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LOGO第7章固定资产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固定资产的概念、特点、分类;掌握固定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掌握影响折旧的主要因素、折旧方法的具体运用和计算、计提折旧范围的确定和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熟悉租入固定资产的分类、区别及其会计处理;掌握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掌握固定资产清查的会计处理;了解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条件及会计处理。7.1固定资产概述7.1.1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特征1、固定资产的定义定义:固定资产一般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2.固定资产的特征从固定资产的定义看,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②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③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7.1.2固定资产的分类1、按其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固定资产;(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的各项固定资产2、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并结合使用情况,一般可以分为七大类:未使用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土地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Text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Text租出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3、固定资产按使用情况分为三大类不需用固定资产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Diagram租入固定资产自有固定资产4、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分类7.2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7.2.1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7.2.2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一)固定资产的成本构成——历史成本计价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确定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入账价值)。即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合理的、必要的支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取得固定资产的途径不同,其成本的具体构成内容及确定方法也不尽相同。1、外购固定资产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相关费用。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3、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其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4、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不要求掌握)其成本应按租赁期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成本。5、其他途径取得固定资产(不要求掌握)企业其他途径取得固定资产,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合并等取得,其取得成本的确定将在其他有关章节及其他相关课程中介绍,本节略去。(二)账户设置1、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贷(-)⑴外购:①不需安装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②需要安装:贷:在建工程⑵自建、改建、扩建:贷:在建工程⑶接受投资:贷:实收资本⑷抵债取得:贷:应收账款⑸盘盈: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⑴出售、报废、毁损⑵对外捐赠⑶抵偿债务:借:应收账款⑷对外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⑸盘亏: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余额: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清理2、工程物资借(+)工程物资贷(-)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贷:银行存款等领用工程物资时借:在建工程余额:剩余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3、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贷(-)①领用工程物资时贷:工程物资②领用企业生产用原材料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增(进转)③支付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④支付其他费用贷:银行存款等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借:固定资产余额:在建工程的实际成本(三)固定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1、购置的固定资产购入的固定资产,分为不需要安装或需要安装两种情形。(1)对于不需要安装即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根据购买价款、相关税费等确定的成本,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应付票据例1:三元公司2010年4月1日从国内购进一台需安装的设备供生产部门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支付运输费用4万元,并取得合法发票(运费按7%计算进项税额抵扣),设备安装费1万元。以上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当月安装完毕交付生产车间使用。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7+4×7%=17.28万元。会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1047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2800贷:银行存款1220000(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必须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在以购入不需要安装固定资产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安装调试等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安装成本,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在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应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自“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可分为自营建造和出包建造两种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所建工程都应按照实际发生的支出确定其工程成本并单独核算。(1)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企业自行组织工程物资的采购、自行组织施工人员施工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企业自营工程主要通过“工程物资”和“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①购入工程物资时,借:工程物资贷:银行存款等②领用工程物资时,借:在建工程贷:工程物资③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原材料时,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增(进项税额转出)④发生其他费用、支付相关人员工资时,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2)出包工程企业通过招标等方式将工程项目发包给建造承包商,由建造承包商组织施工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企业采用出包方式进行自制、自建固定资产工程,其工程成本的具体核算由承包单位进行。在这种方式下,“在建工程”科目实际成为出包企业与承包单位的结算科目。主要业务包括(1)向承包单位预付工程款;(2)根据工程完工进度结算工程款;(3)全部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后,按工程实际发生的全部合理支出确定工程成本,并与承包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及补付工程款。【例4】甲企业拟建一栋厂房,采用出包方式交由某建筑公司承建。承包合同议定工程价款计1000000元,由发包单位甲企业先预付工程款的60%,其余部分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付清。而后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甲企业根据工程结算清单,列明工程实际成本为1100000元,经审核无误以银行存款补付工程价款,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通过银行转账,预付工程价款600000元:借:在建工程600000贷:银行存款600000(2)工程完工验收合格,收到承包单位账单并审核无误,补付工程价款:借:在建工程——出包工程500000贷:银行存款500000(3)结转竣工已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固定资产成本:借:固定资产1100000贷:在建工程——出包工程1100000(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企业对投资者投资转入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一方面要反映本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加,另一方面要反映投资者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借:固定资产贷:实收资本【例5】甲企业收到乙企业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某不需安装的设备一台,乙企业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600000元,已提折旧50000元,甲企业接受投资时,双方协议约定的价值为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假设与公允价值及乙企业所有者权益表决权份额相同)。甲企业编制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550000贷:实收资本——乙企业550000(4)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生产经营的临时性或季节性需要,或出于融资的考虑,对于生产经营所需的固定资产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取得。租赁按其性质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7.3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7.3.1固定资产折旧1.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即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价值,这部分价值应当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进行合理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在后续计量时,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从本质上讲,折旧也是一种费用,通过系统的分摊形成折旧费用并不直接产生现金流量,但折旧费用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当期损益。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1)固定资产原价——入账价值(2)预计净残值(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5)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2.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1)空间范围除下列情况外,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①已经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②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2)时间范围①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无需计提折旧,下月开始提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然计提折旧,下月开始不提②会计上所指的折旧年限与会计期间不一定完全相同例如:某企业于2006年12月20日购买一项固定资产,5年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若在2006年6月1日购入,则其折旧年限为2006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1)定义: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它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2)计算公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或=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3)实例【例】甲企业有一厂房,原价800000元,预计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800000-800000×4%)/20=38400(元)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38400/12=3200(元)(4)评价:计算比较简便,但没有考虑到固定资产在不同的使用年限内提供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这一事实,且固定资产在不同的使用年限内发生的修理费用也不一样。在固定资产提供效益和修理费用不均衡的情况下,各期负荷不同,但折旧费用却相同,使得计提的折旧费用与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不相符。所以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在各个会计期间使用程度比较均衡的固定资产。2、工作量法(1)定义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2)计算公式每一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完成工作量×每一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实例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15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5%,预计总工作量为14250小时,本月工作90小时。本月折旧额计算如下:每小时折旧额=[150000×(1-5%)]÷14250=10(元)本月该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额=90×10=900(元)(4)评价工作量法的优点在于将固定资产的损耗与其利用程度结合起来,实际上是平均年限法的变形。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各个会计期间使用程度不均衡的固定资产。3、双倍余额递减法(1)定义在年折旧率的计算时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2)计算公式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
本文标题:第7章固定资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2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