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9第九章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
第九章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一、贸易发展与要素流动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及其特征三、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四、贸易与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提供了动力•世界范围内的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要素流动创造了条件•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壁垒的存在促使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成本的差异是产生要素流动的一个客观原因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从静态的局部的分析出发,要素流动与贸易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从动态的、发展的角度看,两者之间又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及类型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区的一种国际经济活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按资本流动方向,国际资本流动可分为资本输出和资本输入按投资时间长短,国际资本流动可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按投资方式,国际资本流动可分为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包括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借贷资本输出,其特点是投资者不直接参与使用这些资本的企业的经营管理。国际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外国企业和政府发行的中长期债券,或在股票市场上购买上市外国企业股票的一种投资活动。证券投资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稳定的债息、股息和证券买卖的差价收入。国际借贷资本输出的具体方式有•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金融市场贷款•中长期出口信贷•一国的对外借款形成外债(企业外债也最终形成国家债务)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投资于国外的工商企业,直接参与或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获取利润的一种投资方式它具有两大特征:•以谋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不仅仅是资本的投入,是经营资源的综合投入FDI与FII的区别•根本区别:是否拥有对企业的控制权与经营权•FDI必定流入具体的生产或服务部门,而FII的直接流向是各种资本市场•FDI通常伴随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和重新配置;FII不必然引起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FDI的收益来自企业利润,并不固定;FII的收益一般是固定的•FDI对企业的控制和有效影响一般是通过股权来保证的。也可以利用在无形资产方面的优势,通过非股权安排控制海外附属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投资者直接到国外开办独资企业,设立分支机构、附属机构等•购买国外企业的股票并达到一定比例•同国外企业共同投资,开设合资企业或合营企业•投资者利润的再投资跨国并购成为直接投资的主体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资料,1987年跨国并购的价值仅为1000亿美元,1999年达到7200亿美元,2000年外国直接投资以跨国并购方式实现的金额约为11000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1/3。在过去的十年中,国际生产的增长主要是通过跨国并购而不是通过新建企业投资实现的。发达国家占世界并购额的90%。跨国公司占并购总额的90%。国际直接投资流量1990年2320亿美元1991年1920亿美元1992年1710亿美元1993年1950亿美元1994年2420亿美元1995年3250亿美元1996年3490亿美元1997年4000亿美元1998年6440亿美元1999年8650亿美元•2000年,全球海外直接投资为1·3万亿美元,其中4/5的FDI进入了发达国家。•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资料,2001年的海外直接投资仅为7810亿美元,比上一年的1·3万亿美元减少40%,是1991年以来首次下降。2002年FDI仅为6510亿美元,下降21%。在世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跨国界的企业并购数量减少是主要原因。(国际商报2003年1月30日;10月18日)•据《国际商报》2004年1月15日报导,2003年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与2002年相比略有增长,投资总额约为6530亿美元,标志全球直接投资已经开始走出低谷。如无意外,2004年全球直接投资可望突破7000亿美元。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3年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共有跨国公司6.5万家,拥有子公司87万家,投资存量达7万亿美元。跨国公司子公司创造附加值3.4万亿美元,约占世界GDP的10%。2002年跨国公司的全球销售额高达18万亿美元,是同期世界出口额的2.25倍。国外聘用员工5300万人。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自然资源导向型•生产要素导向型•市场导向型•替代市场型•研究开发型自然资源导向型•这类投资一般都投向能源、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在那里建立原材料生产和供应基地,以弥补投资者母国自然资源的匮乏。生产要素导向型•指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供应比较丰富的国家进行的直接投资。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地租和工资水平的节节上升,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增加,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了减轻这方面的不利影响,这些国家就以直接投资的方式,把那些占地多、费工费时的生产工序转移到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的国家或地区。市场导向型•这是以扩大市场销售为目标的对外投资。与在本国完成商品生产、然后再出口到国外的模式不同,它通过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可以使设计和生产更接近市场,随时了解、掌握市场动态,并可降低运输费用,从而达到维持和扩大对市场的占有率的目的。替代市场型•这是为了克服市场不完全性可能造成的风险而进行的直接投资。现实中的市场并非理想的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上信息分布是不对称、不完全的,信息的获得是需要成本的,谈判、签约到契约的执行也都要付出代价,在国际市场上就更是如此。针对市场的不完全性而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将市场不完全性带来的成本内部化,以企业内部的行政关系替代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以长期契约取代短期契约,从而克服市场风险、确保资源供应和降低生产成本。研究开发型•跨国公司的R&D的本土化和国际化趋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通过向技术先进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在那里进行独资收购或合资经营高科技企业,将其作为从事科研开发、新产品设计的前沿阵地,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最新概况•截至2005年12月底,全国共批准了外资企业552942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已达6224亿美元。