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芦花荡》教案【汇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芦花荡》教案【汇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芦花荡》教案【汇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芦花荡》教案【第一篇】1、芦花荡孙犁教学目标1、通过对战争的认识和思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从老头子的传奇故事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3、了解叙述性作品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学会复述课文情节,把握人物性格、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4、练习默读,在默读过程中用心感受、体验、理解、分析、综合,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体味这个老头子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复述故事情节。2、对战争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难点揣摩景物描写对事件的发展和人物塑造的意义。设计理念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2、充分发挥“研讨与练习”的导向和手段功能,开展教学。3、整合课文教学和单元“综合性学习”,注重加强语文实践的综合性。4、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应用、分析、综合以及评价的能力。5、加强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歌词导入,播放《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在古老的燕赵大地上,有一片富饶的水域,她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映射着美丽的光芒。她就是:白洋淀古往今来,白洋淀不仅以她的美丽的环境,富饶的物产而闻名遐迩,更令人广为传颂的,还有她光荣而悲壮的革命历史!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成为痛击侵略者的战场。有“壕沟设险歼顽伪,芦荡出奇灭倭兵。英雄垂功抗日史,中外讴歌颂雁翎”的传颂。参考资料,少熬夜!例如著名的抗日武装“雁翎队”,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还有妇孺皆知的经典战争影片《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皆取材于此。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著名作家孙犁写的1篇精彩的小故事——芦花荡作者:孙犁(1913-2002),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本文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白洋淀纪事之一”是他的另1篇小说《荷花淀》。孙犁是“荷花淀派”,也即“白洋淀派”的代表作家。《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1部小说散文集,其中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孙犁——1946年在河北蠡县孙犁——1979年在天津寓所内孙犁——一九八三年晚年的孙犁2002年7月11日病逝,享年90岁孙犁——遗像安放在鲜花丛中孙犁代表作《荷花淀》早期版本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作战。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略军。“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1945年8月)。读准字音阴惨ozi寒噤njìn蹿出cuān央告..yīncǎn疟子..yà..há...yānɡɡào仄歪sà白洋淀iyángdiàn莲蓬npéng..zèwāi飒飒..sà...bá..liá提防dī转弯抹角wānmòjiǎo张皇失措.....zhuǎn....zhānghuángshīcuò趴下pā浸透jìn竹篙ɡāo荷花淀n....dià扒手pá侵略qīn蒿草hāo绽开zhàn....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因寒冷而哆嗦。这里指疟疾发作时的症状。——寒噤2、央求。——央告3、尖锐;锐利。——尖利4、技能、本能。——能耐5、闲适自得。——悠闲参考资料,少熬夜!6、倾斜、歪斜。——仄歪7、暗淡、阴森。——阴惨8、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转弯抹角9、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打牙跌嘴0、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张皇失措11、月光明朗,微风爽人。形容美好的月夜。——月明风清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抗日时期白洋淀里的芦花荡(明确:这里的时间——抗日时期就是社会环境,地点——白洋淀里的芦花荡就是自然环境)本文写了三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老头子“老头子”的身份是——交通员次要人物是——大菱和二菱她们的身份是——投奔抗日前线的青年本文具体写了两件事:①头一天夜里老头子送大菱和二菱进苇塘失利;②第二天中午老头子凭着水上的功夫杀敌复仇。情节结构一(1~8)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介绍了老头子的基本情况(生活环境、外貌、性格特点等);——为下文作铺垫二(9~63)具体讲述故事的过程情节结构情节结构1、(9~19)开端—护送2、(20~54)发展—受伤3、(55~63)高潮和结局—复仇情节结构1、(9~19)开端—护送(这一层讲述老艄公护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2、(20~54)发展—受伤(这一层讲述大女孩在过封锁线时受伤的过程)3、(55~63)高潮和结局—复仇(这一层讲述老头子智斗日本鬼子,替受伤女孩报仇,讨回自己的自尊。)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8)1、试分析第一段第一句话的作用。——这是环境描写。这段话中“炮楼”“阴森黑暗”等词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是抗日战争年代,渲染了紧张的战斗气氛,“天空的星星……的样子。”描绘了芦花荡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但优美的水乡却被敌人封锁,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仇恨和对水乡人民的斗争意志的赞美之情。2、第(1)(2)段,主要反映了什么?——抗日战争时期敌人对我军根据地的严密封锁。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性。3、这两段是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参考资料,少熬夜!——环境描写。