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23年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汇报汇集
2023年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汇报汇集2023年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汇报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指明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所在,凸显了坚持自信自立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的重要意义。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自信自立,源自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来自我们党100多年奋斗历程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得到鲜明彰显。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正是始终坚持自信自立,党领导人民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进入新时代,坚持自信自立已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风貌。坚定道路自信,我们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理论自信,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定制度自信,我们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于一个政党和国家来说,只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将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10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自立自强、不懈探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中国人民的历史自信更加坚定,历史主动进一步增强。我们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同时也要看到,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只有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新的贡献,在新征程上谱写新的时代华章、创造新的历史伟业。2023年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汇报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既是回望来路的深刻总结,又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对全党提出的重要要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锤炼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和顽强品质,是我们党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的重要密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发扬斗争精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毫不退缩,向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革命年代,党团结带领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开展坚决斗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矢志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面貌,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以斗争解难题、求发展、促团结,在斗争中站稳脚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扭住社会主要矛盾不懈奋斗,大踏步赶上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历史性成就靠团结奋斗铸就,事业发展新天地靠顽强斗争打开。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科学判断,带领人民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组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攻克一个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面对个别国家的极限施压,保持定力,敢于亮剑,坚定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回首过去十年,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是在斗争中实现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是在斗争中取得的。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新时代的伟大成就饱含着党和人民攻坚克难的果敢、创新创造的智慧,体现了百年大党永不褪色的革命性和战斗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社会在矛盾运动中前进,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对我们的斗争精神、斗争意志、斗争本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风险挑战、矛盾问题去的。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啃下重点领域改革的硬骨头,治理生态环境等等,都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决不能碰到一点挫折就畏缩不前,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而要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拿出“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斗争意志,与一切风险挑战进行斗争,在斗争中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敢于斗争是立场和原则,善于斗争是方法和策略,要把增强斗争勇气和提高斗争本领统一起来。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斗争策略,提升见微知著的能力,把握好斗争这门艺术的门道。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党员干部要主动到各种斗争中经受磨砺,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多捧“烫手的山芋”,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就能练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真本领。2023年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汇报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2020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浙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一路深入调研,进行着深邃的战略思考,酝酿着新形势下引领发展的新思路。回京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聆听时代声音,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历久弥新、创新发展的奥妙所在。革命年代,面对党内一些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同志坚持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著作,带领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经验和时代要求出发,作出许多新的重要论断,如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回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在“实践—认识—实践”的持续深化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比如,提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等等,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2023年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汇报4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习近平总书记对老乡们说,我在陕北生活了7年,当年看到老乡们生活很艰苦,心里就想着怎么样让大家生活好起来。这次来延安,看到一派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坚持”,既是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坚持人民至上是“六个坚持”中的第一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共产党宣言》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
本文标题:2023年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汇报汇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876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