有一条河流含沙量和流量比较大,水比较浑浊,另一条的则较为清澈,因此在交汇处有一部分水回旋到了另一条河流的河口处。第三天,间时:20xx年12月28号天气:阴天1、319省道旁的观景台(地理坐标:22°23′20″N,107°01′52″E)早上8:45我们从龙州县城出发,在9:30时到达了319省道旁的观景台。从观景台上往下看可以看到一大片平坦的甘蔗地,同时也看到了一段弯弯曲曲的左江河流。这里的河谷平坦、峰丛呈直线分布。这段左江河流的弯曲程度很大,从资料上知道左江在这里转了个180°的大弯,江后即我们站的位置的对面是一处绝壁即断层崖,从而我们也可以推测出此处存在着断层带。由老师解释:河流弯曲有两个原因一是受冲积平原上河流摆动影响;二是在山区受地形构造控影响,比如发育于构造带上,存在断层。而这段左江河流弯曲则是由上述原因二影响而成的。同时在这里我们使用罗盘量出了对面山的构造为北西南东向以及北东西南向。2、左江斜塔(地理坐标:22°26′21″N,107°21′51″E)中午11:20,我们来到了左江斜
本文标题:水文实习报告范文最新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190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