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2023年西师版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篇】
1/202023年西师版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2023年西师版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西师版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一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增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2/20相应的活动方案。二、数学思考方面。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三、解决问题方面。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四、情感与态度方面。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3/20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3、认识比和百分数增强数感。4、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教改措施: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2、教学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3、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4、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5、课余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努力使数学知识的学4/20习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得。西师版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二篇】本学年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有少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基础较差。表现在,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脱节。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第一单元“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5/20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二)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四)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五)第五单元“统计”。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6/20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六)第六单元“观察物体”。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1、面向全体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2、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缺陷针对现状,有选择性的进行个别或小组进行知识辅导。3、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在校的动向。西师版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三篇】一、单元教学内容: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二、单元的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7/20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四、课时安排:位置(共2课时)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新授课)--------1课时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练习课)--------1课时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利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倒数的认识。这些内容都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利用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以及百分数知识的重要基础。二、单元学习目标1、建立分数乘法的原型,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3、会利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三、教学策略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8/202、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难点: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实际问题。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五、教学建议1、注意相关的已有知识的复习。2、加强分数乘法的意义的教学。3、借助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六、本单元内容可以用12课时进行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一、本单元教材分析分数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和前面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直接的联系。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解方程的技能有关。而比的初步知识,则要用到分数和除法的.一些基础知识。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比和比的应用。9/20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单元学习分数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解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安排从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除法应用题和比的初步知识,为下一步学习的作铺垫。三、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2、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十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3、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够正确的化简比和求比值,直到比喻分数、除法的关系,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比的意义,能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教学措施:1、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2、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除10/20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4、鼓励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有:认识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教材先安排了圆的认识,还联系以前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说明圆是轴对称图形,且有无数条对称轴。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逐步导出和掌握计算公式。教材还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11/20积。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四、教学时间:8课时西师版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四篇】1.基本情景:本班共计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2.“双基”掌握情景: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必须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必须的学习数学的本事。3.学生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进取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
本文标题:2023年西师版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92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