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4 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第四章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第一节资本及其价值增殖一、资本的含义1、运动的形式不同①一般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2、运动的内容不同3、运动的目的和动机不同4、运动的限度不同a、两种货币的不同运动形式:一般货币:W1——G——W2即:商品1——货币——商品2作为资本的货币:G——W——G即:货币——商品——货币在两个运动形式中:顺序、起点与终点、过程的媒介存在着区别。b、两种货币的不同运动内容:W1—G—W2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货币仅仅是交换的媒介。G—W—G价值从货币形态出发,以商品为媒介再向货币形态的回归,货币是运动的起点和归宿。c、两种货币运动的不同目的或动机W1—G—W2商品生产者获取使用价值。G—W—G货币所有者获得价值的增值。d、作为资本的货币运动是无限的资本运动的终点与起点在性质上没有区别,因此每次运动都是一次新的运动的起点,都可以开始一次新的运动。这样资本的运动就变为:G—W—G’—W—G’’—W—G’’’……二、资本的概念和形态构成1、资本的无限运动反映出:货币、商品只不过是资本在增殖自身的运动中交替采取的不同外观。资本既不是货币也不是商品,而是在运动中通过不断变换形态来实现增殖的价值。①货币资本形态: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是资本的最初始形态。②实物资本形态:也称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分为两大类:①生产资本类是指以机器、原料、厂房等生产要素表现的资本;②商品资本类是指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产品)形态表现的资本。③无形资产形态: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经济资源,如专利权、版权、商标权等。特点:非实物性;一次生产多次转让;以获利能力作为估价的主要依据。④虚拟资本形态: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能定期带来收入的资本。●人力资本概念:体现在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构成的特殊形态的非物质资本质:教育与培训量:劳动力人数特点: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具有转让和继承的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来配置2、资本的基本特点(1)资本的增殖性:资本区别于货币的根本特征。(2)资本的运动性:资本的增殖性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实现。(如静止下来增殖性可以实现吗?)(3)资本的返还性:资本的增殖、运动性是以一定的垫支为起点的,只有先返还才进一步谈得上增殖。(4)资本的风险性:资本是收益性与风险性并存。3、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①资本总公式:G—W—G’它反映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通过某种商品为媒介实现自身的增殖。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初步概念:当货币以G—W—G+ΔG的形式运动,从而带来增殖额ΔG时,这个货币就不再是一般的货币,它已经转化成资本,尽管在表面上看它与一般货币没有区别。作为资本的货币在运动中带来的增殖余额ΔG,我们称之为剩余价值。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G—W—G+ΔG或:G—W—G商业资本:G—W—G’产业资本:G—W……P……W’—G’借贷资本:G——G’所谓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是资本的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价值增殖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只能发生在G—W上;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W的价值上,只能发生在W的使用价值上。)货币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一种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于它能够创造价值,并且在它的使用中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将这一更大的价值加以出售实现,就使最初投入的货币变为更多的货币,实现了价值增殖。这种商品就是劳动力。五、劳动力转化为商品,雇佣劳动关系1、劳动力与劳动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体力和脑力总和。现实的劳动力还包括着在现有社会生产力条件下从事劳动所需要的必要技能。劳动: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永恒条件。2、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条件:第一、劳动者必须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手段,也没有其它的生活资料来源,只能为他人劳动以获取生活来源。3、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规定性维护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自己及其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生活资料不是仅指由生理需要所要求的生活资料社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在决定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内容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它可以劳动,在商品经济中,劳动是可以创造价值的。在劳动中,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变成产品,从而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一定时间的抽象劳动可以创造出新价值。而且,劳动力商品创造的价值可以大于自身的价值。5、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以等价交换方式购买了劳动力,在生产中使用劳动力就可以得到比投入的价值更多的价值。六、资本价值增殖和利润1.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1)必要劳动;一般含义——劳动者全部劳动中用来满足劳动者本人及家庭生活需要所耗的劳动;特殊含义——在阶级对抗的社会中为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耗费的劳动。剩余劳动;一般含义——劳动者全部劳动中除掉用来满足劳动者本人及家庭生活需要所耗的劳动以外的部分;或劳动者全部劳动中扣除必要劳动以外的部分特殊含义——在阶级对抗的社会中劳动者的全部劳动者中超出必要劳动以上被剥削者无偿占有的部分。(必要劳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剩余劳动则是人类发展的物质条件)(2)剩余劳动的意义①剩余劳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②剩余劳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③剩余劳动表现为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在私有制的社会为剥削阶级所占有。2.剩余价值和利润剩余价值: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利润:商品价值扣除生产成本后的余额剩余价值与利润都是价值的增殖额。当把这个增殖额看作是活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时,为剩余价值;当把这个增殖额看作是大于预付资本的增殖额时,则是利润。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必要劳动价值×𝟏𝟎𝟎%利润率=利润额预付资本×𝟏𝟎𝟎%第二节资本积累和资本经营一、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1、生产与再生产:生产过程的不断更新和重复进行就是再生产过程。