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短语翻译
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短语翻译(高三)郭清华(一)1.得无: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莫非,莫不是。2.否则:是两个词,否:不是这样,不然;则,相当于“就”。”如果不……就……“3.然后:是顺接连词,可译做“这样以后”,或者“之后”4.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如此),那么……5.虽然:与现代汉语不同,“虽”相当于“虽然”“即使”,“然”相当于“这样”,可译作“虽然如此”“尽管如此”“即使这样”6.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也可译作“恐怕”。7.比及:等到……的时候,等到了。8.盍:何不。曷:何不。叵:不可。9.如何,奈何,若何:它们组成固定形式,相当于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10.“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上述形式的扩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办”。11.孰若,孰与:用做比较或选择,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如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12.所以:①表原因,译做“……的原因”;②表凭借或方法,译做“用来”“靠它来”“用来……的(根据、礼节、方法)”13.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14.卑鄙:地位卑微,见识浅陋。15.其实:它的果实,或者“那实际情况”“它实际上”“它的实利”16.不过:不超过。17.地方:土地方圆18.山东:淆山以东。19.可怜:可爱,或者“值得同情”20.于是:在这时,或者“在这件事上”“在这种情况下”“在这里”“由于这个原因”21.以为:把……当作,或者“任用……人做”,用它来22.指示:指给……人看。23.可以:可以凭借……,足以用来;可以,能够24.至于:达到某种程度,或者“落到什么地步”;竟至于,结果25.不必:不一定,今义“用不着”26.因而:趁着某个机会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而;因而27.或者:有的人,有些人28.即使:就让(使)29.智力:智谋和力量30.前进:走上前献上31.何苦:怕什么,怎么怕,怎么担心32.何其:多么;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33、一何: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34、得以:能够35、俄而:不久,一会儿36、而况:何况,况且37、而已:罢了38、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39、既而:随后,不久40、可得:可以,能够41、乃尔:居然如此,竟然这样,这样42、且夫:再说,而且43、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44、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45、所谓:所说的,所认为46、往往:处处,到处;常常47、未尝:从来没有,不曾48、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49、无几何:没多久,不久,一会儿50、无虑:大约,大致51、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52、无庸:不用,无须53、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54、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55、相率:竞相,一起56、向使:假如,如果57、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58、以至于:一直到;结果59、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60、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61、之于:对待,对……的态度(做法);同,对于;同……相比(二)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世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对太行、王屋怎么办?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8、是故,是以(以是)译为“因此,所以”。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以故”。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在,师之所存也。——因此,无论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9、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的方法”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的传道授业解惑的。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方法。例2: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12、庸……乎译为“哪……呢”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难道真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14、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例: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15、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例:无乃是过与?(《论语》)——恐怕是你们的过错吧?16、……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17、孰与,以……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样样呢?18、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19、有……者译为“有个……人”例:邑有成句者,操童子业,久不售。——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20、与其……孰若(无宁)……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21、能无……乎译为“怎么……呢”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22、(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消遣,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23、安能、何能、何得译为“怎么能”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民笑颜!例2: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24、何……为(w閕)/哉、何以……为(w閕)都是表示询问或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译文:现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为什么要告辞呢?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译文:哪里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25、唯(惟)……之(是)……表示宾语前置得固定结构。含强调意义。其中“唯(惟)”是限定范围得副词,可译为“只”;“之(是)”是标志宾语前置得结构助词。可译为“只+谓语动词+前置宾语”。①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动)。(意译:只听从我的指挥)②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译文:只听从弈秋的教导。26、何……之有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含反问语气。其中“何……”是宾语,“之”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有”是谓语动词。可译为“有什么……”。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用处?27、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②卖炭得来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得来得钱谋求的是什么?28、诚……则……译为“如果……那么(就)……”,例: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如果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②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9、既……且……译为“又……又……”。例: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离骚》(贬黜我既因为用香蕙做佩带啊,又重给我加上采集芳芷的罪名。)30、谓……曰……译为“对……说……,告诉……说;把……叫做……”。例:孟子谓齐宣王曰。31、无以……为译为“用不着”。例:“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32、以……故……译为“因为……所以……”33、何所……?译为“所……的是什么?”。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34、安(宁)……哉/乎?译为“怎么……呢?”“哪里……呢?”,例:①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5、独……耶(哉/乎)?译为“怎么在……呢?”例: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难道仅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36、何其……也!译为“怎么那么……啊!”37、直……耳!译为“只不过……罢了!”,例: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38、庶几……欤?译为“或许……吧?”,例: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39、其……其……也……?译为“是……还是……呢?”例: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40、何如哉?译为“该是怎么样的呢?”,例: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41、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①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42、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例: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43、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那么我就可以偿还此前受辱的欠债,即使一万次被杀戮,难道我还会后悔吗?)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③
本文标题: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短语翻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5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