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节资本的积累本节分为四个问题第一前提条件第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第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第四资本积累与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第一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前提条件1、从社会总产品来分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社会总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总和。它们是由社会所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生产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总产品表现为在一定时期的社会总商品资本。因此,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运动就表现为商品资本的循环。2、社会总产品(或总商品资本)的构成(1)从使用价值角度划分:社会总产品可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生产资料:人们用于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手段与劳动对象。生产生产资料的那些部门总和,称为第I部类。消费资料: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各种消费品。生产消费资料的那些部门总和,称为第Ⅱ部类。这样,整个社会生产就被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社会总产品按照最终用途的划分:生产资料第I部类产品社会总产品消费资料第II部类产品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意义:这一划分明确了各部类产品的用途,有助于说明产品应当卖给谁。(2)按照价值划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可划分为:第一、用于补偿生产所消耗生产资料的部分c;第二、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部分v;第三、剩余价值m。即,社会总产值=c+v+m社会总产品价值划分的意义:社会总产品价值中的不同部分有着特定的用途,不能随意挪作它用。因此,这一划分为说明社会总产值中不同部分的购买对象奠定了基础。通过以上两种划分,使得社会总产品的不同部分卖给谁,由谁来买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轮廓。将社会总产品按照使用价值划分为两大部类,按照价值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构成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两个理论前提。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就是在这两个理论前提下展开的。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所谓实现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和物质上如何补偿。只有被消耗掉的资本从价值上和物质上得到补偿,再生产才能进行。根据以上对社会总产品(或总商品资本)的构成分析,我们可以按照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把社会总商品资本写成以下表达式。I(c+v+m)W’=II(c+v+m)以下将用这一表达式反映总商品资本的实现方式1、生产与再生产:人类不能停止消费,因而也就不能停止生产。为了不断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生产活动就必须不断重复和更新地进行。生产过程的不断更新和重复进行就是再生产过程。第二简单再生产2、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生产活动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为使生产活动能够重新开始,生产出的产品中就必须含有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供劳动力消费的生活资料。因此在生产中必须把它们重新生产出来。所以,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再生产过程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生产关系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依据和社会形式。一个生产过程结束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须仍处于生产开始前的关系之下,这样,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才能重新按原有方式结合进入新一轮生产。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3、再生产的规模——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如果一个社会或一个厂商将剩余产品全部消费掉,只补偿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样的再生产就是简单再生产。如果社会或厂商将一部分或全部剩余产品用来追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劳动力),那么,生产就可以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这就是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区别在于:是否将剩余产品用作追加生产中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数字举例:假定有资本10000元,资本有机构成c:v为4:1,剩余价值率为100%。资本家消费8000c+2000v8000c+2000v+2000m8000c+2000v8000c+2000v+2000m为使研究简单化首先作出以下五个假定:第一、整个社会生产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因此国民收入(v+m)只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分配,即只分为v和m两项。第二、两部类生产周期均为一年,全部预付不变资本一年中都转移到产品中去。第三、商品价值不发生变动,商品按价值出售,也不存在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第四、不存在对外贸易,因而,全部社会产品都必须在国内市场上实现。第五、剩余价值率为100%。以上假定是为了将社会再生产中比例关系问题置于突出位置。1、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出发点:①假设:第Ⅰ部类不变资本为2000,可变资本为500,剩余价值为500。第Ⅱ部类不变资本为1000,可变资本为250,剩余价值为250。②模型Ⅰ2000C+500V+500M=3000,生产资料Ⅱ1000C+250V+250M=1500,消费资料③意义:根据社会总产品的划分方法我们可知: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3000+1500=4500;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模型及意义①模型:③第一部类第二部类2000C500V+500M=3000+①1000C250V+250M=1500+②②意义:第一、第Ⅰ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为了保证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生产中消耗的2000单位的不变资本必须用新的生产资料来补偿,它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在第Ⅰ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间通过交换完成。第二、第Ⅱ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第Ⅱ部类中的可变资本250V和剩余价值250M构成了消费资料,为了维持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工人和资本家在个人生活消费中所消耗掉的消费资料必须通过消费资料来补偿。补偿可以在第Ⅱ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实现,即工人和资本家购买本部类各部门各企业的生活消费品。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第Ⅰ部类中500V+500M的社会产品无法在第Ⅰ部类内部实现交换;第Ⅱ部类中的1000C的不变资本是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需要用生产资料加以补偿,因此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可以实现交换,以便相互补偿。