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管理会计第八章全面预算全面预算本章学习目标了解编制全面预算的意义和作用熟悉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和方法掌握全面预算的具体编制全面预算本章学习内容一企业预算原理二全面预算概述三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四全面预算的编制全面预算第一节企业预算原理一、预算的概念通过决策程序能够确定的最优方案,为企业的经营活动确定了整体经营目标。为了充分利用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使企业各部门预期经济活动协调起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必须编制期间计划。全面预算1、预算的概念预算是对企业所制定的在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计划用金额加以反映的一种方式。全面预算预算与计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联系:两者都是企业事前管理的工作内容,目标一致。(2)区别:计划是完成企业决策目标的方法,它可以用实物计量单位或货币计量单位表示;预算是完成目标方法的货币表现,主要用货币计量单位反映。因此,可以认为“预算是以货币计量方式表达的一种计划”。全面预算管理会计中所介绍的预算,是针对整个企业而言,所有又称为“总预算”或“全面预算”。全面预算2、预算环节预算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为一系列具体工作范畴,称为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指通过编制整个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的预算,根据预算对企业各个部门进行综合性的指导和调整,并通过对预算和实际的差异分析,反映经营管理的成绩,从而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一种管理活动。因此,企业预算涉及预算编制、实施、差异分析与控制等环节。全面预算(1)编制预算:在进行科学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根绝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条件,采用科学方法,制定出企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应达到的具体经营目标体系。(2)预算实施:根据预算综合调整和控制企业的全部活动。(3)差异分析与控制:根据预算和实际情况,分析差距,并进一步分析差异发生的原因和责任归属。全面预算二、企业预算的作用1、确定经营目标:预算有助于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并得到落实,编制预算是将企业的目标和方向具体化。2、传达任务,协调平衡。预算编制的过程,实际是向企业部门经理和员工传达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经过决策所选定的目标,从而使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都有名且的任务,并齐心协力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全面预算3、控制成本的依据。预算编制的过程,可起到控制成本的作用。(1)在编制过程中,需对计划和应支出金额逐项进行分析说明,斟酌其合理性,起到事前成本控制的作用。(2)经预算管理部门审议和批准的预算数,就成为各部门实际支出的标准,是日常成本控制的依据。(3)预算终了,对比实际支出数和预算数,作为评价各部门业绩和确定偏离预算责任的依据。全面预算三、预算分类1、按预算性质,分为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1)业务预算。用于计划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预算,主要涉及销售预算、生产、采购、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预算等。全面预算(2)财务预算。反映预算期内有关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3)专门决策预算。不经常发生的、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并对以后若干年生产经营有持续经营的长期投资支出预算。全面预算2、按预算使用时期,企业预算可以划分为短期预算和长期预算。(1)短期预算。有效期在一年以内的预算,这类预算每年编制一次,主要针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2)长期预算。有效期在一年以上的预算,一种规划性的预算,影响企业的长期投资目标。全面预算3、按编制方法,可分为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1)固定预算。根据一个固定业务量水平编制的预算。(2)弹性预算。按不同业务量水平编制的预算。全面预算除以上分类外,企业预算还可按编制基础划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按预算涉及范围分为总预算和专门预算;按预算编制涉及的变量是否确定,分为确定性预算和概率预算等。全面预算四、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1、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和完整性。2、预算编制要以明确的经营目标为前提。3、预算既要积极可靠,又要留有余地。全面预算第二节全面预算概述全面预算的意义和作用全面预算体系的构成内容全面预算一、全面预算的意义和作用全面预算是根据企业目标所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总体计划,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和现金收支预算等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以预算和决策为基础,使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知道在计划期间应该做什么,做多少,从而确保整个企业计划期间的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全面预算也是企业实施预算控制的基础。全面预算全面预算是各级部门工作的奋斗目标、协调工具、控制标准的依据,在经营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计划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2)沟通和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3)控制企业日常营运活动(4)考核、评估实际工作绩效全面预算二、全面预算体系的构成内容通常情况下,全面预算包括特种决策预算、日常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类内容。特种决策预算又叫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不经常发生的、需要根据特定决策临时编制的一次性预算。特种决策预算包括资本性支出预算和投资决策预算两种类型。全面预算日常业务预算也叫经营预算,是指以企业计划期间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为对象而编制的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销售费用预算和管理费用预算等内容。