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秋天》教案【优秀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秋天》教案【优秀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秋天》教案【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秋天》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到秋天的美。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读出长句子中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会用“渐渐”说一句话。教学难点:读出长句中的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2课秋天,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秋天的。板书:秋天二、出示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为什么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画卷?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读出长句中的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三、初读课文老师范读课文想: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秋天的什么?板书:天树叶菊花果子庄稼四、细学课文(一)、学习第一节。指名读。问:这节有几句话?你知道?什么?(二)学习第二节,指名读1、问: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你感觉怎样?2、板书:高蓝3、指导朗读(三)学习第三节,各自轻声读1、秋天的树叶怎么样?有什么变化?板书:红黄落“慢慢”“渐渐”各是什么意思?2、谁会用“渐渐”说一句完整的话?归纳:第一句话得很具体“慢慢”“渐渐”发红“变黄”秋风一吹,就。“用词到三正确准确、写出树叶的变化。参考资料,少熬夜!3、读比喻句:(1)问:把飘落的叶子在做什么?(把落叶飘下来的样子比做蝴蝶飞舞)小结:我们把这样的句子,也就是说把什么比做什么叶做比喻句。(2)这样写写出了落叶的什么?(3)落叶这样美我们应该怎样读?(4)指导读句子老师,指名读它们/像一中时蝴蝶/在空中/飞舞(四)、学习第4节,提名读1、菊花有什么变化?板书:黄白紫2、风一吹怎么样?3、这节主要写了什么?(五)、学习第5节,指名读。1、这节主要写了什么?板书:苹果柿子2、各写了苹果,柿子的什么?(颜色形状)3、你是从哪些词里看出来的?4、“笑”是写人的表情的,作者写苹果“笑红了脸”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写法吗?(拟人)5、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写出了人们的什么心情?6、计“柿子”的句式?问:这是什么句式?把什么比做什么?“一个个”说明什么?指满是什么意思?7、指导朗读范读指名读黄澄澄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枝头。(六)学习第6节,指名读。1、问: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2、从什么地方看出庄稼熟了?板书:稻子玉米豆子金黄3、理解:一片金黄过渡:秋天,天高气爽,树顺有红,有黄,菊花五颜六色。果子,庄稼都丰收了,所以说秋天是什么季节,什么画卷,我们一起读第7小节。(七)齐读第7小节。1、问:为什么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为什么说秋天是美丽的画卷?2、指导学生观察插科。小结:本课以天空,树叶、菊花、水果、庄稼在秋天的特点,描绘出一幅秋天的美景,使我们了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画卷。(八)、指导朗读全文参考资料,少熬夜!1、老师范读2、学生模仿老师朗读课文的样子,练习读出自然段停顿。综合板书:2秋天天高蓝树叶红黄落丰收菊花黄白紫美丽果子苹果柿子庄稼稻子玉米豆子金黄作业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的苹果()的叶子()的柿子()的天空()的画卷()的季节2、按课文内容填空秋天来了,天那么(),那么()。树上的叶子有的慢慢()了,有的渐渐()了。菊花开了,()的、()的、()的,散发出阵阵(),果园里,()的苹果笑红了脸,()的柿子像()小灯笼挂满枝头,田野里()熟了,()、()、()一片金黄。2、用渐渐写一句话。如;小树渐渐长高了。《秋天》教案【第二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2、积累好词好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激发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二、教学重点: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秋天的图画》吗?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秋天的多彩的图画!你们谁能将它有感情地背诵出来?2、学生背诵。3、师:同学们背得可真好。我好像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看到了农民伯伯高兴的样子。我也想赞美它,你们想听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边听边想,在你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老师背诵〈秋天〉这篇课文)4、学生自由讲。(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同学们想不想再去看看这美丽的秋天呢?(翻开课本,读一读。)2、找出不认识的字。参考资料,少熬夜!黄澄澄梧桐树当做催飘着藏运动场3、我们将生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一起将课文读一读。(三)细细体会,美读欣赏。1、秋天的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看看图,再读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2、学生同桌边读边讨论。3、讨论交流: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4、指导朗读。(并通过表演的形式理解“一片一片”“小鱼、蚂蚁、燕子的心情”`从而训练学生的朗读)(四)启发想像,练习表达。过渡:秋天到了,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一片一片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落在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下面,把它当做伞……小朋友,黄叶还会落在哪里呢?(五)课后作业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爱画画的朋友可以为自己写的句子配上美丽的插图。(人教版第三册)《秋天》教学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3、揣摩、品味诗歌的优美语言;3、感受儿童诗的那一份自由、松弛和快乐。教学流程一、诗歌导入,引出秋天同学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具风韵。看,桃花红红,它对树枝说:“我是春天。”荷花香香,它对池塘说:“我是夏天。”落叶片片,它对大地说:“我是秋天。”雪花飘飘,它对天空说:“我是冬天。”冬去春来,夏去秋来,大自然就这样不停地变换着,勾起人们不同的心绪。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儿童文学家王宜振,走进他笔下的秋天。二、检查预习,初读秋天1、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过了,下面就检查同学们能否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通顺。