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辅导讲义
1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辅导讲义一、为什么要以校为单位编制预算主持人1:观众朋友们,我们已经了解了农村中小学预算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它的重要作用,感谢陈教授的讲解。那么农村中小学校又如何来编制预算呢?下面,我们就请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专家、高级会计师胡喻山先生为大家做详细讲解。答:大家好,主持人好。通过前面的讲解,我想,许多农村中小学的校长对预算的基本知识,预算的管理体制,以及编制预算的原则、规程和要求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和大家共同讨论为什么农村中小学要以校为单位编制预算、如何理解学校编制预算的“两上两下”、学校编制预算为什么要共同参与,以及学校预算表格的组成要素和学校如何编制预算,最后,简略地介绍学校的预算执行和决算。主持人2:我们知道,这次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就是要从体制改革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问题。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基本没有编制预算或者没有科学、周密的编制预算,那为什么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要求以学校为单位来编制预算呢?答: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想,也可能代表了许多农村中小学校长想说又不敢说的心里话:“是呀,学校经费一直短缺,给钱就行,给多少算多少,编什么预算呀?‘校财局管’,由局里编预算就行了,别折腾基层学校啦”。说出来吧,怕得罪上级;不说出来吧,心里又疙疙瘩瘩。应该说,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也可以理解,但确实是糊涂的。关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各级领导已经讲得相当透彻,2学者们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我也没有必要复述了。在这里,请大家注意,国家明确指出,这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所有的改革,都是围绕着农村实施义务教育的小学和初中展开的,也可以说,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校是这次新机制改革最基层的单位,受益的是学校和学生。那么,作为新机制改革的最基础的这一级,学校的责任何在呢?“提高保障水平”。农村中小学校的经费需求,到底达到什么样的“度”才能满足基本需要,最有发言权的是谁?就是我们经费的使用者——农村中小学校,如果我们不能提出自己的基本需求,政府依据什么来满足这种需求呢?所以,无论是从责任、义务、利益各方面来看,我们的农村中小学都应该站在保护学校和学生合法权益的立场上,客观真实、全面细致地反映本校教育教学对资金的基本需求,积极主动地编制学校预算。主持人3:我们知道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财教[2006]3号)明确要求“按照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对农村中小学经费实行‘校财局管’……。”既然是“校财局管”,学校还有必要编制预算吗?至于“校财局管”,是一种与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实行的是“集中管理,分校核算”,即在一个县的区域内,设置中心财务会计机构,统一管理区域内中小学的财务活动,各校的财务收支分校核算。学校只设报账员,在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统一向中心财务机构报账。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就不是单独的核算单位,也没有将学校的财权上收,只是将学校的会计核算3交由专业人员集中办理,不但有利于节约人力、财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小学的理财能力和核算水平。因此,不能将“校财局管”理解为“校财局收”,也不能将“校财局管”理解为“校财局代”。不能因“校财局管”,就放弃学校的责任,推卸自己的义务。在这里,我们一起再次学习国家关于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理顺机制入手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健全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推行农村中小学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的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教育经费。全面清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政策,全部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坚决杜绝乱收费。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指出:“这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高瞻远瞩做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深远的大事。……新机制能否成功实施,管理是关键。要以此次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规范的预算制度,保证学校的每笔开支有根据、有来源、有保障、有效益、有监督。”财政部金人庆部长强调“目前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财政投入总量不足,保障范围偏窄;4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办学水平差距过大;县级以上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缺乏科学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仍然缴费上学,农民负担较重等。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深化机制改革,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问题。在明确各级责任、实行经费分担办法的基础上,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水平。……一是提高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目前,在农村中小学各项经费投入中,公用经费是最薄弱的环节。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主要靠收取学杂费支撑,财政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公用经费投入,许多农村中小学的运转十分困难。而且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差异很大,不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在这次改革中,国务院把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提出了分步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的实施方案。可以预计,今后5年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中央通过制定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将会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的公平。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确保经费的落实,管好用好这笔经费。