全面预算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体系中的最后环节,是以企业计划期间的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为对象而编制的预算。主要包括现金收支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等。全面预算全面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以销售预算为起点,根据企业的未来总体规划编制的。全面预算在三类预算中,日常业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的基础,财务预算的综合性最强,日常业务预算和特种决策预算最终都可以折合成金额反映在财务预算内,所以人们有时称财务预算为总预算,称日常业务预算和特种决策预算为分预算,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以销售预算为起点、以日常业务预算和特种决策预算为主体、以财务预算为最终的有机结合的全面预算体系,其相互关系如图8.1所示。全面预算第三节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包括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定期预算、滚动预算和概率预算等。全面预算一、固定预算方法与弹性预算方法按编制预算时的基础是某一个固定业务量还是一系列可预见的业务量,预算编制方法可分为固定预算方法和弹性预算方法。全面预算1、固定预算方法(了解)固定预算方法简称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只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固定业务量水平作为惟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全面预算优点:计划期内所涉及的各项预算指标都是固定数据,具有相对固定性,在计划期内一般不予修改或更正。全面预算缺点:•(1)过于机械呆板。在此方法下,不论预算期内实际业务量水平是否发生变动,都只按事先预计的某一个确定的业务量水平作为编制预算的基础。•(2)缺乏可比性。当计划期实际发生的业务量与编制预算所依据的预计业务量存在差异时,各项指标的实际数与预算数就失去了可比性。因此,按照固定预算方法编制的预算不利于正确地控制、考核和评价企业预算的执行情况。全面预算对于那些未来业务量不稳定,其水平经常发生波动的企业来说,如果采用固定预算方法,就可能会对企业预算的业绩考核和评价产生扭曲甚至误导作用。这种现象在采用完全成本法的企业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因此,固定预算只适用于业务量水平较为稳定的企业或非营利组织编制预算时采用。全面预算【例8-1】固定预算方法局限性的讨论苏城南岗有限公司采用完全成本法,其预算期生产的某种产品的预计产量为1000件,按固定预算方法编制的该产品成本预算如表8.1所示:全面预算表8.1南岗公司产品成本预算表(按固定预算方法编制)预计产量:1000件单位:元成本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直接材料50005直接人工10001制造费用20002合计80008该产品预算期的实际产量为1400件,实际发生总成本为11000元,其中:直接材料7500元,直接人工1200元,制造费用2300元,单位成本为7.86元。全面预算该企业根据实际成本资料和预算成本资料编制的成本业绩报告如表8.2所示。表8.2南岗公司成本业绩报告表元成本项目实际成本预算成本差异未按产量调整按产量调整未按产量调整按产量调整直接材料750050007000+2500+500直接人工120010001400+200-200制造费用230020002800+300-500合计11000800011200+3000-200全面预算从表8.2中可以看出,实际成本与未按产量调整的预算成本相比,超支较多;实际成本与按产量调整后的预算成本相比,又节约不少。全面预算在产量从1000件增加到1400件的情况下,如果不按变动后的产量对预算成本进行调整,就会因业务量不一致而导致所计算的差异缺乏可比性;但是如果所有的成本项目都按实际产量进行调整,也不够科学。因为制造费用中包括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它们是不随产量变动的,即使按产量调整了固定预算,也不能准确说明企业预算的执行情况。全面预算2、弹性预算(掌握)弹性预算方法简称弹性预算,又称变动预算或滑动预算,是指为克服固定预算方法的缺点而设计的,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依存关系为依据,以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为基础,编制能够适应多种情况预算的一种方法。全面预算与固定预算相比,弹性预算的主要优点是:(1)预算范围宽。弹性预算方法能够反映预算期内与一定相关范围内的可预见的多种业务量水平相对应的不同预算额,从而扩大了预算的适用范围,便于预算指标的调整。因为弹性预算不再是只适应一个业务量水平的一个预算,而是能够随业务量水平的变动作机动调整的一组预算。全面预算(2)可比性强。在弹性预算方法下,如果预算期实际业务量与计划业务量不一致,可以将实际指标与实际业务量相应的预算额进行对比,从而能够使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建立在更加客观和可比的基础上,便于更好地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全面预算弹性预算的编制程序具体如下:(1)确定计划期间业务量的变动范围。在编制弹性预算前,首先要估计到计划期间业务量可能发生的变动,通常把业务量的变动范围确定在正常业务量的70%~110%,并将业务量按每间隔5%或10%或某一固定数值的差距分成若干个区间段。全面预算(2)分析并明确各个预算内容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预算内容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业务量变动反应迟钝甚至毫无反应,它们在不同业务量水平下基本保持固定不变;另一类则与业务量变动关系密切,预算指标随着业务量的变化基本上成正比例变化关系。全面预算(3)确定各种业务量水平下的预定指标值。由于对业务量变动反应迟钝的预算指标部分不会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变动。所以编制弹性预算时,只需将与业务量关系密切的预算指标按业务量的变动加以调整即可。全面预算【例8-2】虹桥公司计划年度只产销E产品,其销售单价预计为3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50000元,销售量范围为1000~1500件,以每100件销售量作为间隔的弹性预算如表8.3所示。全面预算表8.3弹性利润预算表元项目业务量范围1000件1100件1200件1300件1400件1500件销售收入(单价300元)300000330000360000390000420000450000减:变动成本(单变120元)120000132000144000156000168000180000边际贡献总额180000198000216000234000252000270000减:固定成本150000150000150000150000150000150000利润30000480006600084000102000120000全面预算二、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方法按其出发点的特征不同,可分为增量预算方法和零基预算方法。全面预算1、增量预算方法(了解)增量预算方法简称增量预
本文标题:第八章全面预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65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