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农村人力资本溢出问题
-1-农村人力资本溢出问题摘要: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流动表现为单向的对城市的外溢效应。其现状是规模不断加大,素质不断提高,以非农行业为流入行业,并施行自发流入为主的流动形式。农村人力资本大量向城市溢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加大了城乡经济差距,形成了其他一些不稳定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其解决的关键在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并施行投资形式等方案。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单向溢出;农村经济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首先创立了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理论有两个核心观点,一是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二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当今后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将有着更大的增值潜力。因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GDP的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人力资本是自主创新的核心资本,自主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人力资本存量数量、质量及结构关系上,而如何形成科学的、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人力资本结构是有赖于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的。人力资本溢出是指由于人力资本流动引起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从某一区域向另一区域溢出。人力资本溢出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流动理论。关于人力资本流动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典人力资本理论,而人力资本流动理论是建立在人口迁移理论基础上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展开对人力资本流动的研究。微观层次着重分析人力资本载体的个人决策行为;中观层次着重分析跨国公司关系网络和人力资本流动的动力机制;宏观层次分析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结构及国家政策对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①。一、人力资本论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理论卢卡斯在宇泽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他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并在此后,卢卡斯(1988)建立了人力资本溢出的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由两个子模型构成:一个是强调通过“干中学”获得人力资本积累的模型,称之为阿罗(1962)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模型;另一个是强调通过学校正规教育获得人力资本积累的模型,称之为舒尔茨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模型。经济增长模型表示成:Y=f(K,L,h)=AKβ(uhL)1-β。卢卡斯模型将经济分为人力资本生产部门和最终产品生产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正的部门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最终产品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在卢卡斯模型中,溢出效应表现为人力资本积累影响最终产品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因此这种溢出是①王昌林.人力资本溢出与自主创新能力[J].2009-2-一种部门间溢出,而忽略了人力资本部门内溢出对增长率的影响①。罗默的人力资本理论罗默②(1990)假定存在部门内的知识溢出,提出了一个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在该模型中,经济分为三个部门研究部门、中间产品生产部门和最终产品生产部门。生产投入要素包括四种类型物质资本、非技术劳动、人力资本和技术。罗默的知识驱动模型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将技术进步直接纳入模型中,同时又将人力资本内生于模型中,用来解释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他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而技术革新是研究开发活动的结果,是由研究部门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推动的,因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但是,在罗默的模型中,只有当溢出效应很强时(即当研究部门的生产率水平是人力资本投入和社会知识存量的二阶齐次函数时),经济增长才是可持续的,这一假定条件过于苛刻。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向城市溢出的现状③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是通过教育、在职培训、医疗和保健、迁移等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所形成的。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存在很大差距,这必然会造成城市与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分布不均衡。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户籍制度改革逐渐深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人力资本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流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力资本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但由于我国城市与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分布不均衡导致了城市与农村人力资本的不平衡溢出的现象,即农村人力资本向城市的单向溢出现象。农村人力资本溢出规模在逐步扩大图4-1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外溢规模,可以看出1980---1990年农村人力资本外溢规模虽然较小,但其增长速度较快。1980年农村人力资本外溢量为750.54万人/年,1990年外溢量为28014万人/年。1990年的外溢规模是1980年的近35倍。进入20世纪90年代,尽管外溢速度开始放慢,但是由于基数的上升,流动的规模还①Lucas.R.E.OntheMechanicsofEconomicImplicationsoflearningbyDoing.TheReviewofEconomicStudies,1988.VoI.29.No.3(Jun.1962):155-173.②Romer'RM.EndogenousTechonologicalChange.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90,V(22):3-42.③刘芳、惠宁.城乡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24~26-3-是较80年代大幅扩大。2000年农村人力资本外溢规模已经达到8103553万人/年,其外溢数量是1990年的三倍。而到2002年突破100000万人/年的大关,2007年农村人力资本外溢规模己达到1123345万人/年。说明伴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流动,农村人力资本外溢入城市,造成城乡人力资本存量差距正在不断加大。农村外溢人力资本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较快,工厂需要更多地使用专门技能工人。