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 在全市乡村振兴交流会上的讲话、党史学习教育2022年末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材料2篇
在全市乡村振兴交流会上的讲话、党史学习教育2022年末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材料2篇党史学习教育2022年末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材料供借鉴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7月1日上午,我通过视频直播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倍感骄傲和自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征程,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了小康社会、老百姓摆脱了绝对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提到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饱含着习总书记对广大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的深切关怀,使我感到特别的振奋。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机遇,我要牢记职责使命,永葆入党初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牢记习总书记嘱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有警必出,闻警即动,时刻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用过人业绩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重托。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指定学习材料的感悟和收获我怀着崇高的敬意认真学习了党的历史,深情回顾了我党100年来的光辉历程,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要位置,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4本指定学习材料作为“纲”,全面深入学、融会贯通学、带着思考学,通过认真学习党中央指定读本,深刻感受到党的历史能够给我们提供的无穷智慧、丰富的营养和前行的强大力量;深刻理解和把握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悟到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求上来,始终严格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补足理想信念的“钙”,养足了共产党人的“精气神”。三、对照党史学习教育目标要求,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坚定理想信念方面。一是党性修养不够系统、不够全面。平时学习主要精力集中在党的新理论、新观念、新思路以及上级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上,对我党的历史以及100年来总结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经验学习、研究不够。二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学习不够深入,运用系统观念、系统思维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还不够精深,没有真正把蕴含党史、国史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也没有真正活学活用到谋划发展、推动工作、指导实践中去。(二)增强历史自觉方面。一是钻研历史规律不够深入。对历史思维理解把握不全面、不系统,从中汲取智慧、经验、意志和力量的主动性还不够强,面对经济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没有用好我党在历史上处理复杂问题的好经验,统筹推动工作落实落细还有差距。二是“经验主义”痕迹浓厚。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全灾种大应急”新形势下如何提升的作战训练安全工作思考不多、措施不多,缺少系统性、前瞻性思考。(三)弘扬优良传统方面。一是求实作风有所弱化。工作指导上有时脱离实际,调查研究不够细致,对实际情况缺乏深入思考,对基层落实具体工作任务,提要求多、主动帮扶少,没有很好地把握各个工作节点和关键环节,导致有的工作不能有效落实。二是主动作为不强。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时应对不够主动,在从严从细、一抓到底上做的还不够,缺少持之以恒的“钉钉子”精神,导致对有些工作抓的不实,工作成效大打折扣。(四)加强党性锤炼方面。一是抓自身建设不够扎实。虽然自己能够经常的进行自我检讨和反省,对自身存在的脾气不好、情绪急躁等缺点应该说也有一个较为客观、准确的认识。但并没有及时的纠治和改正,主要原因是改正问题的决心还不够大,没有将改正问题当作一件大事、急事来抓。二是遵规守纪意识薄弱。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时刻对照党章、准则和党规党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检查言行,审视思想和改进工作,逐渐放松对主观世界的持续改造和自我完善,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够深入,没有百分之百把行动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上来。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一是党性修养有待提升。在工作繁忙的时候,想的是尽快完成任务,以求速度忽略了质量和标准,降低了工作要求。在工作完成后,对工作的检查和反思不到位,对出错的问题只是加以改正缺乏理性深入思考,党性修养的自觉性不强。二是担当意识有待加强。虽然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努力跟紧党中央的步伐,但在具体工作和学习中存在担当意识有松懈的情况,未能深入基层调研了解作战训练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上级决策与基层实际的矛盾,没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五、下步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下一步,我将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四种意识,正确对待问题,以求创新、谋发展的政治自觉,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能力。系统性、深入性、全面性、经常性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做到学以致知、学以致用、学以正心,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歪风邪气,始终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二)增强宗旨意识,提升服务能力。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入基层末端“把脉问诊”,做到总结观念时不模棱两可,谈措施办法时不泛泛而谈,确保基层有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课题,实现训战一致,战斗力显著提升。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用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做一个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有益于社会的人。(三)强化担当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增强主动担当意识,勇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始终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为民情怀,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肩负起工作重任,做到一切为了人民。汇报完毕,恳请大家批评指正!