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角度考察个别产业资本的流通过程,揭示资本运动的特点、本质和规律;从社会总资本角度考察再生产和流通,阐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基本比例关系及其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指导意义。教学要点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教学时数5课时第一节资本循环一、产业资本循环的阶段与职能形式(一)产业资本的含义、性质、投资部门:1.产业资本是指投资在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2.产业资本是唯一能够真正实现价值增值的资本。3.物质生产部门指的是:工业、农业、物资运输业和建筑业。(二)产业资本的循环阶段与职能形式:1.第一阶段: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要素(1)公式形式:G—W—A/Pm,A为剩余价值唯一源泉;Pm为生产剩余价值的物质条件。(2)货币成为货币资本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而货币职能转化为货币资本职能则是由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决定的。(3)性质上必须保证人力资源的所有者与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的非同一性(分离);数量上必须确保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的合理性。(4)经过购买阶段,货币资本在数量上没有增长,但在形态上将转化为生产资本形态,即进入产业资本的第二个循环阶段。2.第二阶段—生产阶段—生产价值与价值增值阶段(1)生产资本公式: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运动的全部过程中具有实质性和决定意义的阶段。理由:创造了剩余价值。(2)生产资本职能:第一、生产资本的职能是创造出资本的全部价值,包括剩余价值。第二、生产资本内部结构的作用:劳动力提供活劳动并创造出比它自身更大的价值,劳动力作为资本家的资本形式就是可变资本;生产资料是活劳动的吸收器或物质承担者,是生产剩余价值的物质条件。它只转移自身的原有价值。(3)生产资本的转化。当生产资本创造出含有剩余劳动的商品后,生产资本就转化为商品资本。3.第三阶段—销售阶段—价值和剩余价值实现阶段(1)商品资本公式:W'-G'商品资本—增值的货币资本。(2)商品资本的销售与一般商品流通之销售阶段的比较:①共性:商品变成了货币,由实物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②差异:商品资本的销售包含着预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3)商品资本销售能否成功关系到产业资本能否正常循环—惊险跳跃。(4)商品资本的职能:售出商品收回预付资本的价值并实现剩余价值。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一)资本循环运动的原因: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1.产业资本的循环公式:G—W…P…W'—G'·G—W…P…W'—G'·G—W…P…W'—G'。2.资本各循环阶段的特征和实现循环的条件(1)资本循环阶段的特征:每个阶段的资本循环都具有片面性。①货币资本循环的特征:第一、起点和终点都为货币资本,最清楚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获得剩余价值,反映资本运动的本质特征;第二货币资本循环的两端都处于流通过程,生产过程表现为流通过程的中介。货币资本突出的是流通阶段。②生产资本循环的特征:第一、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资本,生产过程提到了首位,资本流通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的中介。第二、生产资本的一次循环本身就清楚表明生产是反复进行的再生产过程,增值了的货币资本作为预付资本进入流通领域购买生产资料,再次进入生产过程。③商品资本循环的特征:第一、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时都是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是生产过程的结果,商品资本的循环不仅包含着资本价值的循环,而且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循环。第二、商品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流通阶段,目的是通过出售商品收回预付资本,实现剩余价值。(2)资本实现循环的条件:①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必须同时并存并发挥作用。否则任何一种职能的资本的缺席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职能空缺。所谓空间上的并存性。②三个阶段在时间上必须依次序在同一空间下展开。在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停留或中断,否则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必定发生经济危机。所谓时间上的继起性。第二节资本周转一、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一)资本周转的涵义1.资本周转是指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2.资本周转的速度的衡量:周转时间和速度。(二)资本周转时间及结构1.资本周转是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再次以同样的形式回到资本家的手中的时间。2.资本周转时间结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1)生产时间:资本在生产领域中的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生产时间又可以分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①劳动时间就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时间,生产时间首先取决于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性质越复杂,劳动时间越长;其次,取决于生产技术水平、工艺组织管理水平,这些因素水平越高,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短。②非劳动时间是指生产资料进入生产领域,但没有和劳动力结合的时间。它包括生产资料储备的时间、生产过程中断的时间、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③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对于剩余价值创造所产生的影响----关系(2)流通时间:①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两部分。②购买时间是资本由货币形式转化为生产要素的时间;出售时间则是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③流通时间中对资本周转影响最大的是出售时间。因为现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销售商品比购买商品更加困难,而且有商品到货币的转化是否成功,是价值和剩余价值能否实现的关键。④影响流通时间的主要因素:商品供求状况、企业的地理位置及交通运输和信息条件等。周转时间越短,说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则说明越慢。(三)周转次数1.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1)资本周转次数的公式n=U/uU为一年12月;u为一定量的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2)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2.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就越能给资本家节约资本,减少资本的追加,并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四)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关系:(1)区别:分析的着眼点不同。