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23)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23)“瘦肉精”合格率99.9%经过多年重拳整治,如今生猪“瘦肉精”污染问题已基本得到控制并逐步改善。数据显示,2015年畜禽产品的监测合格率为99.4%,已连续6年在99%以上的高位波动,表明我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备受关注的“瘦肉精”污染物的监测合格率为99.9%,比2013年又提升了0.2个百分点,连续8年稳中有升,生猪“瘦肉精”污染问题基本得到控制并逐步改善,基本打掉地下生产经营链条。“水产与水产制品已经成为食品安全事件高发的食品种类。”报告课题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农业部主要监测对虾、罗非鱼、大黄鱼等13种大宗水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3年低于96%,在五大类农产品中排名较低,安全水平稳定性不足。添加剂超范围超量问题仍存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当代世界各国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焦点,但食品添加剂关键在含量,关键在标准,关键在保障安全,而不必谈‘添加剂’色变。”国家质检总局原总工程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副会长刘兆彬解释。事实上,在25个大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2015年的国家抽检合格率为99.6%。不过,食品添加剂的非法添加和不规范使用问题依然存在。2015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显示,检出非食用物质的样品占不合格样品的1.2%,而非食用物质的检出主要是人为非法添加造成。从抽检数据看,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占不合格样品的24.8%。“目前我国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经营、生产企业大小1180万家,但还有不少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没有领许可证。”报告课题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小散乱”问题依然存在,食品添加剂滥用、非法添加等指标检验应继续成为今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重中之重。进口食品不合格批次上升报告显示,随着食品进口量的大幅攀升,被检出不合格食品的批次和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数据,2015年,我国进口不合格食品批次最多的来源地主要是日本、马来西亚、美国和意大利等。进口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微生物污染与重金属超标,占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48.77%。除了购买进口食品,不少消费者也热衷购买进口餐厨具。“这类产品与食品或人的口部直接接触,与消费者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报告课题组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产品类别看,2015年家电类的不合格率明显下降,但塑料制品、纸制品等不合格率显著上升。以锅具为例,如果出现重金属铬和蒸发残渣超出限量值问题,有害成分容易渗透到食物中,过多摄入易损害肝脏,造成慢性中毒。相关资料:中国江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和《中国食品安全报》6日在北京联合发布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6)》中指出,台湾是大陆进口不合格食品的第一大来源地。报告认为,从中国大陆进口不合格食品来源地来看,中国台湾是中国大陆进口不合格食品的第一大来源地,2014年和2015年中国大陆从中国台湾进口的不合格食品批次,占这两年中国大陆进口所有不合格食品批次的四分之一。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大陆进口不合格食品批次最多的前十位来源地分别是,中国台湾(773批次,占22.06%)、美国(250批次,占7.14%)、韩国(233批次,占6.65%)、法国(207批次,占5.91%)意大利(185批次,5.28%)、马来西亚(177批次,占5.05%)泰国(157批次,占4.48%、德国(155批次,占4.42)、日本(143批次,占4.08)、澳大利亚(119批次,占3.40)。报告强调,2014年,中国大陆从上述的中国台湾地区和9个国家进口不合格食品合计为2399批次,占2014年中国大陆进口不合格食品3503批次的68.47%。与此同时,报告称,2015年,中国大陆进口不合格食品批次最多的前十位来源地分别是,中国台湾(730批次、占26.02%)、日本(171批次,占6.1%)、马来西亚(153批次,占5.45%)、美国(152批次,占5.42%)、意大利(141批次,占5.03%)、泰国(117批次,占4.17%)、西班牙(117批次,占4.17%)、韩国(104批次,占3.17%)、法国(98批次,占3.49%)、德国(85批次,3.03%)。报告表示,2015年,中国大陆从上述的中国台湾和其他9个国家进口的不合格食品合计为1868批次,占2015年中国大陆进口全部不合格食品2805批次的66.59%。可见,中国主要的进口不合格食品来源地相对比较集中。
本文标题: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73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