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门的课件(最新4篇)
门的课件(最新4篇)经过多次筛选,“门的课件(最新4篇)”被编辑选为其中1篇最优秀的文章。教案和课件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只要老师认真负责,就能制定好教案和课件,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欢迎您收藏并参考下载!门的课件【第一篇】【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的心情。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规范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每个人都有成功的经历,请大家简单地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做什么事成功了,成功后感觉如何?指名述说。2、大家说的都属于个人成功,有没有什么成功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几千、几万人努力的结果呢?指名述说。二、创设情境1、讲述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神圣时刻的画面。2、记得这情景吗?谁看了,这是什么时刻?3、看过的同学当时心情怎样?三、初读课文1、激趣:今天我们要学的1篇课文就非常生动地描述了那感人的情景,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不认的字可以借助课文下边小礼物里的拼音,也可以互相请教。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难读的词、句,并把这些词、句认真地读一读。四、识字写字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会读的同学先示范读一读,然后学生每个词读两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可让学生单个读、指名领读、小组读来巩固。2、在朗读重点词句中进一步指导认读生字。如,第一段中的“喜讯传来……”一句,第二段中的“人们挥舞……”一句,第三段中的“人们相互……”一句,都包含了较多的生字,可重点指导读正确。3、出示单字学生认读,给这些生字找朋友,组成词语。4、说说记字的方法,结合旧字识字,反复重现巩固识字。5、写字指导:引导学生发现:拥、抱、扬三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泪、洋都有三点水,也是左窄右宽的字。提醒学生注意:⑴京的上横、互的下横是长横;⑵申、洋二字的竖为主笔。⑶互字中竖折的竖和横折的折笔应该向左边斜。⑷匹字的笔顺是:横、撇、竖弯钩、竖折;⑸泪是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所以右边是“眼目”不是“日”。第二课时一、导入2001年夏天的那个夜晚,我们十几亿华夏儿女的眼睛都盯着电视里的萨马兰奇,当听到萨翁那平稳而清晰的北京两个字时,我们的心沸腾了!电视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我们赢了”这句话,我们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自豪感和成功感。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这次竞争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的竞争,环保的竞争,文明素养的竞争,国际形象的竞争。我们赢了不仅是北京赢了,申奥赢了,更是中国赢了,中华民族赢了。世界选择了北京,北京将还世界一个惊喜。二、了解背景学生将自己知道的中国北京申奥的情况说给大家听,老师再补充一部分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人们的心情。三、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激动、自豪的语气),学生欣赏,并说说自己欣赏后的感受。即:你从老师的读中听出了什么?2、说说你们现在的心情,(指名说说自己的心情)请带上这种心情朗读课文。学生练习读课文。3、小组开火车朗读,比比谁能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4、指名朗读,相机指导全班学生朗读。如:第一段中的“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是什么意思?第三段中的“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是什么意思?从“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5、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非常感动。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师生齐读课文。)四、实践活动“我为2008年奥运会出力”可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了解奥运,了解北京,关注体育;再想想我们能为2008年奥运会做些什么?门的课件【第二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用自己的话来给我们描述一下我们非常熟悉的两种动物的特点。(出示图,板书:狼、鹿)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狼和鹿的身上,让我们借助课文一起走进凯巴伯森林,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检查读书情况,个别学生分段读。三、紧扣词句,研读课文1、(出示图)同学们看,这就是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看着这图画,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呢?2、课文是怎样来描写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呢,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描写森林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再读一读。3、出示: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试读,评价,齐读。4、从你们的朗读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十分喜欢这座美丽的森林。经过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示图)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相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出示: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齐读。看到这枯黄的森林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齐读。5、生活在其中的可爱的鹿呢?它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老师发现课文中有3个数字是描述生活在凯巴伯森林中的鹿数量的,你们找到了吗?(板书:四千十万八千)为什么在数量上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分组学习,找到原因。6、分组学习,交流反馈。7、我们看看课文中分析的和大家的意见一不一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出示句子:1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2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为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边读边想:为什么凶恶的狼变成了功臣,而可爱的鹿却成了祸首?怎样读?四、提升感受,总结全文1、齐读全文,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2、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自然界就如同一架天平(师画天平),必须保持平衡,才能使各种生命得到合理的发展。今天回家后,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好吗?