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优化营商环境材料可参考20210篇
优化营商环境材料可参考20210篇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日前,记者在凤冈县政务服务大厅看见,办事群众有的在排队取号,有的在咨询业务、有的在办理业务,整个办事大厅井然有序。作为全省首批“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32个试点地区之一,凤冈县早谋划、早落实,以“咨询+投诉、自然人+法人”的“2+2”形式设置窗口,着力解决改革保障、前台人员、业务受理等关键性问题,稳步推进政务服务“进一扇门、取一个号、到一个窗、办所有事”的工作目标,切实提高服务效能。在凤冈县政务服务中心自然人综合服务区,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李娟红正热情接待办事群众。因为推行“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今年1月份,她从县人社局选调到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很幸福,每天工作都能得到群众认可,看着他们开心,我也开心!”李娟红坦言,“2+2”改革让她工作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她从从事单一的财务工作转变到要学习、受理多家部门事项,心里是很抵触的,也有想过放弃,但现在每天能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感觉很有成就感,很幸福。政务工作千条线,服务窗口是门面。“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加强窗口人员管理是关键。作为与群众直接接触的人员,窗口人员的服务质量,是决定群众满意度的关键。因此,提高窗口人员的管理水平极其重要。”凤冈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周雅如是说,凤冈县按照“有人出人、编随人走,无人出编、全县统筹”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统筹划转21个事业编制至县营商环境建设局政务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凤冈县已通过划转、选调、统筹管理方式,匹配到位综合受理人员17人,作为前台综合受理人员,由县营商环境建设局统一管理,着力解决了实现“大一窗”的关键性问题。周雅表示,“一窗通办‘2+2’改革”,让进驻部门从以前的各自为政到现在的“大一窗”无差别综合受理,办事群众从以前的多窗跑、来回跑,到“进一扇门、取一个号、到一个窗、办所有事”,有效减少跑腿时间30%以上,缩减排队等候时间50%以上。同时,大厅窗口形象和人员综合素质整体提升,办件满意度达100%。据悉,凤冈县政务服务大厅自2021年12月28日启动“2+2”模式运行以来,减少窗口44个,缩减工作人员55名,为政府有效节约开支300余万元。除公安、税务、不动产、公积金外,其余1400余个事项,已分别在自然人和法人综合服务区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无差别综合受理。对全县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流程再造,75%的事项实现了即来即办。近年来,凤冈县深入推进“凤来宜”政务服务品牌建设,创新实施“三零”模式,通过服务“零”距离、材料“零”提交、办事“零”时限。全力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向更高质量发展,以“清新空气”吸引企业在凤发展。2023年1月5日县环境局优化营商环境写好发展“实文章”今年以来,商南县环境分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持续深化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服务环境,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精简行政许可事项。按照环评改革要求,依法取消了部门预审、试生产审批、竣工环保验收3项行政许可,仅保留建设项目环评审批1项。环评审批报批要件进一步精简,仅保留申请文件、环评文本,切实从源头减轻了企业负担。同时,缩短审批时间,由原来收到报告表30日内做出审批,压缩至收到报告表10日内做出审批。推行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严格落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提升环评管理效能的通知》要求,推行环评审批正面清单,简化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简化小微企业环评管理,将原需登记备案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项目实行环评豁免管理。对不涉及有毒有害和危险品的仓储、物流配送等项目,明确不纳入环评管理。严格项目准入管理。依据《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21年本)》《关于进一步提升环评管理效能的通知》《陕西省第一批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项目目录》等文件要求,优化评估、受理、审批程序,落实受理、评估、审查、公示各环节规定,全面提高环评审批效率。积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对全县139个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协助审批报告书6个,审批报告表23个,办理登记表17个,豁免项目49个。深化环评质量管理。配合省厅环评处及省评估中心,定期对报告表项目进行了技术复核,从严查处环评弄虚作假等行为,强化编制单位、从业人员的监督检查,推进失信惩戒机制,将环评编制单位和相关人员失信行为纳入全国环评信用管理体系,倒逼编制单位加强能力建设和质量控制,提高环评报告编制质量。加强环评事中事后监管。加强项目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衔接,推动环境管理由重审批轻监管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转变,逐步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手段的新型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查隐患、强短板、促提升”专项行动,对7大领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检查企业80余家。下一步,商南县环境分局将继续在培厚营商土壤上做文章,始终以项目发展为“靶向”,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主动适应新形势,研究新办法,落实助企惠企服务举措,用心、用情为企业解难纾困,以提高项目服务为宗旨,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助推全县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以“微力量”,汇聚法治化营商环境“大气场去年以来,滕州市司法局聚焦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不断优化业务布局,忠诚履职、创新担当,以司法行政“微力量”,构筑起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坚实保障,全力助推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不断汇聚法治化营商环境“大气场”。一、以“微”队伍建设,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以“微”队伍建设为抓手,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储备优质人才。用好用活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法律从业人员力量,以“一镇(街)一法律顾问团”“一企业一法治体检员”为载体,定向服务全市中小微企业,当好企业的法治体检员、法治宣传员和法治保障员,以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反哺企业,让中小微企业获得更优质的法律服务,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执业律师277名、法律服务工作者54名结对扶帮全市中小微企业350余家,按照“一员三责”服务理念,确定“一企一员”,互换名片,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市场化原则,政府搭起惠企便民“连心桥”,法律服务人员当好经济发展“领航员”,企业走好依法经营“法治路”,夯实法治化营商环境“大气场”基础。二、以“微”机制建设,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以“微”机制建设为抓手,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平台。健全优化法治环境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措施。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将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贯彻到执法司法实践之中,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良好的法治生态保障。严格落实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不罚、轻罚”月报制度,深化“1+4+5+N”工作机制,探索推行“法帮办”共享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广“统一战线+人民调解”非诉讼解决模式,充分发挥“微”机制小而灵、小而巧的优势,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改变服务方式方法,及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有针对性的专业法律服务,凝聚法治化营商环境“大气场”力量。三、以“微”服务建设,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以“微”服务为抓手,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产品。聚焦主责主业,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培植创新“上善法援”“尚信善证”等亮点服务品牌,一对一为企业量身定做服务“套餐”,点对点为企业精准疏通发展“堵点”。创新拓展“公证+”服务,为房地产“带押过户”、金融产业健康发展、“司法辅助”试点开展提供“微”服务;创新开展“点援制”“援调式”“驻在式”等法律援助服务,为困难群体、小微企业解忧纾困;创新上线“滕州法治文化云平台”,推行“广场上云、普法用云”“智慧普法”模式,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大气场”氛围。
本文标题:优化营商环境材料可参考2021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765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