可供参考在全市乡村振兴交流会上的讲话供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市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殷切嘱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部门巩固提升我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研究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措施办法,努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党建引擎,提供组织保障。一、坚持党建引领,建强乡村组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农村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既要当好“指挥所”、又要当好“先锋队”,必须建设好、建设强,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要切实选好带头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靠“领头人”,要大力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提升行动,注重从现任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大学生、致富带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党员等合适的人中选优秀的人,把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选优配强。同时,要加强驻村第一书记的服务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带动作用。二要切实完善机制制度。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围绕产业兴旺目标,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大力培育新型农村经济体党组织,实现乡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共推、产业共建、资源共享。完善乡村服务机制,推行乡镇干部“驻村工作法”、村干部“坐班制”,做到群众在哪里,党组织就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一起抓,加强村务公开、村务监督、村规民约等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改水改厕、美丽乡村建设、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带头作用,坚决整治“微腐败”、“村霸”、陈规陋习等问题,实现治理有效、乡风文明。三要切实提升保障力度。加大基层党建保障力度,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推动村级运转经费、报酬待遇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政策落实,加强村级服务活动场所建设,确保农村党组织服务有资源、活动有阵地。以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为主攻方向,以县为单位制定规划,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二、强化队伍建设,建强三农干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为广大党员干部大显身手、大干一场提供了广阔舞台。要坚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培养干部、发现干部、使用干部,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当好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乡村振兴的“先行者”、服务群众的“排头兵”。一要坚持力量下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并且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关系,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要选好配强县乡领导班子,注重选派干工作有真本领、对群众有真感情的干部充实到农村一线,注重从长期扎根基层、深受群众欢迎的村主干、乡镇事业干部中选拔“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领导干部,持续开展优秀的市直机关和乡镇干部双向交流挂职,让会干的有舞台、干好的有奔头。继续推行领导挂村、干部包户、一线工作法等有效做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倡导行动至上,引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促振兴。二要坚持提升素质。做“三农”工作,不光要有满腔热情,还要有过硬本领。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领头雁”培养工程,对农村党员定期开展培训,每年组织一批乡村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每年举办一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班,把乡村干部轮训一遍。要把乡村一线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练兵场”,加强引进生、选调生的实践锻炼,引导他们在“三农”工作中锻炼本领,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考验,不断提高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的勇气和本领。三要坚持一线考核。逐步建立贯通县乡村三级干部的一线跟踪考核机制,实现县级和市直领导班子蹲点调研全覆盖,坚持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机制,把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情况作为重要内容,注重从群众口碑中了解干部的作风、能力和实绩。树立重基层、重实绩、重实干的用人导向,充分运用考核评价结果,严格落实关心关爱、能上能下、容错纠错等制度机制,表扬先进、鞭策后进,鼓励干事、宽容失误,引导和激励广大乡村干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滚滚浪潮中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三、盘活人才资源,建强乡村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下力气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念好“人才经”,打好“乡情牌”,栽好“梧桐树”,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要确保让乡村人才下得去。当前全国各地都纷纷打响“人才抢夺战”,我们靠什么吸引人才?关键是要发挥好人才新政的“虹吸效应”,完善乡村人才振兴的配套扶持政策,提高乡村的人才承载力和吸引力,推动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聚集。要盘活乡土人才,实施农村本土化人才培养工程,从今年开始,计划每两年认定*名*市乡土人才,发挥好田秀才、土专家、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人才群体的“传帮带”作用,培育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三农”事业后继有人。要用好专技人才,实施优秀人才下基层工程,组织“名师”、“名医”、农技等优秀专业人才到乡村开展支教、义诊、技术培训指导等工作,加强医疗、教育等民生事业“山海协作”。要广纳在外人才,创造机会条件,加大推介力度,密切与在外乡贤、海外华侨、高校毕业生等对接联系,吸引和动员他们返乡创业、回馈桑梓,把“乡愁”变成“乡恋”。二要确保让乡村人才干得好。事业是感召力,平台是吸引力。要提升人才创业平台,完善政策措施,广泛扶持高校毕业生、农村党员、事业单位人员等到乡村创业、带动农民就业,鼓励他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广阔天地里发挥才智、施展抱负。要搭建人才交流平台,采取校地“联姻”、人才“嫁接”、对口帮扶、科技服务团、科技特派
本文标题:在全市乡村振兴交流会上的讲话、党史学习教育2022年末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材料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35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