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23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汇报(通用4篇)
1/652023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汇报(通用4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2023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汇报(通用4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2021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第一篇】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新经济。包括加快发展大数据经济、智慧经济、分享经济、创意经济等新业态,抢占经济新高地。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明确支持培育分享经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智造经济、创意经济,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营造“独角兽”企业发展生态圈。两天前,成都新经济发展再迎新机遇: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新经济能帮成都找到未来经济支柱。”对于新经济在成都的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涛信心满满。总体走势成都新经济指数排名靠前2016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成都菁蓉小镇时提出,要把双创指数和新经济指数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2016年6月24日,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开幕,两个指数都在会上做了“成都发布”。根据当时的指数分析,成2/65都新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六,位于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广州之后。而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成都力争新经济指数进入全国前五名。什么是新经济指数?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新经济。对此,财新智库莫尼塔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曾给出了界定标准:首先是高人力资本投入、高科技投入、轻资产;其次有可持续的较快增长;最后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去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在中国崛起,成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力量,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正悄然出现。不少地区正在结合当地原有的优势产业基础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发展蹄疾步稳。在这片“新天地”下,成都的新经济正不断壮大。根据NEI指数(中国新经济指数),成都在经济总量、资本吸引的指标上,在全国相对靠前,具有优势。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成都市新经济总量指数在全国稳定在8—10名之间,在新经济比例指数的三大一级指标中,成都的资本投入指标在全国排名第10,一些指标比如风险投资指数在全国甚至与北上深杭并列第一集团。成都优势产业基础深厚人才储备丰富在推动新经济发展方面,互联网、高新科技、信息产业、生物材料等一直是成都产业发展的重点,也积累了深厚的基础。成都是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端装备3/65产业制造基地,还是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而航空发动机、“北斗卫星”终端、飞机制造以及轨道车辆等业务也独具优势。与此同时,成都的分享经济、数字经济、开放经济、绿色产业、体验经济、创意经济和智慧经济等新兴经济形式也在不断成长,在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增长、重塑消费模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带动。正如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康所说:“领军型的科技人才给行业带来的变化将是颠覆性的。”而成都丰富的人才资源储备无疑为成都发展新经济增添了底气。科研人员与大学生众多。拥有56所高等院校,国家级重点学科超过60个,7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在生命医学、大数据、5G、机器人、增材制造等领域人才储备丰富。与此同时,高级研发、管理运营人才储备丰富。成都有278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众多知名企业在成都设立研发中心,培养了大量研发、管理、运营人才。此外,成都还拥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生物产业、智能制造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2021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期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全力应对风险挑战,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4/65确定的目标任务。过去五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不断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8年在西部地区率先突破“双千亿”。“十三五”经济总量较“十二五”末跨越4个百亿台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7年位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十二五”末的倍。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2亿元。过去五年,我们重构产业格局,经济发展质效并举。全域覆盖设置春熙路时尚活力区、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锦江新兴传媒功能区。服务业增加值是“十二五”末的倍;首店数量全市第一,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过去五年,我们致力城市更新,城市品质明显改善。编制锦江区分区详细规划、总体及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完成金融城三期等区域拆迁腾地9076亩,改造老旧院落328个。天府锦城“四街两坊两景”初见成效,建成三级绿道177公里,新增开敞空间80余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在中西部城市中心城区率先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白鹭湾湿地成为全市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过去五年,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区域活力持续增强。顺利完成机构改革、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仅跑一次”改革入选“中国改革十大年度案例”。利用外资实际到位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亿元。聚集外国5/65驻蓉领事机构10家、占全市%,世界500强企业137家、占全市%。锦欣生殖成功在香港上市并成为香港资本市场医疗板块市值最大的企业。驹马物流成长为独角兽企业。过去五年,我们繁荣社会事业,民生福祉全面增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二五”末增加15811元。