“十五”时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增长速度2001年469亿美元增长15.1%2002年527亿美元增长12.5%2003年535亿美元增长1.4%2004年606亿美元增长13.3%2005年603亿美元增长—0.5%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由于中国没有进行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统计,因此“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概念被普遍使用。实际上,这一指标没有反映出外商投资企业终止运营、资产折旧、以及撤资等情况。据专家测算,截至2003年底,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约为2500亿美元,仅为同期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014美元的一半。中国人均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为200美元,远低于2002年世界人均1178美元、低于发达国家5330美元和发展中国家480美元的水平。外资企业位次排名:2002年2003年2004年(1)香港(33%)(1)香港(33%)(1)香港(31%)(2)美国(10%)(2)维尔京群岛(11%)(2)维尔京群岛(11%)(3)台湾(8%)(3)日本(9%)(3)韩国(11%)(4)日本(8%)(4)韩国(8%)(4)日本(10%)(5)新加坡(5%)(5)美国(8%)(5)美国(7%)(6)韩国(5%)(6)台湾(6%)(6)台湾(5%)外资企业投向2002年2003年(1)广东(21%)(1)江苏(20%)(2)江苏(19%)(2)广东(15%)(3)山东(10%)(3)山东(11%)(4)上海(9%)(4)上海(10%)(5)福建(8%)(5)浙江(9%)2002年世界著名的管理顾问科尔尼公司调查结论:中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企业首选的投资国。至2005年连续4年名列第一。外国FDI信心指数:(范围:0-3)2002年2005年(1)中国:1.99(1)中国:2.20(2)美国:1.89(2)印度:1.95(3)英国:1.51(3)美国:1.42(4)德国:1.50(4)英国:(5)法国:1.29(6)意大利:1.23(7)西班牙:1.22(8)加拿大:1.20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2004年中国FDI为61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960亿美元)和英国(780亿美元)。根据美国安永国际会计公司的最新统计,2004年中国引进外资在全球仍然居于首位,引进额占全球FDI的一半。在问卷调查中“哪个国家吸引力最大”这个项目里,中国占52%,比2003年增加了15%,而美国占39%,比2003年减少了9%。以下是前几位的排序:1、中国;2、美国;3、印度;4、波兰;5、德国;6、英国;7、捷克;8、法国;9、俄罗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高速发展,除了其他因素,国际产业和资本迅速向中国转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这种转移适应了国际分工的新特点,也是中国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正确战略的结果国际资本向中国转移的特点•新一轮国际资本与产业转移与形成新的世界工厂相联系•新一轮资本与产业转移与新经济中的高科技产业进入成本竞争阶段相联系•新一轮资本与产业转移与新的城市中心的形成相联系直接投资的理论垄断优势论•企业垄断优势产生的原因在于商品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善。在不完全竞争的现实世界里,企业是通过产品差异、品牌、特有的营销技巧和限制竞争对手进入等获得竞争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垄断优势企业之所以能到国外进行直接投资,是因为它具备东道国同类企业所没有的特定优势即垄断优势。•一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能及营销技巧等所有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二是由于企业规模巨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跨国公司使产品差别化的能力是其获取垄断优势的重要原因•垄断优势论较好地解释了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并能够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现象。比较优势论(小岛清模型)•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际投资都应立足于比较成本原理进行判断•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投资国应从趋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进行投资•边际产业的概念可以扩大到边际性生产•在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应从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移植,以适应东道国的需要,投资国的中小企业应走在对外投资的前面小岛清模型对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有一定的解释力内部化理论所谓内部化,就是变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为企业内部的供需关系。由于市场的不完善,使得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增大。正是为了克服市场的不完善和交易成本过高的劣势,跨国公司才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行市场的内部化。邓宁的三优势模式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区位优势则是充分条件。三种优势的组合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决定了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的方式:若公司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应选择技术转让;若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则应选择出口贸易;只有当公司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并且有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可供利用时,才可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O)(I)(L)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无形资产转让*邓宁的三优势模式可以兼顾解释商品出口、无形资产转让、对外直接投资三种方式。中国的对外投资发展中国家FDI理论1、投资发展周期理论2、小规模技术理论3、技术当地化理论4、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邓宁)第一阶段:人均GDP400美元以下,无对外直接投资第二阶段:人均400—1500美元,外资流入超过流出第三阶段:人均2000—4750美元,净FDI上升第四阶段:4750—5600美元,净FDI为正小规模技术理论(威尔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有相对竞争优势•小规模制造•当地采购•低价格技术当地化理论(拉奥)•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技术和知识的当地化有其特点,包含了创新活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能够利用其优势实行对外投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坎特威尔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积累,这类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逐步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依赖型发展,而且对外投资的产业也逐步升级,其构成与地理分布的变化密切相关。为什么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意愿较低?劳动力无限
本文标题:9第九章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2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