2、开火车分小节读全文,教师随机正音。三、教师范读,整体感受1、一首好的诗歌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而乐曲有了快慢相间的节奏、高低起伏的音调才会富有情感。下面就请同学们听我把这首诗配乐诵读一边。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交流,板书关键词(美丽、丰收、成长、收获、活泼……)3、结合板书,用“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练习说话。参考资料,少熬夜!四、走进文本,领略秋天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刚才,我们只是远远的凝望了秋天,对秋天有了一点点浅浅的感受。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诗中,走进画中,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甚至还可以用手去触摸。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秋天》的诗,一边轻轻地读,一边自由地想象。2、自由读诗,教师巡视,随机点拨指导。五、集体交流,品味秋天★第2节: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节诗,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2、平凡的事物,到了诗人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你认为哪些词语把秋风写活了?(打滚、奔跑、抓、涂)3、在诗人的眼里,这哪里是秋风,这分明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4、补充王宜振的另一首儿童诗《秋风娃娃》:秋风娃娃可真够淘气,/悄悄地钻进小树林里;/它跟那绿叶儿亲一亲嘴,/那绿叶儿变了,变成一枚枚金币。/它把那金币儿摇落一地,/然后又轻轻地把它抛起;/瞧,满天飞起了金色的蝴蝶,/一只一只,多么美丽!4、多么可爱的秋风娃娃,想象看,它还会干些什么淘气的事情?★第3节:稻穗儿熟,蝉声儿消,/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野菊花香了田间羊肠小路,/牛儿羊儿都长了肥膘。1、重点学习几个带“月”字旁的生字。2、想象意境,美美地读。2、总结:秋天到了,稻穗都成熟了,向日葵也成熟了,成熟的稻穗和向日葵沉甸甸的,低下了头。在田间的羊肠小路边,看满了蓝色的、黄色的野菊花,像星星一样散落在草丛里。长得肥壮的牛羊在一边悠闲地吃草,一边“哞”“咩”地叫着。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第4节: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1、想象丰收的果园是一派怎样的景象。(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2、试着给想象的画面加一个标题。(丰收的果园、热闹的果园、果园里的笑声……)3、总结:走进丰收的果园,你们听见欢笑了吗?所有的果子都成熟了。红的、紫的、绿的、黄的,胖的、圆的、扁的,大的、小的,甜的、酸的……它们在枝头笑着,摇着,调皮地在农人的指间滑来滑去,嘻嘻哈哈地滚进果筐里……多么甜蜜的季节!★第5节: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高粱红着脸儿笑了,/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参考资料,少熬夜!1、玉米也有烦恼,那是什么烦恼?高粱红着脸儿笑了,它因为什么而笑?2、秋天里,仅仅是玉米和高粱这么开心吗?3、“三分在诗,七分读”。在诵读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加上一些手势,或者动作,来表达我们的心情,这些手势,或动作也许是夸张的,但我们内心的情感是真实的。★第6节:秋风如同柔韧的梳子,/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条;/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蓬蓬勃勃在田野上闪耀。1、秋天的田野,高低错落,色彩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真的是秋风的功劳吗?2、听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感受秋天的耕耘、收获和希望。3、“好诗如歌,好歌如诗”。诗和歌是不分家的。六、首尾呼应,诵读秋天1、结合板书,提炼升华。2、导读: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走在秋天……头顶有……捡一片……秋天……3、总结: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说:“秋天,在一片将黄未黄的树叶上。”宋代词人张炎写道:“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作者捡起的只是一片黄叶吗?作者捡起的是关于秋天的点点滴滴记忆。七、回溯全文,走出秋天这首诗共有7小节,分别描写了多种不同的景象,希望我们能记住这个美丽的季节,那飘飘洒洒的落叶,那绚丽多姿的色彩,是大自然为秋天描绘的美丽画面;希望我们能记住这个收获的季节,那挂满枝头的硕果,还有那满登登的粮仓,是秋天为人们呈现的喜悦!今天的课到这里就结束了,然后四季还在不停地行走,让我们一起走出今天的课堂,走进生活的四季!《秋天》教学设计【第四篇】一、课题:秋天二、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三、教学重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四、教学难点:1.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五、课时:1课时。六、课型:综合新授课七、教学方法:讲读-讨论八、教具:九、教学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第一课时(一)引秋:导入新,激发兴趣(由秋天的景色或秋天的诗引入)。(二)诵秋:1.抽一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2.学生互评;3.老师范读,学生听(听节奏、听感情)(也可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4.学生评,老师随机点拨;5.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6.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7.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景的诗文。(三)品秋:1.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可以研究老师提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出示问题);2.汇报探究结果;3.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4.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四)写秋: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出示音乐);2.请同学们读出自己的诗或展示自己的画;3.请同学们伴着音乐声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学生齐背《秋天》)。(五)布置作业1.研讨与练习:一。2.研讨与练习:三。第二课时(一)课前积累,开拓视野1.老师出示有关秋天的古诗词,学生齐读: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上碧霄。——刘禹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2.让学生举出自己知道的有关秋天的诗句。(二)导入新课参考资
本文标题:《秋天》教案【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46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