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23年9月贯彻学习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4篇文】供参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希望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把乡村建设得更好、把生态保护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人民幸福,件件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事,是习近平总书记“时时放不下”的“国之大者”。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时时放不下”背后的“三好嘱托”,坚决扛起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改善民生的光荣使命,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新力量。“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谋好篇、布好局,巧下乡村振兴“妙手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从边境临江村落北极村,到遭受洪涝灾害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是乡村振兴,最牵肠挂肚的是人民冷暖。当前,乡村振兴还面临着劳动力流失、产业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等严峻现实问题,同时也面临空前机遇。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东风,党员干部要当好“规划师”和“实干家”,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结合地方实际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向内“挖潜”,突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人才培育、乡村文明、生态宜居“五位一体”,实施规划、引领、借力、优势“四轮驱动”,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石”。“绿水青山绕,家园美如画”,握好笔、蘸好墨,精绘生态文明“美画卷”。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坚持林下经济和旅游业两业并举,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这次黑龙江之行,生态建设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重点,他结合当地实际,既指出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又开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药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同时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生态休闲旅游等绿色产业,不断壮大绿色经济“版图”,努力绘就一幅“深院花香莺对语,楼台直上彩云间”的生态写意图。“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雕好梁、立好柱,夯实人民幸福“大基座”。“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人千百年来追寻的梦想。打赢脱贫攻坚战,拔除“穷根”摘掉“穷帽”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实现共同富裕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是打基础的工程,关乎全体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实现强国富民,一方面要把就业摆在优先位置,千方百计促就业、稳就业、保就业,确保人民群众收入只增不减;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及数字经济,持续拓宽新业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牢记人民幸福这个“国之大者”,打好富民产业“特色牌”,完善就业帮扶“致富包”,用好创业创新“政策包”,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打好群众增收“组合拳”,不断鼓足群众“钱袋子”。2023年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心得体会研讨心得体会发言稿2310字范文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篇重要讲话,聚焦的是一域,但从中可以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全局的战略谋划。在大局上谋势,于关键处落子,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9月7日,在黑龙江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棋局中,又落下重要一子。在新华社对总书记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报道中,“战略”一词出现8次。新时代、全面振兴,这些关键词所呼应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所擘画的,是新征程上波澜壮阔的东北实践。谈“根基“关键“方向”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要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清晰明确,同时都与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建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东北是重要一极。同时,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长期的计划经济也积累了不少体制性、结构性矛盾。要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卡点瓶颈,东北又是重要一关。对于高质量发展全局来说,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既是锻长板,又是补短板,重要性不言而喻。谈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着眼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局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推动东北振兴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产业安全基础不断巩固,能源安全保障作用不断强化,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国防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改革开放呈现新气象。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总书记依然强调,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的产业体系、生态资源、能源基地等等,都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总书记更是给予高度重视,他强调,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前进道路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重要原则。端好自己的“饭碗”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谋划东北振兴,也是谋划如何更好掌握我国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谈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局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提出了一项重要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近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下了一招“先手棋”。确保经济循环畅通无阻,离不开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系统布局建设东北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快论证和建设油气管道、高铁网和铁路网、新型电网和电力外送通道、新一代移动通信和数据网等等。对内,促进东北同国家其他重大战略对接,可以使东北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外,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这也是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正是从建设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同时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高度作出部署。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谈人口、政治生态、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着眼实现民族复兴的长远大局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对提高人口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重要问题作出全面阐述和周密部署。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关乎改革开放的步伐和成效;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这些都是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大局问题。近年来,东北人口总量、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不少关注,这也是当前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性特征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就保持适度生育率和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办法和举措,如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加大对东北高校办学支持力度,优化创新产业环境,加强边境村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帮助县城和小城镇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等等。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从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入手,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联动,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各项重点措施。对深化理论学习、大兴调查研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等,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出了重要要求。这次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全面振兴作出全面部署。同时,这一切都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中谋划和推进的。习近平总书记“落子”东北,看的是大局,谋的是大势。2023年学习贯彻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人要有两种心,一种是信心,另一种是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种从容坚定的信心,也是一份耐心、定力,更是“时时放心不下”的进取心。基层的广阔天地,是青年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的火热熔炉,亦是青年蜕变成为“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的训练主场。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信心赛黄金。只要有信心,未来可期。”“当然我们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奇迹,还是要怀平常心,把握住自己的历史定位。”新时代的青年干部,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基层的广阔天地,应当摆正心态找准位置、扎根基层,在平常心中显信心、见担当。平常心是一种从容坚定的信心基层,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也是上级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有抱负、想提升,无可厚非,但在“别有用心”之人眼里,将“下基层”当成“混阅历”,把“有成绩”当作“镀金身”,“光说不练”“纸上谈兵”成了他们的代言词,基层在他们嘴里“变了味”,这样不仅害了自已、也耽误了工作、更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光辉形象。宁静才能致远,厚积才能薄发。新时代,青年干部在平常心中更能认清机遇和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党中央看问题,都是从大处着眼,一个地方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这是读懂中国的一个切入点。对照到我们自己,找准定位、锚定定位,才不会妄自菲薄,有自信;不会夜郎自大,更清醒。唯有把群众的点滴小事当作头等大事,将民生细微处牢牢记在心里、时时抓在手上,做到“说办就办、办就办好”。只管埋头去干,评价交给人民群众,用实打实的真心付出换来群众的舒心生活。平常心也是一份耐心、定力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往往是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不想工作被推着干,能力不够敷衍着干,面对应接不暇的工作任务,个别年轻干部产生了懈怠情绪,有时为了完成任务“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部分工作华而不实、泛而不精。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有平常心才有定力,有定力、智慧,才能更好地去创造方法、谋划思路。基层干部要主动走出“舒适区”,不满足于“差不多”,不算“糊涂账”,以钉钉子精神立足岗位实际真抓实干、精干巧干,要下足“穿针引线”的绣花功夫,努力把手中的工作任务做实、做细、做透,让工作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分清主次,逐个击破,争做工作上的“多面手”。平常心更是“时时放心不下”的进取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层工作通过线上群聊进行上传下达已成为普遍。但信息传达到位了绝不代表工作就落实到位了。时时放心不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钉钉子精神”,也多次引用“积跬步以至千里”的古训。抓落实如果只是抓在“纸面上”和手机“界面上”,而不深入一线访民情、挨家挨户察民意,只会让群众工作落了空、走了样、变了味,更让群众寒了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脚上“沾泥土”,心中才能“有想法”。要想走到群众心里去,就要走到群众家中去、干到群众心坎上。聚焦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和操心事,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
本文标题:2023年9月贯彻学习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4篇文】供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61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