建成公服设施项目123个,在全国率先创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实验示范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创新社会救助“1133”工作机制,获评“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十佳案例”。过去五年,我们深耕城市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建成全省首个区域经济大数据平台,以社会治安“云防”系统、智慧治理中心、数字化城管中心等平台为载体的“大联动•微治理”体系完成构建。商圈治理获评“中国十佳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农转居”社区治理案例获评“2020年度中国十大民生决策”。实现破案、打击“两提升”,警情、发案“双下降”,获评第四批“全国法治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春熙路派出所荣获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称号。刚刚过去的2020年,极不平凡,极为难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建立靠前指挥、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20次、指挥部会议70次研判调度,机关干部下沉社区防控一线,运用“大数据+网格化”6/65精准摸排,累计报告治愈本土确诊病例11例。“五全五化”做法获评“全国城乡社区疫情防控优秀案例”。及时出台稳定经济运行“25条”、实施细则“31条”,扎实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400余个,建成全省首个“云学习”平台并获教育部推广向全国免费开放,加快恢复城市“烟火气”相关做法获央视专题报道。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动态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哨点诊室,大力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在全市率先出台进口冷链、商圈主要经营场所疫情防控工作规范。严格全流程闭环管理,服务入境航班56个、7369人,拦截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7例、无症状感染者16例;仅用3天科学处置11月15日锦江宾馆境外输入疫情,相关做法成为全市范例;仅用12小时快速妥善处置青海籍入境人员病亡善后工作,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迅速完成12月7日郫都区本土疫情确诊病例关联我区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集中医学观察等处置工作。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十项基础工作“大体检”,商圈疫情防控和商气人气恢复举措得到市委主要领导高度评价并全市推广。我们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五大行动计划”和“六个实施方案”,较好完成“继续保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不低于五城区平均水平”目标。总体经济运行可用一个“稳”字概括,在“稳”的基础上,又体现出“进、新、为”三个特点。一是稳中有进。出台稳增长促发展实施方案,先后召开经7/65济工作、企业服务、项目攻坚等推进会5次,集中发布企业服务系列政策,经济运行呈现快速恢复、稳步提升的良好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由一季度的-%,收窄为二季度的-%,在三季度由负转正增长%,全年完成亿元,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由一季度的-%,收窄为二季度的-%,在三季度由负转正增长%,全年完成1014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由一季度的-%,逐步收窄为二季度的-%、三季度的-%,全年完成亿元。二是稳中有新。坚持“以亩产论英雄”,积极推动区域闲置工业用地转型升级和低效商业楼宇提质增效,全力探索破解“中心城区产业空心化”新路径。都市工业破题发展,签约都市工业和数字新基建重点项目10个、152亿元,软件产业营收突破百亿大关,全年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完成全年目标152%,进度排名全市第一;锦江工业园被评为“全省优秀开发区”。楼宇经济提质增效,聚焦“入驻率、入区率、入库率、纳税率”,建立楼宇企业四级服务体系,培育新增上规入库企业167家、“四板”挂牌企业8家,打造税收亿元楼宇22栋,楼宇经济税收贡献达45%,获评“中国楼宇经济领军发展城区”。新经济快速增长,建成全国首个会展新经济产业园,新增新经济企业万家,预计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亿元,新经济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超30亿元。三是稳中有为。面对土地资源瓶颈制约、储备项目严重不足的现实困难,健全重点项目“1+3+N”联动协同推进机制,8/65实施“红白牌”通报制度,努力推动进度滞后指标扩大增幅、缩小差距。固定资产投资由一季度完成全年目标进度的%,逐步上升到二季度的%、三季度的%,全年完成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一季度的-%,逐步收窄为二季度的-%、三季度的-%,全年完成亿元。在全年政策性减税降费亿元的情况下,实现地方税收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土地上市全年实现12宗、702亩,尤其是最后一季度倾尽全力强劲“翘尾”,上市土地5宗、390亩,切实保证了财政收入,有效降低了政府负债率,更重要的是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大力实施产业升级行动,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产业载体提速建设。春熙路时尚活力区新引进跟谁学•高途课堂西部总部等重大产业化项目21个,兴锦•新同缘等2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盈嘉大厦等3个项目建成投用,新增产业空间20万平方米,获评“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先进单位”。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新引进中海外国融西部区域总部等重大产业化项目7个,58新经济产业园、艺尚锦江实现封顶,时光绘建成投用,新增产业空间万平方米。锦江新兴传媒功能区新引进德胜等重大产业化项目7个,绿地468蜀峰等7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锦江文创中心二期等6个项目建成投用,新增产业空间64万平方米。协同推进成都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建设,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基本确立。产业能级不断提升。聚集商业银行97家、小额贷款公司9/6512家,新落地唯品富邦等重点金融企业7家。打造枫树园等文创产业园区4个,引进聚橙文化等重点文创企业108家。制定都市医养产业发展方案,引进四川颐和等医疗健康企业45家,华西医院锦江院区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五园多点”的都市医养产业发展格局加速形成。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立“区级领导+行业部门+属地街道”联动服务专班工作机制,全覆盖走访驻区世界500强企业,各级分层次走访重点企业700余家。在上海等地举办“共享新机遇”系列专题推介活动5场、区内推介活动30场,签约合作协议63项,总投资达332亿元。成功包装策划天府茂业城、四圣祠“大城之窗”、白鹭湾新经济小镇三大百亿级项目,落地友邦保险等高能级项目193个。加快建设乐天广场等46个重点项目,四川出版传媒中心等4个重大产业化项目竣工投产,预计重点项目投资可完成全年目标的120%。二是大力实施消费引领行动,协调发展支撑持续巩固。核心商圈功能迭代。做强春熙路商圈极核优势,推出12条特色文旅线路和90个
本文标题:2023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汇报(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841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