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7第7章庸俗经济学产生萨伊和马尔萨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始
第七章萨伊和马尔萨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始作俑者导论庸俗经济学概论第一节萨伊的经济学说第二节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第三节李嘉图学派的解体导论庸俗经济学概论(产生及演变过程)一、庸俗经济学的含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矛盾的增长,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庸俗成分就被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加以利用和发展,逐渐形成以辩护性为特征的西方庸俗经济学。二、形成和发展阶段:(1)产生时期、早期庸俗经济学时间:19世纪30年代以前表现:对古典经济学的反对,特点:以“注释”、和“通俗化”的形式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修正19世纪20年代之前——将斯密理论庸俗化时期:自称斯密信徒的萨伊(1767—1832)和马尔萨斯(1766—1834)19世纪30年代——将李嘉图理论庸俗化时期:自称李嘉图忠实门徒的詹姆斯•穆勒(1773--1836)和麦克库洛赫(1789-1864)(2)进一步庸俗化时期(占统治地位时期)时间:19世纪30年代——70年代表现:对古典经济学的反对特点:寻找新的辩护术公开修正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理论派别英国西尼尔——为利润辩解的“节欲论”,反对缩短工作日的“最后一小时论”法国巴师夏——“经济和谐论”美国凯里——“阶级调和论”德国李斯特——国民经济学罗雪尔——旧历史学派英国约翰·穆勒——混合主义和改良主义的理论体系(3)更加庸俗化时期(边际革命时期)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表现:直接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所引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特点:对古典经济学不在进行‘注释’或修补,而是杜撰一些理论来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以反抗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代表人物、理论派别第一类非主流学派德国斯·穆勒——新历史学派美国凡勃仑——制度学派(新历史学派的特殊变种)第二类主流学派:边际效用学派英国杰文斯——英国学派数理学派法国瓦尔拉斯——洛桑学派奥地利门格尔、庞巴维克——奥地利学派美国克拉克——美国学派(边际生产力论)英国马歇尔——剑桥学派(新古典经济学)三、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主要在于:首先,从代表的阶级利益来看,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其次,从理论的形成来看,庸俗政治经济学最初是靠吸取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庸俗成分产生的,庸俗政治经济学家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庸俗成分分离出来加以发挥,形成了系统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因而可以说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这个母体自身的“异化”。2、区别是主要的。第一,从两者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作用来看。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尚未发展(或尚未公开化)时期的产物,作为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武器。与此不同,庸俗政治学则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已经尖锐化时期的产物,作为代表已经取得完全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它是资产阶级用来欺骗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反对无产阶级社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的理论工具。第二,从研究方法看。古典政治经济学是从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出发,力图探讨资本主义经济的“内部联系”和“自然规律”,其代表人物在不同程度上都运用了科学的抽象分析方法。与此相反,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限于描述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表面联系,或者曲解科学的抽象方法,种种所谓“新”方法取代科学的抽象方法,因而不能揭示甚至掩盖和抹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第三,从理论内容的科学价值看。古典政治经济学固然存在着许多缺陷和庸俗成分,但毕竟在科学上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因而是资产阶级的科学的经济学。庸俗政治经济则从根本上丧失了科学性质。它虽然在某些实际材料的专门研究上和个别经济现象的分析上并非无可取之处,甚至提出了某些合理的、科学的有价值的观点,然而就其理论体系而言,则是一种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反科学的经济理论。四、对待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态度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命运,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不同而变化。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阶段,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对付来自阶级斗争和经济矛盾两方面的威胁而存在和发展的。前者使它必然以反对无阶级革命,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使命,后者使它又必须以解决或缓合资本主义经济矛盾为使命。这种双重使命决定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具有辩护性和实用性两大特征,即在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同时,也对资本主义的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因而这种经济理论中就不能不包含着一些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及其要求的科学的成分。这就要我们以科学态度对待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是就是,非就是非。要防止两个“倒”,第一节、萨伊的经济学说一、生平和著作让·巴蒂斯特·萨伊(1766——1832),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西欧各国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奠基者。生于法国里昂大商人家庭。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1803年,他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概论》,这本书使他成为斯密经济学在欧洲和北美的最主要的传道者。1817年,萨伊把他的经济理论凝缩成一本《政治经济学精义》,1828—1830年间,他又写了一部六卷本的《政治经济学教程》。萨伊所具有的连贯有序的表述天赋,使得《政治经济学概论》成为19世纪早期宣传斯密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美国总统杰弗逊高度评价萨伊,认为他的书比《国富论》更加“简洁和合理”。