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三顾茅庐教案【参考4篇】
好文供参考!1/28三顾茅庐教案【参考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三顾茅庐教案【参考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整体内容。2、掌握小说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3、体会烘托这一写作手法在文中的使用。4、体会小说情节发展的特点。教学重点1、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2、小说情节发展的特点。教学难点烘托手法在文中的使用。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方面: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及“三顾茅庐”故事梗概。好文供参考!2/28教师方面:1、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影音资料片段。2、阅读《三国演义》中关于“三顾茅庐”这一情节的前后内容,查阅关于刘备及诸葛亮的评价,以便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和补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三顾茅庐”。刚才我们观看的“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段佳话,是导演根据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改编而成的,生动地再现了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那么,小说是如何表现这一情节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作,共同去体会和感受其感人之处。二、研读课文。1、朗读,教师可安排学生以分角色的形式进行朗读。强调加点字字音。2、学生概括主要情节,要求说出每一个情节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刘备拜访诸葛亮之前,司马徽赞诸葛亮。刘备一顾诸葛亮未得,遇崔州平,论天下事。好文供参考!3/28刘备二顾诸葛亮未得,遇亮友、弟、岳父,留下书信。刘备三顾诸葛亮,孔明隆中对策,感其诚,出山辅佐。三、作业。熟读课文,分析诸葛亮、刘备二人的形象。第二课时一、继续研读课文。1、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刘备、诸葛亮的形象特征及作者塑造人物采用的手法。刘备:谦虚、礼贤下士、不耻下问、求贤若渴、气度宽宏。手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衬托(张飞、关羽)。诸葛亮:淡泊名利、高雅不群、超拔不凡、不出门便知晓天下事、足智多谋。手法:语言描写、外貌描写、人物及景色的烘托陪衬。(此处具体分析见教参。)2、文中诗词对于表现诸葛亮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才华和人生追求。(具体分析见教参。)3、小说在塑造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时情节是如何变化的?有什么特点?情节曲折,悬念迭起,结构精巧,跌宕多姿。(具体分析见教参。)4、怎样理解崔州平的一番话?好文供参考!4/28崔州平所言的中心内容是:“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意思是现在的天下形势是历史的必然,非人力所能改变,这与司马徽的看法是一致的,后来小说的结局的确如二人所预料的那样。5、分析司马徽所言“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的深意?一方面是肯定诸葛亮找到了他值得辅佐之人——刘备;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卧龙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即使得到刘备这样的明君,但是生不逢时,纵使再怎么努力,都只能是“呕心血”,却不能改变天命,即不能如刘备所愿“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虽然是对诸葛亮的才华得以施展感到一丝慰藉,但更慨叹他多舛的命运。(具体分析见教参。)6、概括归纳文章主题。小说通过刘备“三顾茅庐”,既表现了他为兴蜀汉大业而礼贤下士的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求贤若渴的精神,也展示了未出山便晓天下事的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二、作业。课下查找诸葛亮、刘备以及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三国人物及故事,下一节课同学间进行交流。第三课时一、拓展探究。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怎样评价诸葛亮出好文供参考!5/28山以及他后来的失败?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刘备的故事?怎样评价刘备?3、司马徽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后来得此二人,蜀国为什么最终还为晋所灭?4、介绍你喜欢的《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和事件,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认识。5、教师补充其他重点知识,如《三国演义》的作者、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等,给学生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二、总结。《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名著之一,走进其中,不仅能让人认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更能从中认识到历史的规律和进程。人只有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才能真正地走向成功。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品读《三国演义》,品读名著,做一个认真的人、清醒的人、有能力的人、成功的人。三、布置作业。顾茅庐教案【第二篇】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好文供参考!6/28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点: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教学难点:学习写“隆中美景”的写法写一处景色。教具准备:小黑板;字词卡片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吗?你能介绍介绍其中的主要人物吗?看来,诸葛亮不愧是雄才大略,大家都知道!他是刘备的得力军事,那么,他怎么会成为刘备的军事的,他为什么会终于刘备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相关的新课文。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解题顾:拜访;茅庐:草房子过渡:谁去拜访?拜访的又是谁?我们学了课文就明白了!好文供参考!7/28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读全文,补充课题,引导完整、准确地说说题意2、再读课文“三顾茅庐”具体是怎样一件事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同时完成几个任务。(1)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2)检查自读情况a、抽读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茅庐诸葛亮茅塞顿开捆来尊重卧龙恭恭敬敬秀丽宜人吩咐讨论,群雄纷争分析半晌时辰辅助潺潺策略疏疏朗朗下榻b、理解词义:谁来当小老师说说你已经懂得的词!半晌:半天尊重:尊敬看重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形容忽然领会理解。c、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以“不添字减字、不回读、不破词破句”为标准,集体评议)3、回到课题,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为的是什么?三顾茅庐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细细地到课文中去看看!