——交代故事的背景,渲染故事的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特别是险恶的战争环境更能突出老头子出奇制胜的英雄行为。4、分析下列语句的含义:(1)为什么“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因为敌人监视严密,战斗激烈,只有到了夜晚才稍稍安宁。(2)请赏析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本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狠狠”和“钻”字用得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苇子长势旺盛,也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仇恨和对水乡人民的斗争意志的赞美之情。(3)请找出直接和间接表现环境险恶的句子。——明确:直接表现的句子: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样子。——间接表现的句子:到这样的深夜„„炮火去了。(4)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之下,我们的军队是否被困死了?从文章里找出相关的语句。——没有,“半夜以后,小船又飘了回来。”(“飘”字的运用有何巧妙之处?)请你简单的加以分析。——“飘”这个字眼既说明划船者技术娴熟,小船行驶速度快,又说明老头子的积极、乐观、战斗热情高。5、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大家一起来加以分析:(1)找出肖像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一方面表现老人常年穿梭在芦花花荡里,辛苦劳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老人为革命工作后心情愉快,精神矍铄。(2)为什么要交代老头子的年纪?——一方面更能够表现老头子的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抗日根据地,从老到小的广大人民都被发动起来,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中。(3)“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一词改为“十分”、“非常”好不好?为什么?在文章中找出表现了他这一性格特点的语句。——不好。因为“过于”不仅含有“十分”、“非常”的意思,而且还有“超过”、“过分”的意思,它既准确地表现了老头子自信又自负的性格特点,又为后文写老头子的粗心大意作铺垫。(4)“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提示: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参考资料,少熬夜!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答案不求一致。分析文章的第二部分:(一)分析第一层:“护送”(开端:9-19)1、大些的轻声吆喝她:“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大女孩为什么要吆喝制止小女孩洗脸?——现在正要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应该提高警惕,避免惊动敌人。2、你觉得大菱和二菱是两个怎样的女孩子?——年纪小,天真活泼,又相互关爱,而且还很勇敢。(二)分析第二层:“受伤”1、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老头子过于自尊自信的性格?2、找出老头子的动作描写:——(动作描写,真实的表现了老头子内疚的心情。)3、在大女孩受伤之后,作者是如何来刻画老头子的形象的?——第38、39段(写月落之后苇塘的飒飒风响,衬托了老艄公沮丧的心情,语言描写表现老人极度沮丧的心情。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老人的自尊的性格。)——第47段:心理描写(“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头子因为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第53、54段(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人对敌人充满了仇恨;也表现了老人自信、勇敢的特点。)(三)分析复仇部分。1、“一个干瘦„„投进嘴里去”这句话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他过于自信,沉着镇定,勇敢机智。2、老头子的船头为什么要放那一大捆的莲蓬?——为了引诱鬼子上当。3、“老头子把船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们的脑袋,像敲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老头子对敌人的无比的恨,他要叫敌人偿还血债。4、“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望”字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样的心理?你能够写出老头子当时的心理活动吗?——怎么样,我没有夸海口吧,小鬼子伤了人,我一定要叫他们付出代价。5、第62段中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衬托老头子参考资料,少熬夜!智斗日本鬼子,替受伤女孩报仇,讨回自己的自尊之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6、为什么说老头子的行为是“英雄的行为”?——因为他单枪匹马,且手无寸铁,孤身杀敌,英勇无畏。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主要人物:老头子对其描写方法:正面描写:外貌描写(第3、4段)行动描写(第55、57、61段等)语言描写(第21段等)心理描写(第47段)侧面描写:如第8段和第1段首句中的“呆望”以及文中对二菱怀疑、不信任老头子的描写,都从侧面描写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老头子的性格核心——“过于自信和自尊”“过于”一指“非常”,二有“过头”的意思。所以,本句话既有非常自尊自信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具体表现:过于自信:第5段“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第6段“每天夜里„„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第10段“安心睡一觉吧„„”第21段“不怕,探照灯照不见我们”第31段“他打不着我们”过于自尊:第38、39段: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第47段:由自尊自信激起他对日本鬼子无限的怒火;第51-54段:女孩与老头的对话,表现老人的自尊。具体性格特征: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自尊自信,固执任性;爱憎分明,有勇有谋。“老头子过于自尊和自信”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老头子:——富有传奇色彩的老英雄形象。①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老
本文标题:《芦花荡》教案【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483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