板书设计:19狼和鹿三千十万八千功臣祸首吃狼鹿(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多媒体出示词语:生机勃勃葱绿枯黄美丽活泼饥饿疾病贪婪凶残(1)指名读、正音齐读(2)学生思考:这三组词语分别是描写什么的?试用这几个词简单概括课文内容。过渡: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森林和鹿群的变化的呢?请同学们自己先默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设计意图:从描写森林、鹿群、狼的词语入手,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指导,可以很好地落实写字教学目标。同时,引领学生用相关词语概括课文内容,既是语言文字训练,又确立了研读方向,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可谓一举两得。】二、精读课文,走进文本。1、引导学生先看看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变化。(指名读)1多媒体映示: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引导学生理解句意:凯巴伯森林前后颜色有什么变化?(2)多媒体映示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景象的图,让学生说说感受。3指导朗读:这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两句分别应该怎么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齐读)过渡:当读到这儿的时候,你心中有了一个什么疑问?(指名说如:为什么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引导学生读读第三自然段。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有关语句说一说(可是,吃光了。)。2、引导学生感受鹿群的变化:我们再来看一看,狼被捕杀前后,森林里的鹿群有什么不同?(指名说)1出示板书:___________的鹿在林间____________。让学生说说,狼被捕杀后,森林里的鹿在干什么?2引导学生抓住数字上的变化,感受鹿群生活状况的变化。3指导感情朗读。过渡:这时你心中又有了什么疑问?(在狼被捕杀前后,为什么凯巴伯森林和鹿群有如此大的变化呢?)3、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1读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紧接着,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2找出文中数据,体会鹿群和狼群的变化之大。4、讨论: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指名说:但鹿群的后面,的暗算。)过渡:可人们万万没有想到,----5、多媒体映示:1、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2、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1齐读这两句话。2说一说:谁是功臣?为什么称狼为功臣?谁是祸首?为什么称鹿为祸首呢?学生自由读第4小节,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3、理解引号的作用:狼真的是功臣吗?狼吃掉鹿只是出于它的本能,所以算不上鹿和森林的功臣。鹿想这样吗?是谁让鹿去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6、说一说:读到这儿,相信同学们对狼、鹿、森林、人类,一定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现在,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指名说)【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是由文悟理的关键。这一过程的设计,围绕一个故事: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故事;紧扣三组对比:森林、鹿群、狼群前后变化的对比;抓住文中数据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默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齐读等),以及观看多媒体再现的森林变化前后图景,探究这些变化的原因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领悟到人们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的原由,进而悟出文章蕴含的道理,可谓水到渠成。同时,_______的鹿在林间________。的填空,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又是很好的说话和概括能力的训练。】三、说写训练,揭示主题。1、现在凯巴伯森林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想在森林入口处设置一个警示标语,你认为应该在上面写些什么?(学生写写后指名说师生评议)2、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狼多了,鹿少了好不好?会出现怎样的后果?(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保护生态平衡)【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作文刚起步,阅读教学中应抓住契机适当进行一些写话训练。这里在学生学习前文的基础上,以设立警示牌的形式让学生说写学习本课的收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说写效果。另外,通过进一步的探究,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主题。】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1、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像凯巴伯森林的居民这样,由于不明白大自然有她自身的规律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的人还有很多。多媒体映示:马里温岛的猫灾马里温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1945年,南非的第一支探险队来到这里,随船来的几只老鼠也悄悄溜上岸,到了1948年,老鼠成了岛上的霸主,探险队运进了5只猫捕鼠,可是海鸟的味道比老鼠好,猫不抓老鼠却吃鸟,结果猫繁殖到2500只,鸟遭殃了,一年被吃60万只。夏威夷的蜗牛灾20世纪30年代,一些商人把非洲的大蜗牛运到夏威夷群岛,供人养殖食用。有的蜗牛长老了,不能食用,就被扔在野外,不到几年,蜗牛大量繁殖,遍地都是,把蔬菜、水果啃得乱七八糟。人们喷洒化学药剂,连续xx年翻耕土地也不能将它除净。西班牙的螃蟹灾1976年,西班牙从美国引进5万只蟹苗,放养在一条河的三角洲。几年,繁殖到几亿只,而当地每年最多只能捕400万只,供人食用。稻田里的水顺着密密麻麻的蟹洞漏干;螃蟹吃掉水中的鱼虾、水草、浮游生物、稻苗,鱼绝了,鸟没有吃的,也不在这里停留了,给当地造成了一次螃蟹灾。1师讲述这三个故事,并引导学生补充有关事例。2读了这些故事,现在你最想对人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2、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当地政府也决定让凯巴伯森林重新恢复到一百多年前的美丽,你认为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讨论、交流。)【设计意图:拓展课外阅读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这里教师和学生补充的现实生活中没有注意生态平衡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实例,是课本向相关材料的延伸,不仅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升华主题。】五、作业超市,课外延伸。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2
本文标题:门的课件(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19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