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总结范文范例(8篇)
1/33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总结范文范例(8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总结范文范例(8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总结【第一篇】2月10日上午,我镇组织收听收看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基层建设年活动)动员会。镇领导班子、各村党支部书记及村委会主任一同在**镇大会议室集中收听收看了此次会议。会议表彰了2013年基层建设年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以及2013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先进县和“美丽乡村”,并由先进典型代表做了汇报发言。省委副书记、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和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赵勇在会上做重要讲话,他总结了过去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八个坚持”的宝贵经验,指出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各市县乡遵循现有经验,解决所遇问题,创新举措做好下一步工作部署。同时,赵勇书记强调,要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和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统筹起来加以推进,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作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要起好步、开好2/33局,不折不扣落实好“三个环节”,抓好省委提出的“四大行动”和“六件实事”,要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这件实事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当中查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他要求,这次行动要所有村庄全覆盖,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八大到位保障”措施,既要听意见、找差距、办实事,又要长本事、转作风,以实现综合效益。省动员大会结束后,镇党委结合会议精神将今年**镇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做了重要部署。一、提高党员干部的认识。要求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老百姓的殷切期盼,是提升我镇农村环境容貌的迫切要求。按照会议精神要求,我镇将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中的问题自查行动,着力解决部分干部群众在工作中“认识不到位、思想不解放、工作部扎实”等问题;严格落实各项保障措施,解决工作进展不平衡、少数干部畏难情绪等情况。同时,按照省委要求,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和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统筹起来加以推进,既能体现我们基层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能力,也能体现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成果。二、提升重点村街面貌改造。为了深入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镇将再接再厉。一是在2013年基础上,2014年重点抓好兴隆店、四姓庄、公议村、西芦庄、东芦庄、东杨先务等六个村街的环境整治工作。抓好道路硬化,厕所改建,村两委办公场所修缮,村民活动中心建设,确保村街环境明显改3/33善;二是对镇区两侧加大治理力度,充分发挥清理与治理的作用,建立经常化的管护工作机制;三是继续巩固“四清四化”成果。对部分村街“四化”工作进行提质升级。全力做好现有公共设施的维护,确保正常运转,建立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三、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做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按照省委要求,把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统筹推进。我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为契机,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作为我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举措,真正把这项工作办实办好。坚持重点村先行,以点带面,重点村规划完成后要在全镇广泛推广。党委、政府“一把手”抓重点村建设,加强指导、强力推动;村街党员干部实行“责任到户,分片清理”的卫生管理机制;各家各户以门前屋后为责任区做到日清。党员干部要起到先锋作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带领群众以打战役的精神状态和方式方法强力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各项工作,全力打好规划设计、村庄“四清”、民居节能改造、基础设施改造和村庄绿化五大重点战役。四、积极引导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是在“农”字上下功夫,解决好农民的生产、生活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是可以利用近靠北京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棚菜种植业,探索和建设以土地联合出租为形式、发展规模农业为目的的现代农庄。通过这种集中管理农民土地的方式,大力定向倡导土地流转,积极引进或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土地流转建设现代4/33农业项目,吸引城市闲散资金,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让农民手中的土地收益最大化,提高农业附加值。另一方面是全力做好万亩土地治理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把项目建设好,切实改变南部村街的生产生活条件,方便群众生产出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总结【第二篇】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桂办发〔2018〕39号)和《中共南宁市委办公室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办发〔2019〕22号)有关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结合兴宁区实际,制定行动实施方案如下。一、总体目标及要求到2021年,实现对城区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的目标,完成村庄空间规划编制试点,根据资源禀赋的差异按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推进村庄整治,建立乡村风貌管控的长效机制,逐步塑造和形成“传承文明、桂风壮韵、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兴宁区乡村风貌。(一)规划体系要求。以南宁市的乡村建设规划为引导,优化居民点布局、落实宅基地安排、明确配套标准、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实现乡村规划基本覆盖。5/33对于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村屯,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风貌提升和“多规合一”的要求及时修编规划。50户或200人以上、未编制过村庄规划的村屯,按照“多规合一”和“好编、好懂、好用”的基本要求,与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衔接,划定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村庄建设用地范围;优先配套完善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制定村庄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以及公共环境的整治措施;因地制宜制定村庄风貌特色管控要求。50户或200人以下的分散型、小规模村庄,可以在上位的乡村建设规划的总体约束下,以文字形式规定农房建设管理、宅基地预留和安排要求。