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与经济性评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与经济性评估姓名:聂杰良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电气工程指导教师:董雷;孙镇华20080501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与经济性评估作者:聂杰良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曾庆禹.ZengQingyu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一)--电力市场与协调型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18)电网发展和电力市场化对变电站,特别是高压、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功能、可靠性、经济性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向集成化方向发展.文中介绍了各个独立的控制、保护和监测设备通过局域网在变电站层集成为协调型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除保护和控制外,将设备的状态监测也纳入自动化系统功能;同时对该系统相应的技术支持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日本已投入运行的类似变电站系统的运行经验.2.会议论文张乃莉面向电力市场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2003本文提出了电力市场环境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要求,适应这种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3.学位论文孙攀电力市场中配电系统信息传输网络规划的研究2005随着电力市场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电力行业的运营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电力信息化建设的任务越来越迫切。信息化的电力,是基于网络化的电力生产、控制系统、电力市场、电力MIS和INTERNER访问等新型服务及业务为主的,涉及应用、路由、交换和传输等多方面。未来的电力信息系统体系是各种信息体系的有机结合,是面向电力,提供“网络化、系统化、全民化、个性化、宽带化”的全新体系架构。 以往的电力信息传输系统是建立在发、输、供高度统一,垂直型管理,即在一定的区域内,由单一的运行者负责系统运行,配电部门有专营的区域的基础上,信息的传输一般是在变电站和控制中心之间,而变电站和变电站之间一般只有语音通信,这远远不能满足电力系统中不同时刻、不同层次的信息传输的要求,不能满足电力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 未来的电力信息传输系统应满足多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可以进行面向电网、电厂机组和配网,主要是系统运行参数的信息传输;其次是可以进行面向用户,主要是购/售电信息,用电管理等信息的传输。本文主要对未来配电系统中信息传输网络的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组网方式,并介绍了传输方式中一些核心技术,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能满足未来电力市场需求的信息传输网络。4.会议论文郭世刚电力市场中的城网规划2006本文研究城网规划编制的负荷预测、变电站、线路及网架优化、经济分析的方法,并提出解决某些经济不合理项目的意见.5.会议论文李向荣.冯庆东新一代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面向电力市场基于SmartPro和OPC技术2001文章重点介绍了面向电力市场基于SmartPro和OPC技术的新一代变电站自动控制系统,并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对SmartPro体系结构,软硬件平台及系统安全性进行了设计分析.6.学位论文王保义电力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2009随着电力信息网络系统的广泛应用,既要防止外部的也要防止内部的各种攻击,电力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电力系统生产和经营正常运行的重大问题。由于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决定了其网络信息安全既具有一般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特征,更要考虑高安全要求的特征。本文对电力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工作,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针对电力信息网络系统的特点及信息安全日趋严重问题,设计了一个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的体系结构,给出该体系结构中具体安全技术,以保障网络信息安全。2.研究了影响电力市场运营系统安全运行的一种关键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考虑到电力市场成员的分布式特点,以及电力市场操作的时间性,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具有时空约束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并设计出了访问控制算法,仿真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可以满足电力市场的安全访问控制要求;针对电力市场的信息保密性、用户角色多样性和访问权限多变性,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具有角色层次关系的基于角色和可信度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通过应用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3.研究了影响变电站远程控制及工作流管理安全的亟待解决的访问控制问题:针对电力信息系统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域环境,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针对多域环境的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模型,满足电力信息系统所处的异构环境和所有者对资源进行自主管理的需求,保证域内、域外用户对系统资源进行访问的安全:针对IEC61850中规定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符合ITU—TX.509和IEC61850国际标准的分布式RBAC访问控制模型与算法,可提高变电站访问控制的安全性和效率;针对电力工作流系统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组织与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型并设计出访问控制算法,可提高电力工作流系统安全,方便电力工作流的应用。4.研究了亟待解决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传输问题:针对电力市场运营系统中交易中心和市场成员间数据传输安全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设计了数据安全传输算法,可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针对变电站通信数据的安全要求,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SSL协议和IEC61850协议的通信安全的机制,可提高变电站通信数据的安全。5.针对电力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高安全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行业公钥基础设施/授权管理基础设施PKI/PMI的单一登录模型,并给出了相关算法,满足电力企业集成操作和实现安全的单一登录。7.期刊论文束洪春.唐岚.董俊.SHUHong-chun.TANGLan.DONGJun多Agent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展望-电网技术2005,29(6)多Agent系统理论是设计和实现复杂软件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新途径,它因适用条件与电力系统的特征几乎完全吻合而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文章在介绍多Agent系统理论基本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其在电力市场研究、电力故障诊断技术、保护和电压无功控制等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认为电力市场仿真是近期最具实用化潜力的一个方面;而利用多Agent技术集成现有仿真软件,开发考虑多种因素的仿真工具是推动Agent应用研究的基础;以IEC61850为基础则可实现基于多Agent的变电站保护测控一体化.8.学位论文杨彦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2004电力市场的建立,加快了现代化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建设,也促进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由于各生产厂商的系统各有特点,应用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一些困难和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理论基础出发,研究它在实际中的应用,旨在充分发挥其效用,提高投资效益.讨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模式和功能,从而在电厂的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做出合理的选择,提出了基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电厂厂级自动化系统(SIS).通过系统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评估与选择,以及系统的工程化设计方法.并论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验收、运行和维护等实际问题.最后,展望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如何实现系统的高可靠性和丰富系统的功能.9.期刊论文张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及发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9)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应具备的功能、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简单的介绍.10.期刊论文李向荣.冯庆东.张海忱.LiXiangrong.FengQingdong.ZhangHaichen基于OPC技术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电力设备2002,3(4)重点介绍了面向电力市场基于OPC技术的新一代变电站自动控制系统,并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对新一代变电站自动控制系统体系结构、软硬件平台及系统安全性进行了设计分析.采用OPC技术可使整个变电站自动控制系统完全基于现场总线技术,并可为变电站设备提供预知性维护信息.OPC系统基于Internet技术,可进行远程设备维护和专家会诊.OPC系统还具有很好的开放性,易于实现电力企业管理控制一体化和集成设备管理系统,避免出现自动化孤岛现象.本文链接::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37020310-3a7f-4d16-8db7-9de40154efc4下载时间:2010年9月1日
本文标题: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与经济性评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3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