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鸟的天堂》教案【通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鸟的天堂》教案【通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鸟的天堂》教案【通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心得【第一篇】一、教材概述《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这是1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二、学习目标分析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教学准备: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全面发展的学生显现出来,有特长的学生也较突出,使得一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学生正处于勤奋或自卑的心理阶段,发展顺利,就会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如果发展出现障碍,学生就会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第一课时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设计理念: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参考资料,少熬夜!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二。整体感知课文。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㈡集体交流: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通过以上环节,归纳:远:许多株一簇簇榕树大近:一株干:不可计数绿根:垂伸茂盛枝:卧富有生命力叶:翠绿堆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设计理念: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⑴演示课件百度搜索(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设计理念: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设计理念: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六、实施过程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设计理念: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提升。《鸟的天堂》【第二篇】教学目标:1、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从“陆续”“展示”“继续”“应接不暇”中任选两个词语造句。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八、第十二自然段。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课文第8、12自然段,理解并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和留恋之情。教学准备:有关巴金和大榕树的相关资料等。课时安排:三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示课题:自古以来,人们对幸福都充满着无限的憧憬,都渴望拥有天堂般的生活。(板书:天堂)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天堂吗?今天,我们要去鸟的天堂观光游览,这也就是第七课(板书:7、鸟的),请大家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课下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请同学谈谈你进行了怎样的预习。2、对于“鸟的天堂”,你已经有了哪些了解?还希望了解一些什么呢?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并请同学评议他们读得怎么样?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自由读课文,思考: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榕树大,鸟儿多等;)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谈话: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你们愿意再读读课文吗?1、请默读课文,看看你从课文中又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分别在书上做上标记。(给时间学生自读自悟)2、小组内交流: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同学在小组内可以互相帮助交流解决简单的问题,也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读书自学的方法)[此时应让学生理清: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的鸟。初步理解原因是去的时间不同(注意使学生知道经过深入学习后还会有新的理解)。课文重点部分是写两次所见到的景象。鸟的天堂就是那棵大榕树等。如果学生没有谈及这些重点的内容,教师可以用一定的问题引导:如课后的思考题1、2]3、以小组汇报形式,全班交流:小组内没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谈谈学生认为已经解决的但认为很有价值的问题。(1)填空:(2)交流学生的质疑情况:(在学生质疑时,教师肯定那些能围绕重点内容提问的同学,对简单的问题生生之间交流解决;或者根据学生实际予以提示:课文介绍的是“鸟的天堂”,我们提问应该围绕重点内容:可以读一读书中描写大榕树的语句和关于“鸟的天堂”的语句,结合上下文来提出或设计问题)(师生共同筛选较好的问题,教师将与课文重点部分密切相关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在黑板上。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参考资料,少熬夜!1、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2、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3、为什么作者说“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4、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么?5、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6、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而不是鸟的乐园(或世界)?7、“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四、全班共议明确学习方向:师:同学们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所要解决的,可以把它们作为进一步研读课文的一个学习目标。1、谈话明确学习的途径:我们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必须抓住写大榕树和写鸟的这两部分重点内容,并将这两部分合在一起考虑。2、鼓励学生试针对自己学习的需要自拟学习方案。3、交流展示学生的自拟学案情况。4、(出示学案):师:老师这里设计了两份学习方案:(假设:如果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则出示将学案2与学案1调换顺序的学案,逐步引导学生自拟。)3、指名读学案,说明:你可以用自己拟定那份学习方案,继续研究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也可以选择老师给的方案,还可以参照老师的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但教师更欢迎同学自拟学案。如果你们需要老师提供帮助,随时可以向老师提出来。4、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自学或自拟学案自学(师统计学案的选择或拟定情况,指导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伴共同学习。)五、学生自主探究(机动):六、课后提示:多搜集一些资料,有助于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习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出来,也可以展示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问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追随巴金先生去鸟的天堂感受那里美丽和谐的景象。二、生自主学习。师巡视,提供帮助。(时间依生实际确定)三、统计学案情况,以大多数同学的选择组织交流。㈠假设按学案(a)学习的同学占多数:(要求学生在汇报时先说明自己喜欢的景象,读找到的语句,并说明自己为什么喜欢,适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或介绍)参考资料,少熬夜!a:介绍大榕树1大:许多棵窄叶:多、密、绿(堆、簇、缝隙)枝干:枝上生根、数不清(投影,指出根、枝、干、叶联系生长特点)生命盎然:全部展示、颤动2有感情朗读相关的语句。①叶多②枝干多③生命力强④作者由衷地赞叹(评价)怎样读好?(当学生谈到第8自然段时,可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试背诵)3、师生合作叙述所喜欢的景象:b:导入介绍“鸟”朋友告诉我这里是“鸟的天堂”,而我却没有看到一只鸟,我感到;而当我在第二天再次经过时,却感到为什么这样说呢?请你仿照刚才我们叙述介绍大榕树的方法,试自己学习一下众鸟纷飞的情景。1、鸟多:到处、到处大小花黑应接不暇快乐:叫、飞、扑提问:你觉得在这里鸟儿生活得怎么样?提问:你认为这个地方怎么样?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2、师生合作叙述所喜欢的景象:朝霞落在了树梢,朝阳照亮了河面,我们的小船又来到了“鸟的天堂”。起初后来接着。我虽然注意地看着,但是。忽然我看见了结语:(看板书)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附板书设计:7、鸟的天堂叶:多密绿枝干:多,不计其数,美鸟:多而快乐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总结全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进行延伸练习并完成课后的练习。1、回顾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哪儿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说为什么。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段落并练习背诵课文要求的段落。3、设问:鸟的天堂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联系环保意识同学间交流)参考资料,少熬夜!4、同学间再次交流搜集的材料,并就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5、扩展练习(口语表达):现在,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为什么?6、练习:(1)读书上的有“陆续”
本文标题:《鸟的天堂》教案【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800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