二是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国务院在总结两期“危改”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2006年起建立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建立“长效机制”,使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纳入了经常性、制度性的轨道,保证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而且通过改革管理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的管理责任。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明确责任、完善制度、落实资金、强化管理,在新的机制下,把这项工作做好。”教育部周济部长要求:“突出重点,建立健全规范的农村中小学预5算制度。此次建立新机制的关键内容之一是建立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将农村中小学的一切收支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后统一编入财政总预算,经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执行。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改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思想上、观念上和方法上努力适应改革的要求,积极配合财政部门,抓住机遇,建立健全规范的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要正确指导农村中小学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实事求是地做好预算。预算的内容要全,要把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和保证事业发展的建设经费全部纳入预算,也就是说,“吃饭”的钱和“建设”的钱都要有。预算的数据要实,各项收入的来源要可靠、稳定,支出要有依据、标准,符合国家规定。收支平衡,不留缺口。预算的安排要细,每项收入、支出要落实到具体部门、人员,有的还要细化到具体时间。预算的使用要严,应该用于公用的不能用于人员,应该用于建设的不能用于运转,应该用于学生的不能用于教师。要保证学校的每项资金都严格按批准的用途使用,各自发挥应有的效益。预算编制并审定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要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努力落实预算资金,及时足额拨付给学校。归纳起来一句话是:预算不能停留在纸上,资金不能滞留在中间环节,学校不能停止运转。……从现在起,大家就要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汇总、审批、拨款等工作,和学校一起,把预算的每个环节研究细、研究透。要认真研究新形势、新情况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各种新需要,如远程教育建设、新课程培训等,通过讲典型、讲案例,解剖麻雀等方式,让学校把预算做全、做实、做规范。”如果把这次新机制的改革比喻为是一曲气势辉宏的协奏曲,那么,每一所中小学都是曲中的一个音符。我们切不可因为自己的学校发出6不协调的声音而影响了整个协奏曲的美妙。我们农村中小学的校长们,应该按照国家的要求,切实承担自己的职责,履行自身的义务,认真把自己学校的预算做全、做实、做规范,把这件史无前例的好事办好。二、如何理解学校编制预算的“二上二下”主持人4:刚才您对农村中小学为什么要以校为单位编制预算作了讲解,站在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角度,我认为,编制预算不就是要钱吗?我提出来我需要多少钱,你根据财力情况审批就行了,为什么还要经过上报预算建议数,下达预算控制数,上报预算草案,下达预算批复“两上两下”来回折腾,不是很麻烦吗?答:预算的编制须经过“两上两下”,是编制预算的规定程序,这不仅是对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的要求,而且是对所有预算单位编制预算的要求,这说明,国家财政对使用纳税人的钱,是十分慎重的。钱并不是好要的,要来的钱必须是要用出效益的。我们认真琢磨一下,就不难发现,这每次的上和下,所包涵的内容是不同的,并不是一件简单、重复性的工作。(流程图)预算建议数。简单地说,就是要全面反映本部门本单位下一财政年度的经费需求,以及发生这些需求的基本数据和政策依据,一定要注意全面性和完整性。这就要求编制预算的单位必须广泛地收集信息,编制的每一项建议数,都要有详细、真实、可靠的依据作为支撑。预算控制数。是县级财政部门的预算草案,县里的部门很多,每个部门都有部门预算,汇集到一起,反映出本县各部门下一财政年度的总需求。而财力供给是有限的,县级财政部门只能根据财力供给情况,将反映出来的需求分轻重缓急,有保有压地予以调整安排,保持供需平衡,平衡预算。这种调整安排,按财政部的规定是“四要”,即:7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一致,要与部门履行行政职能及事业发展计划相协调;要与国家财力相适应。预算草案。简单地说,基本上是本部门、本单位下一财政年度准备执行的财务收支计划,要注意现实性和操作性。预算批复。县级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各部门预算草案,经县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一个月内,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式批复年度预算,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再向各学校批复年度预算。经过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预算方案即为地方性法案,必须严格地执行。执行预算是严肃的,未纳入预算就能不支出。通过对“两上两下”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预算编制,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迈进,而且通过反复的上下流动,可以产生许多的信息流动,使财政部门更加了解教育、了解学校,理解教育、理解学校进而支持教育、支持学校,也可以使我们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了解财政,理解财政部门,支持财政部门。应该说,这种互动所产生的结果,只会有利于教育事业和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艺术地去做。有些地方,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对学校,其编制预算的流程也是“两上两下”,这些在辅导读本中已有阐述,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三、学校编制预算为什么要共同参与主持人5:学校编制预算,应该是财务上的事,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辅导读本》中,要求“在编制学校年度预算时,应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共同参与,民主理财,8确定预算建议草案……”,有必要惊动那么多人,搞得那么复杂吗?答:编制预算,确实是一项财务工作,具体操作应该是学校的财务部门,但仅靠财务部门是不可能完成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很好的完成的。这是因为预算的全面性、综合性的要求与财务工作的局限性、业务性的矛盾所决定的。学校编制预算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什么?是为了保证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保障学校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具体说来,主要任务有以下四点:第一,配备办学必需的教育设施。教育设施,包括校园、校舍、实验仪器、教学设备、图书资料、运动器械等,是办学必备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为了保证义务教育学校完成所
本文标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辅导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76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