2、再生产的规模——简单再生产和①简单再生产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如果一个社会或一个厂商将剩余产品全部消费掉,只补偿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样的再生产就是简单再生产。②扩大再生产:如果社会或厂商将一部分或全部剩余产品用来追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劳动力),那么,生产就可以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区别:是否将剩余产品用作追加生产中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类不能停止消费,因而也就不能停止生产。为了不断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生产活动就必须不断重复和更新地进行。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从来都是再生产过程。(3)扩大再生产的类型: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依靠投入的增加来推动产出增加的再生产。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依据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来推动产出增加的再生产(包括科技进步,管理水平提高等)。现实生活中,两种扩大再生产是很难截然分开的。3、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的积累。影响资本积累量的主要因素有:①剩余价值率或利润率②预付资本的大小③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④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⑤积累率二、单个资本扩大的两种途径——资本的积聚与集中资本积聚:单个资本通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使自身规模扩大。1)资本积聚的规模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就资本积聚而言,没有社会财富的增长,就没有单个资本规模的扩大。2)资本积聚的规模受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资本越分散,单个资本规模就越小。资本积聚受到的限制,是资本规模对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在单个资本靠自我积累方式扩大规模的情况下,单个资本规模的扩大,不能适应社会化生产力对生产规模的要求。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创造使自己实现的社会形式——资本集中就是解决生产力发展与单个资本积累速度之间矛盾的社会形式。资本集中:若干个已经存在的资本合并为一个较大的资本。资本集中的两种方式:兼并与联合。加速资本集中的两个杠杆:竞争与信用。资本集中通过合并社会上已经存在的资本,使更大规模的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因而,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重要杠杆(1)竞争是集中的重要杠杆-----因为优胜劣汰,大鱼吃小鱼。(2)信用是集中的重要杠杆-----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包括商品买卖时的延期支付与货币贷款。通过这些贷款融资,有效地促进集中。信用关系的发展,使企业得以通过融资渠道实现个别资本的增大。企业融资的方式有:从融资的渠道分: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从资金的产权关系分:权益融资与负债融资。这几类融资方式是并列?还是交错的?3、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资本积聚在扩大单个资本规模的同时,也扩大了社会总资本的数量;但资本集中只是原有资本的合并,并不增加社会总资本的数量。(2)资本积聚受种种因素限制,但资本集中的并不受这些因素限制。(3)资本积聚方式下单个资本规模扩大速度慢,而集中则快得多。联系:资本积聚引起的资本规模扩大,使之可以通过竞争兼并其它资本;资本集中引起的资本规模扩大,又可以使资本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提高积累的能力。三、资本经营1、资本经营的含义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主体——所有者对象——资本的价值形态2、与一般生产经营的区别(1)内容与对象的差异(2)经营方式的差异(3)经营市场的差异(4)经营的风险和收益的差异3、资本经营的主要方式(1)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购并、托管、租赁等。(2)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3)对资产存量或积累的资产增量进行调整。(4)无形资产经营。第三节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一、资本的循环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与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投在生产部门,通过生产活动进行增殖的资本。本质特征: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部门运用的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产业资本是唯一这样一种资本存在方式,在这种存在方式中,资本的职能不仅是占有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而且同时是创造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66页运动形式:AG——W……P……W’——G’Pm可见,产业资本的运动是一种循环运动。即从一种职能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回到原来的起始形式。产业资本只有在不断的循环运动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增殖。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不同的形式,完成三种职能,回到原来出发点,使其价值实现增殖的运动。三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三种职能:货币资本职能、生产资本职能、商品资本职能。三种形态:货币资本形态、生产资本形态、商品资本形态。(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a)购买阶段:运动形式:AG——W……P……W’——G’Pm职能形式:货币资本在这个阶段上,资本以货币形态出现,执行购买手段的职能,所以是货币资本。这里的货币所购买的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且,两者的数量比例要适应生产剩余价值的需要。使预付货币具有了价值增殖的能力。这里成为购买活动行为基础的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其中物的因素集中在一方,劳动力则与物的因素相分离,处在另一方”。购买活动的实质: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因而这里的货币已经不是一般的货币,而是货币资本。这一阶段是货币资本向生产资本的转化过程。(b)生产阶段:运动形式:AG——W……P……W’——G’Pm职能形式:生产资本在这一阶段上,工人与生产资料是作为生产资本结合起来进入生产过程的。活动的实质:生产剩余价值。这是资本循环中最重要的阶段,是生产资本向商品资本的转化过程。(c)售卖阶段:运动形式:AG——W……P……W’——G’Pm职能形式:W’即商品资本单纯从形式上看,这里的商品与一般商品没有区别,但由于它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其中包含着剩余价值,所以,它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商品资本。售卖活动的实质:通过出售商品,收回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并实现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一阶段是
本文标题:第4 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9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