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2023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人教版4篇
参考资料,不熬夜1/202023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人教版4篇【预览】此例优秀文档“2023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人教版4篇”是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人教版篇1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参考资料,不熬夜2/20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参考资料,不熬夜3/20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参考资料,不熬夜4/20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一、时、分、秒(3课时)1、秒的认识………………………………………1课时2、时间的计算……………………………………1课时3、练习一………………………………………1课时参考资料,不熬夜5/20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2、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3、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4、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测量(6课时)1、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2、千米的认识………………………………………2课时3、吨的认识………………………………………2课时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1、加法…………………………………………2课时2、减法…………………………………………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倍的认识(3课时)1、倍的认识………………………………………1课时2、解决问题………………………………………2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1、口算乘法……………………………………1课时2、笔算乘法……………………………………8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数字编码………………………………………1课时参考资料,不熬夜6/20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1、四边形……………………………………………1课时2、周长………………………………………………1课时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人教版篇2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学生们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也比较扎实,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学习内容尤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参考资料,不熬夜7/20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在数学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和有余数的除法,还有统计知识,并学会了辨认八个方位;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加、减法;还掌握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和简单的换算以及实际测量,并能用以上这些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总之,这些技能和知识点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爱学数学的热情,以及对数学的`感悟能力会在本学期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沿着良性轨道螺旋式上升。二、本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生的数学活动实践为学习内容,教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混合运算;(2)观察物体;(3)加与减;(4)乘与除;(5)、周长;(6)乘法;(6)年、月、日;(7)数学好玩;(8)认识小数,还有一个整理复习,一个总复习。具体特点是:1.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意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参考资料,不熬夜8/202.在空间和图形学习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3.教材为教师留下了创造空间,可结合自身教学要求,生发新的教学设想,内化自己的教学设计。三、总体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分一分”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2.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会进行周长的计算。(二)、实践能力培养1.观察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2.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3.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三)、情感与态度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思考的条理性和合理性。2、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让他们在感受到乐趣之外,应具备必要的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参考资料,不熬夜9/20数学学科学习计划进度表周次课题第1周混合运算4第2周混合运算3第3周观察物体及单元测验4第4周加与减4第5周加与减3第6周加与减及单元测验3第7周乘与除4第8周乘与除及单元测验4第9周整理与复习4第10周周长4第11周周长及单元测验4第12周乘法4第13周乘法4第14周乘法及单元测验4第15周年月日4第16周数学好玩及单元测验4第17周认识小数4第18周认识小数及单元测验4课时课时9课时9课时9课时9课时9课时10课时10课时10课时10课时11课时11课时11课时11课时课时12课时12课时课时12参考资料,不熬夜10/20日期、1~9、5、9~9、12、15~9、19、22~9、26、28~9、30、8~10、11、13~10、17、20~10、24、27~10、31、3~11、7、10~11、14、17~11、21、24~11、28、1~12、5、8~12、12、15~12、19、22~12、26、29~1、21212第19周综合复习迎接考试。4课时1、5~1、9第20周综合复习迎接考试。4课时1、12~1、16第21周综合复习迎接考试。4课时1、19~1、23第22周综合复习迎接考试。4课时1、26~1、30第23周综合复习迎接考试。4课时2、2~2、620xx---20xx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大庙中心小学任帮儒20xx.8.26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人教版篇3学生总数38人。经过2年的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脑子还是比较灵活,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本学期将在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基础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抓好后进生的培养,借助平时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本册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参考资料,不熬夜11/20数领域安排了5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了2个单元,实践活动领域安排了2个操作型活动。数与代数部分:一共安排了5个单元,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单元)、《千克和克》(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五单元)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七单元)。图形与几何部分:一共安排了2个单元,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三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六单元)。1.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本单元主要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同时,也能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其他平面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2.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识别一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和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初步感受图形运动与变化的一些基本方式和特点,拓宽观察、分析现实空参考资料,不熬夜12/20间与平面
本文标题:2023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人教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46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