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模型公式、意义①两大部类的生产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第一部类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和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②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Ⅰ(V+M)=ⅡC。(2)条件公式:Ⅰ(V+M)ⅡC=③Ⅱ(C+V+M)1500Ⅰ(V+M)1000Ⅱ(V+M)500+=②Ⅰ(C+V+M)3000ⅠC2000ⅡC1000+=①第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涵义: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追加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了的规模上进行。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的积累。2、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不仅要求在价值上有可供投资的剩余价值,而且要求在物质产品中除备有用于更新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可供追加投资用的生产资料。此外,还必须有用于追加劳动力所需的消费资料。这些追加因素都要来自社会剩余产品。>Ⅰ(V+M)ⅡC简化>Ⅰ(C+V+M)ⅠC+ⅡC①第Ⅰ部类向第Ⅱ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除了满足第Ⅱ部类简单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外,还必须满足两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这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第一个条件。M*是剩余价值中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M-M*是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②Ⅱ(C+V+M)Ⅱ(V+M*)>Ⅰ(V+M*)+Ⅱ(C+M-M*)Ⅰ(V+M*)>简化第Ⅱ部类向第Ⅰ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在满足第一部类简单再生产时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需要的同时,还必须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这就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得以实现的第二个条件。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1)马克思重新假设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公式模型为:Ⅰ++4000C1000M1000V=6000其中资本有机构成比例为4∶1Ⅱ++1500C750M750V=3000其中资本有机构成比例为2∶1(2)若第Ⅰ部类新的积累部分的有机构成保持不变和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的情况下扩大再生产的公式模型为:①第一部类:4000C400△C1000V100△V500M6000++=4400C1100V500M*6000++=其中Ⅰ4400C是在第Ⅰ部类内部实现交换;1100V+500M*代表第Ⅰ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价值1600,它的实物形态是制造生产资料的消费资料,必须与第Ⅱ部类进行交换,才能换回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②第二部类1500C100△C750V50△V3000600M*++=其中100△C、50△V的追加比例为2:1。750M-100△C-50△V=600M*(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模型4400C1100V+500M*6000+=①③1600C800V+600M*3000+=②假定剩余价值率100%,在下一年度中两大部类的资本家用增加了的社会资本进行生产,则下一年度两大社会部类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4400C1100V+1100M*6600+=第Ⅰ部类1600C800V+800M*3200+=第Ⅱ部类9800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所创造的总价值+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基本条件模型及涵义Ⅰ(V+△V+M*)=Ⅱ(C+△C)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第一部类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需求及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保持一定比例关系。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及追加的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2)派生模型及涵义:Ⅰ(C+V+M)Ⅰ(C+△C)Ⅱ(C+△C)=+涵义:第一部类产品实现平衡的条件,即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既要满足补偿两大部类以消耗的生产资料的需求,又要满足两大部类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Ⅱ(C+V+M)Ⅰ(V+△V+M*)Ⅱ(V+△V+M*)=+涵义:第二部类产品实现平衡的条件。即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又要满足两大部类追加的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3)总结: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得以实现的三个条件或者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大部类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比例:①实现条件:②第Ⅰ部类平衡条件:③第Ⅱ部类平衡条件:Ⅰ(C+V+M)Ⅰ(C+△C)Ⅱ(C+△C)=+Ⅱ(C+V+M)Ⅰ(V+△V+M*)Ⅱ(V+△V+M*)=+Ⅰ(V+△V+M*)=Ⅱ(C+△C)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作为资本来占有工人更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的手段,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使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手段扩大。资本积累不仅是资本数量的增多,它必然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用范围的扩大和作用程度的深化。第四资本积累与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一、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资本从货币形态转化为生产要素状态后,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构成。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构成在物质上和价值上都会发生变化,进而对工人阶级命运产生影响。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经济学涵义:资本有机构构成提高反映着生产中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同样时间内加工的劳动对象增加,使生产资本中c的比例提高,从而c:v比例提高;(2)生产中使用技术更先进从而价格更昂贵的机器,也会使生产资本中c的比例提高。2、资本规模变动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关系:资本积累使资本规模扩大,而资本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往往是建立在资本规模扩大基础上的。因此,资本积累会引起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二、资本积累与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这一影响是由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造成的。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的积累会造成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使一部分工人成为相对过剩人口。这种情况表现为工人失业。失业现象是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
本文标题:资本的积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3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