资本循环关键在于分析产业资本运动的阶段、职能、资本运动的条件;资本周转着重研究资本循环的周期、速度、影响。(2)联系:资本周转是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资本循环是资本周转的基础。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一)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资本周转时间、周转次数、生产资本的构成。2.生产资本的构成:(1)生产资本的结构是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2)划分依据:根据资本在其价值转移和周转方式方面的不同,将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涵义(1)固定资本是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第一、从物质形式上看,固定资本全部参加生产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分多次发挥作用直至报废。第二、从价值形式上看,固定资本的价值按照它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程度逐步、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新产品的出售有一部分一部分地回收,直到它的物质形式报废,价值才转移回收完毕。②流动资本是指生产资本中,全部一次性投入并一次性转移的那部分资本。具体是指用来购买原料、燃料和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第一、作为物的形式的劳动对象(原料)的物质要素经过一个生产过程全部被消费,每一个生产过程都需要不断更新。流动资本的价值实现是通过它自身物质形式的一次性消费更新而一次性回收的,所以具有流动的特点。第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工资)虽然它不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是工资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重新创造出来,并以此全部加入新产品价值中,随着产品销售全部回到资本家的手中,它的价值周转方式和流动资本中用于劳动对象的部分相同。(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别:第一、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是一次预付,分批收回;预付资本是一次预付,一次收回。第二、周转速度不同:固定资本周转一次(长),而流动资本周转多次(短)。第三、实物更新方式不同:固定资本一次购买,长期使用,报废时才进行更新;流动资本是不断购买,不断地以实物形式更新。(二)生产资本的两种划分根据、意义、内容:1.划分的根据不同。第一、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是根据资本在创造剩余价值过程中作用的不同进行划分的。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资本的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进行划分的。2.划分的意义不同。第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揭示了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资本两种划分方法的关系表3.划分的内容不同。第一、不变资本包括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是全部用于劳动力的资本。第二、固定资本只包括不变资本中用于全部劳动资料的资本;流动资本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三)固定资本的损耗和更新1.固定资本的损耗: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1)有形损耗:就是物质损耗。是指机器、厂房、建筑物等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的损耗。损耗发生在生产过程中,是由固定资本的使用及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的,看得见、摸得着,所以称作有形损耗。(2)无形损耗:就是精神损耗。它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限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上的贬值。无形损耗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同样的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制造该机器设备或者该固定资本的行业平均成本降低),因而使原有的固定资本的价值相应降低;而是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更高效率的机器设备,因而使原有的固定资本贬值。2.固定资本更新(解决损耗)的方法:(1)千方百计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因为固定资本的使用年限总是小于由其物质结构和有形损耗所决定的物质上的自然寿命。所以必须提高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2)固定资本的更新:①含义:固定资本发生损耗需要进行价值的补偿和物质替换,固定资本在物质形式上的替换就是固定资本的更新。或者称作折旧,也即价值的补偿和物质的替换。②固定资本的折旧:固定资本按照平均损耗程度将每年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从销售商品的收入中提取并积累起来,以用于更新固定资本的做法。③折旧费:或者折旧基金,就是用于补偿固定资本价值的货币。通常以年为单位提取折旧费。④折旧费和折旧率的计算:固定资本的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折旧率=﹙折旧费/固定资本的原始价值﹚×100%。(3)固定资本的更新的特点:①固定资本更新的特点:固定资本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它们在实物上的替换是不同的。有的需要一次性更新;有的需要一部分一部分地更新,即就是对固定资本的某些损坏的部分进行大修理。②固定资本各部分价值补偿的渠道不同:第一、大修理增加了固定资本的原始价值,所以大修理所耗费的价值(包括修理时所用的生产资料价值和修理时所耗费的劳动力的价值)由折旧费来补偿。第二、在固定资本的小修理和日常为上所化的费用,不是由固定资本折旧费来补偿,而是作为流动资本的耗费由产品价值来补偿,即通过销售市场的消费者的购买来实现,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案例分析】沈阳拖拉机厂引进日本半自动化精密机床不到三年时间,德国、日本、美国开始大规模采用数控机床,拖拉机厂深感对信息了解不充分,3000万元的设备大大地贬值了,而且加工的速度质量无法与国际产品竞争,新的数控机床的售价仅仅是半自动机床的一半。【案例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在固定资本的更新折旧问题上腐败非常严重。司机可以通过汽车的大修理和日常的养护就可以在5至10年的时间内重新赚足一辆私家车的钱,折旧费流入私人腰包。企业和各种事业机构甚至国家机关的运行成本非常高,但在对待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态度则截然不同。他们是何等的吝啬和何等的慷慨。以**厂、**学校、**机关为例。(一)预付资本的总周转1.预付资本的总周转的涵义:实际上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资本周转。具体说是指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部分在一年内的平均周转。2.预付资本总周转的计算公式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年周转总额/预付资本价值总额各项生产资本的年周转总值=该项预付资本价值×七年周转次数。(二)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加快资本周转速
本文标题: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1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