三、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要去拜访诸葛亮?2、重点理解“两次”“拜访”“诚心诚意”好文供参考!8/28从几个词上你看出了什么?(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3、指导朗读:你能把刘备的急切与虔诚读好吗?四、过渡刘备为了能使诸葛亮出山助他一臂之力,已经去了两次了,当他第三次再去茅庐的时候,见到诸葛亮了吗?我们下节课再学习。五、作业1、抄词(1)、齐读生词(2)、指导书写:茅、诸、葛、捆、尊(3)、完成描红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上节课你知道了什么?2、齐读1节。过渡: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都没见着,他没有就此罢休,这第三次,他们见到诸葛亮了吗?二、细读第二到四自然段1、指名读这三个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具体经过)其中每段各写了什么?(出发之前、见面之前、见面以后)好文供参考!9/282、学习第二自然段刘备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不请出诸葛亮誓不罢休,冬去春来,他又要朝隆中出发了!可这次关羽和张飞却不同意了,他们认为?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刘备的表现是这样的?从这里看出刘备怎么样?(尊重人才,求才心切)谁能用生气的语气读刘备说的话?齐读指导读好张飞与刘备的对话3、学习第三自然段一路走来一路看,转眼,隆中到了!(1)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数数一共有几句话?哪几句写了刘备看到的景象?那几句写刘备的动作?划一划,找一找。(2)交流:a、齐读一、二句,想象所描写的画面出示: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象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说说把什么比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联系诸葛亮)b、过渡:这景正是诸葛亮刚毅高远,不同凡响的写照。刘备有没有顺利见到诸葛亮呢?我们接着看!C、指名读3—8句,说说你觉得刘备是个怎么样的人?(尊重人才,求贤诚心)你是从哪些词句里看出来的?(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地走恭恭敬敬地站、等快步走)指导读好这些句子。(3)小结过渡:经过长长的等待,终于见面了!俗话说:好文供参考!10/28“人杰地灵”,隆中这么美,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是不是一位人杰呢?学习第四节。4、学习第四自然段(1)、小组读,说说诸葛亮才干如何。(分析形势,提出策略)(2)、出示:刘备听了茅塞顿开,想拨开云雾见了青天。联系上下文说说理解。(3)、指导读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4)、过渡: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和他相处怎样呢?三、学习第五自然段1、指名朗读,谁来当当小记者来向我们介绍一下他们的近况?2、交流上述问题:(同桌同榻一起)(关系亲密)3、出示: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说说理解!四、总结到此为止,我们已经知道刘备终于成功地请出了诸葛亮,也从中领略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刘备的求贤若渴,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回去,同学们可以把我们这个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板书设计:两次拜见没见着好文供参考!11/28上路前第三次拜见见面前见面后亲密友情顾茅庐教案【第三篇】《三顾茅庐》是苏教版第七册的1篇课文。它取材于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1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的文章。不过,这种历史题材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易理解。但是,我迎难而上,选择这篇课文上了一堂公开课。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本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我课前了解情况,课中多法并用,课后拓展延伸,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课前,了解情况,充分铺垫教学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开学,我就作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发现我们这些刚升入四年级的农村孩子,读过大部头的《三国演义》的几乎没有,看过电视连续剧或者少儿版的《三国演义》的也是一小部分,只有少部分男同学搜集过大量的三国人物卡,对其中的一些人物和事件略知一二。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拉出来就上这篇课文,很可能出现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作为课堂主人的学生无法真正进入角色,无法真正体验感悟到文章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于是,我布置了一项长时间的预习作好文供参考!12/28业:建议同学们自己去阅读《三国演义》;建议同学把搜集过的三国人物卡带到学校,在课间玩耍时互相交流;同时,我也利用晨会课、中午午读时间给同学讲三国故事。虽然,孩子们只是模模糊糊、囫囵吞枣地了解了一些三国内容,不过,这样做,很好地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探究课文的欲望。这正是我所期望的。二、课中,以读为本,多法并用(一)情境导入1、上课伊始,在悠悠的古乐中,我抱着一本《三国演义》走出,并缓缓叙述:“《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书中有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2、拿出“诸葛亮、张飞、关羽、曹操、孙权、刘备”这些人物的卡,通过实物投影放大,让学生根据人物的特征猜猜他是谁,并作简单介绍。3、转入课题:“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于是历史上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悠悠古乐把学生带入了历史的情境,三国人物卡把学生的目光集中到几位重要人物的身上,教师的叙述把学生自然地领入本课的学习。)(二)初读释题好文供参考!13/28“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呢?你能通过朗读课文来解释吗?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生1:刘备三次到茅庐去。生2: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生3: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到茅庐去拜访诸葛亮。生4:桃园三结义三次拜访诸葛亮。(以往的解题,往往是直接让学生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或者让学生根据题目质疑,而这次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释题。实践证明,这一富有创意的设计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各种答案喷涌而出。课堂上的热闹已不是流于形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精神真正得以体现。)(三)赛读体会,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对话1、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都没有见着诸葛亮。课文重点写了第三次拜访的经过。第二自然段写了去之前张飞和刘备的`对话。2、张飞叫嚷起来,他是怎么叫的,老师也来读一读,请同学们评一评老师读得怎样?你愿意跟老师比一比吗?3、刘备听了很生气,他
本文标题:三顾茅庐教案【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818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