(二)建设分类要求。坚持整治提升为主,按照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三种类型分类进行建设。1.基本整治型。重点是开展“三清三拆”、落实“一户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2.设施完善型。在完成基本整治改造的基础上,选择基础条件好、群众意愿高的村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因地制宜改造和完善村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庄公共服务。3.精品示范型。在完成基本整治和完善设施服务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区位条件好、生态环境优、资源禀赋强、发展潜力大、群众意愿高的村庄,开展旧房风貌改造和居住功能提升工程。实施乡土化环境改造,增添乡村韵味。具备条件的村庄可推进6/33村史室建设,提升乡村文化品位。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和提质升级,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和增产增收。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加强农村宅基地档案管理,完善“一户一宅”合理分配机制,严格宅基地审批管理,强化村民自主管理,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促进农村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科学规范管理。二、主要任务基本整治型村庄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乡村规划“三落实”行动、“三清三拆”、乡村文明“三治理”行动;设施完善型村庄的主要任务是因地制宜开展村庄基础设施“六改造”和公共服务“十完善”行动;精品示范型村庄的主要任务是实施特色风貌“三提升”行动,突出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特色风貌改造、环境改善、文化提升和产业发展等精品建设工程。(一)开展乡村规划“三落实”行动1.落实居民点空间布局。确定规划应保留和撤并的村庄,引导农民向规模较大的居民点和产业发展区集中。(牵头单位:城区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2.落实宅基地安排。推动村庄规划有效实施,落实宅基地安排,推进农村废弃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闲置建设用地拆旧复垦或建设为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等,依法依规消除存量违法用地,严格遏制违法用地增量,建设集约节约型村庄。(牵头单位:城区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7/33府)3.落实规划实施保障。建立乡村建设规划有效实施机制,加强村庄规划实施监管,夯实各镇主体责任,推动“两违”(违法建设、违法用地)整治向农村延伸。优化“四所合一”办事审批流程,完善权责清单和服务清单,加强基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加强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和规范管理,整体提升农房建设管理水平和质量。贯彻落实自治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依规划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区委编办;责任单位:城区“两违”办、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应急管理局,各镇人民政府,兴宁生态环境局)(二)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三清三拆”行动开展“三清三拆”,即清理村庄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池塘沟渠,拆除乱搭乱盖、拆除广告招牌、拆除废弃建筑。具体是通过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清理村庄垃圾、庭院杂物、卫生死角、禽畜粪便,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池塘沟渠,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废弃危旧建筑,清除残垣断壁、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非法违规广告、招牌等。(牵头单位:城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城区乡村办、城管局、“两违”办,各镇人民政府)(三)开展乡村文明“三治理”行动1.推进村民自我治理。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提高村规8/33民约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劳模等本土乡贤在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中的沟通协调和带动作用。到2021年实现所有50户或200人以上村庄制定有村规民约等制度。(牵头单位:城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城区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各镇人民政府)2.推进乡村以德治理。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活动,营造爱国爱家、和谐文明、共建共享的社会新风尚。(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城区民政局、乡村办、住建局、司法局、农业农村局、妇联、教育局、卫生健康局,各镇人民政府)3.推进乡村依法治理。依据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深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强化村庄规划实施监管,加大“两违”查处力度。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形成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城区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城区城管局、“两违”办、司法局,各镇人民政府)(四)开展村庄基础设施“六改造”行动1.改路行动。推进村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工程建设,实现兴宁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道路的目标,完成约5个左右便民候车亭建设(具体以上级下达任务为准)。(牵头单位:城区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9/33新建砂石或硬化屯级道路1公里以上,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20户以上自然村(屯)基本通砂石路以上的等级道路,完成约20个中心村和一般自然村的屯内道路硬化(具体以上级下达任务为准)。(牵头单位:城区扶贫办;责任单位:城区农业农村局、住建局,各镇人民政府)2.改水行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到2020年,城区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达9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牵头单位:城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3.改厕行动。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改造农村户用厕所(具体任务数以上级下达为准),重点推进贫困村改厕所,重点支持竹排江、那考河、那平江、四塘河等内河流域内农村区域户用厕所改造工作,实现城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保持在100%。推进具备建设公厕条件的行政村所在自然村或集中连片300户以上的自然村、集贸市场、中小学校、乡村旅游景区等人群聚集地区公共厕所的建设或改造。(牵头单位:城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城区卫生健康局、住建局、城管局、教育局、文旅局、林业局、自然资源局,兴宁生态环境局,各镇人民政府)4.改厨行动。开展以“改灶、改台、改柜、改管、改水”为主要内容的改厨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具体任务,建设干净整
本文标题: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总结范文范例(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814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