二、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1)对象内容:①首先提出确立研究对象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确定了研究对象,科学才能沿着正确道路进展。②又为政治经济学规定了新的定义,认为政治经济学就是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科学。③为了正确确定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必须把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和统计学等部门经济学区别开来。评价:在政治经济学史上,萨伊第一次从理论上明确提出确定研究对象的意义以及区分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科学的主张,并依此为依据,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第一本通俗而系统的教科书,这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普及和发展是有一定贡献的。(2)方法——“三分法”把政治经济学分为三个部分:生产、分配和消费(把交换包括在生产中),这就是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所接受的“三分法”。庸俗经济学的体系就是从这里建立起来的。三、生产的三要素内容、(1)生产的定义: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2)劳动、资本和土地是生产的三要素。(3)把劳动过程是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叫作服务,认为效用就是由生产三要素提供的服务共同创造的。(4)三要素的所有者都提供服务,都能生产效用,因而都是劳动者。评价、错误之处:(1)它歪曲了生产的实质。(2)否认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割裂了效用与一定物质形态间的联系。(3)不仅把人类劳动与资本、土地等物的作用等量齐观,而且抺杀了剥削者与劳动者的界限。合理之处:把生产劳动划分为理论、应用和执行三种是科学的。四、价值理论内容及评价:1、效用论:(1)价值的基础是效用;(2)效用是由“三要素”在生产中共同创造的,因而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决定的;(3)把“三要素”创造价值的观点同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相对立,责怪斯密把劳动作为价值的唯一尺度。评:以上,萨伊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不同的概念,把创造剩余价值的因素和创造价值的因素混为一谈,从而否定了劳动价值论。2、供求论:他认为“价格是测量物品的价值的尺度,而物品的价值又是测量物品的效用的尺度”;这样,把效用的决定偷换成价格的决定,又用价格取代了价值。而价格又是有供求决定的。效用=价值——价格——供求-------?评:供求只能影响价格背离价值的方向和程度,不能说明价格波动的基础。用供求论来说明价值,是把问题从生产引向流通,完全背离了劳动价值论。3、生产费用论:价格决定于生产费用。生产费用是购买或租用生产三要素必须给它们的所有者支付的代价,价值由生产费用决定,也就是由工资、利息和地租三种收入决定。评:生产费用论不过是斯密的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论的进一步庸俗化。效用=价值——价格——供求-------|——生产费用——三种收入——?产品价值——产品的效用五、分配理论内容:劳动、资本和土地在自己职能范围内协同进行生产,它们都提供了服务,协同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因此,每一要素都应从生产的总价值中得到相应的合理收入,即劳动得工资,资本得利息,土地得地租。这样,劳动、资本和土地就分别成了工资、利息和地租的独立源泉。这就是萨伊在分配上的基本公式,马克思成之为“三位一体”公式。评:六、销售理论——萨伊定律1、内容:首先、他把销售作为分析的出发点,提出“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产品只能用产品来支付”――忽略货币作用,仅为媒介(流通)。其次、他提出了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的基本命题。(生产)最后、某些产品的暂时过剩是可能的,但整个生产的全面过剩是不可能的。2、演绎结论:(1)在一切社会,生产者越众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便销得越快、多、广泛(2)每一个人和全体的共同繁荣有利害关系,一个企业办得成功就可帮助别的企业也达到成功(3)购买或输入外国货物,绝不损害国内产业和本国生产。(4)仅仅鼓励消费无利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3、评价:总体来说,萨伊的销售理论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其理论的前提是错误的。(把销售等同于简单的物物交换)。其次,萨伊用以解释某些产品之所以过剩的观点,只不过是一种用想象中种的生产不足来否认事实上的生产过剩的诡辩论。第二节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一、生平、著作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资产阶级化的地主贵族思想家。他出生于英国萨里州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1785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1789年(23岁)加入僧籍,并当上牧师,同年匿名发表《论影响于社会将来进步的人口原理,反对葛德文、康多塞和其他作家思想的评论》的小册子(简称《人口原理》)。1799—1802年往瑞典、挪威、芬兰和俄国旅行。1803年用真名再版《人口原理》,并改名为《论人口原理,或人口对人类将来和现在幸福影响的观点》。1805---1834年,受东印度公司的聘请,在海累伯利学院任近代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他在教书期间,英国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之间发生了有关谷物法废存和货币制度改革的争论,马尔萨斯站在土地贵族一边,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著作,直接攻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李嘉图的经济学说,系统地提出了维护土地贵族利益的庸俗经济理论。理论背景:英国出现大量的失业和贫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英国的革命热情、私有制被认为失业贫困的根源。英国产业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阶级的斗争更趋尖锐。土地贵族是当时英国国内的焦点,马尔萨斯作为统治阶级中最保守的哪个阶级的思想代表,一方面为整个剥削阶级进行辩护,反对工人阶级,另一方面在剥削阶级的内部斗争中,又战在土地贵族的立场上,反对代表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二、人口理论1、内容:⑴两个基本前提(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⑵两个比率:人口将按1、2、4、8、16‥‥‥这样的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却将以1、2、3、4、5‥‥‥这样的算术基数增加。⑶一个结论:人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增长是受自然规律限制的,自然规律要求两个增长必须保持平衡,必须抑制人口增长。否则就会发生贫困和罪恶。⑷两种措施:一是积极的抑制,如饥饿、战争、疾病、贫困等。贫困是贫困的真正原因。(参考《名著导读》88页)二是预防的抑制,又分两种,道德的和不道德的。道德的是指不结婚,严守性道德的节制;即禁欲主义。不道德的是指不正当节育,即人为的避孕措施。⑸
本文标题:7第7章庸俗经济学产生萨伊和马尔萨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29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