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6页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一、选择题1.小宝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A.比他大的实像B.比他小的实像C.比他小的虚像D.与他等大的虚像2.一个同学从一块小于他身高的平面镜里恰好能看到了自己的全身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可以扩大视野范围B.平面镜里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C.该同学头部和脚部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全部进入眼内D.此平面镜表面一定不光滑,相当于一个凸面镜3.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面向东正对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像平面镜走去,像逐渐变大B.人远离平面镜时,像逐渐变小C.人用手摸北侧的耳朵,像用手摸南侧的耳朵D.人转向面向北,像也转向面向北4.“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4题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A.沿OA方向B.沿OB方向C.沿OC方向D.沿OD方向5.“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是《菊花台》中的一段歌词.以下对“成双”的理解,正确的是A.“我”和“你”成双B.“我”和“你的影子”成双C.“我”和湖面反射的“我的影子”成双D.“我”和湖面折射的“我的影子”成双6.如6题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m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4题图6题图7.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5km,则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A.3.8×105km+2mB.2mC.4mD.3.8×105km8.如8题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位置,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8h20minB.4h20minC.3h40minD.8h40min第2页共6页8题图11题图12题图9.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的唱歌;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燕子飞行的速度大于水中“小燕子”的速度D.我们看到水中的“小燕子”比湖面上的小燕子小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11.如11题图所示,物体AB高1.6m,平面镜CD高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m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m12.如12题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旗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B.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C.棋子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D.把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2分)13.用一手指面紧贴玻璃平面时,发现手指与它的像之间最近距离是6毫米,则该平面镜的厚度约是毫米。14.本溪夜晚当太子河桥上的灯光开亮时,太子河水上实景与河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桥下河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m;若河水再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m.15.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m。若他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m,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球面镜有镜和镜两种。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7.如17题图所示,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其反射角为______;如果将平面镜顺时针旋转15°,光的入射角为_______.18.如图所示,平面镜MN高30厘米,与一支长20厘米的铅笔平行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上.它第3页共6页们间相距20厘米(1)倘若铅笔绕B点逆时针转过90°,则其像转过°,此时铅笔尖端A与像A'之间的距离是____厘米;(2)倘若要使铅笔与其像垂直,则可将铅笔转过_______°;(3)如果铅笔不动,平面镜绕N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则平面镜中铅笔的像转过°,尖端AA'相距___厘米。17题图18题图20题图19.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___面镜,它可以使小电珠发出的光,变成_________光射出去。20.如图20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而得到的像,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三、作图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请在21题图中画出光线经两镜面反射的光路。22.如22图所示,AB为平面镜,S为发光点,已知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你能把通过P点的反射光线画出来,并画出与之对应的入射光线吗?21题图22题图23.如23题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在AB和CD之间的区域内可以看见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在图中找出挡板左侧这个发光点的位置。2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24题图中物体AB在镜中的像.MNAB第4页共6页23题图24题图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25.小轿车的挡风玻璃是倾斜放置的,大客车的挡风玻璃却是竖起来安装的,为什么?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26.汽车在夜间行驶时,驾驶室内一般不开灯,为什么?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共32分)27.(8分)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_________________。(4)李明要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进一步的操作是什么?28.(4分)小伟用如图甲所示器材“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如图20题(乙)图所示,放在“烛焰”上的手指被第5页共6页烧痛(填“会”或“不会”).(3)经过三次试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20题(甲)图20题(乙)图29.(7分)如29题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寻找像的位置,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29题图(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30.(8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第6页共6页(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填“实像”或“虚像”)(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6)小红同学点燃蜡烛后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处,再把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移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30题图两支蜡烛的位置,用直线把这两个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这组数据,她得出实验规律:“平面镜成像时物距总是与像距相等”。你认为该同学的做法恰当吗?为什么?31.(5分)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1)为了保证实验效果,他们应选择(填“平面镜”、“较薄的平板玻璃”或“较厚的平板玻璃”)做实验。(2)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3)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31题图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
本文标题:平面镜成像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40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