因此受教育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更容易满足城市用人单位的需要,找到更合适的就业岗位。据有关资料统计,1997年农村外流劳动力中9.37%为文盲、半文盲,35.43%为小学学历,44.75%为初中学历,8.96%为高中学历,1.19%为中专学历,0.29%为大专学历以上。而2006年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中11.82%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52.81%为初中文化程度,17.52%为高中文化程度,10.12%为中专文化程度,7.74%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较1997年和2006年农村外流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可发现农村外溢人力资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是不断提高的①。从总体来看,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以初中和高中学历的人口居多,受过小学和高等教育的人口较少。非农产业是农村人力资本流入的主要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较低,主要靠出卖体力谋生。他们所流向的行业主要是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等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据有关数据统计②,外出的农民工中有66.7%来自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而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东南沿海省份则是这些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这些外来的农村劳动力60%一70%进入工业企业。2001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在工业部门就业的比重为36.5%,在建筑业部门的就业比重为13.3%,在服务业部门的就业比重为44.6%,而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这也从一定层面反映了农村劳动力主要通过“外向转移”流入农业以外产业③。农村人力资本以自发性流动为主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依托异地缘、亲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信息网络,主要有自发性流动的特点。而这样的流动方式明显缺乏市场机制的整体协调和引导。据2004年调查,88%的农民工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的外出仅占12%。这种由地缘、亲缘为纽带结成的关系网络虽然影响力大、辐射能力强,但同时也具有无序性、盲目性和局限性等特点。造成农民对劳务市场供求信息掌握不全面,使部分地区和行业流入过多农民,给城市带来许多问题。此外,伴随大量劳动力流动必然形成初级劳动力市场。因此政府应加大劳动力初级市场的建设力度,调节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几率④。此外,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农村人力资本回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土地增收吸引农民工回流、产业转移引起农民工回流、待遇低下引起的农民工回流。①胡枫、手其文.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财经人学学报,2008,(1):20~25.②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J].改革.2006,(5):10~25.③张志伟、栾敬东、沈洁.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乡镇企业,2004,(5):5~7.④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J].改革,2006,(5):10~25.-4-三、农村人力资本溢出造成的结果①一方面:当人力资本在一个区域内形成后,人力资本只在本区域内发生作用,即只具有内溢性而不具有外溢性。但是当该区域不具有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以及与其相结合的丰裕物质资本时,则形成于该区域的人力资本就会以劳动力外流的形式溢出,表现为人力资本的区域外溢。通过分析当下农村与城市的现状发现,城市有良好的就业机会、较稳定的收入、较为健全的公共设施及较为完善的各种制度等生存与发展环境。所以伴随户籍制度的日益松动和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我国城市和农村两个区域问是不可能没有劳动力流动的,相反越来越多素质较高的农村劳动力以外出打工或者升学的方式流入城市寻找发展机会,导致农村人力资本以劳动力外流的方式溢入城市,即农村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外溢效应。反观农村,由于它既并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厚的物质资本,也没有更高的收入水平作诱因,因此城市形成的人力资本很难溢入农村。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人力资本主要在城市发生作用,即城市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内溢效应,而这是一种不平衡效应。正是由于城乡人力资本不平衡的溢出效应,造成了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力资本大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由于没有足够素质的人力资本支撑,其农业现代化进程反而较慢。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激励不足,城市发展受益而农村发展受损,致使中国城乡差别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当然更重要的是农民增长了见识,了解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和信息,改变了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增强了竞争能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为农民子女教育的投资创造了条件。对农民产生了信息获取效应、心理适应效应,使部分农村实现了资本的回流效应。而许多地区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大多是老人、儿童、妇女甚至是一些没有进取心、责任心、游手好闲的青年。这些人留在农村,不仅不可能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支持,反而由于人力资本所具有的溢出效应,低素质的人力资本在农村具有一种负的内溢性。这不仅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而增加农村经济发展的负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同时促使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激增。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温馨关怀与悉心照顾。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很可能变得性格孤僻、暴躁,同时没有父母在身边,也会造成儿童辍学率的增高。还有,青壮年离开农村,致使一些老人没有人赡养。在河南、安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一些村落里就有很多因为子女外出打工,老人留在家里,一边要做农活一边抚养孙子孙女。如果子女外出打工能增加家庭收入,那也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子女在外地打工,由于各方面原因只能勉强养活自己,这无疑从另一方面增加了农村经济发展负担。四、解决农村人力资本外溢,城乡人力资本存量不平衡的建议②优化农村经济发展软环境我国农村由于缺乏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所以出现了农村人力资本外溢,造成农村人力资本的损失,这要求我们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为农村人力资本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以增加人力资①刘晓英.我
本文标题:农村人力资本溢出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5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