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3年9月党建评论汇编(34篇)
2023年9月党建评论汇编(34篇)目录1.“一以贯之”做好第二批主题教育“更”字文章.............32.把握好魂脉和根脉的深刻内涵....................................63.把握网络强国建设的“变”与“不变”...........................114.不断攀登思想新高峰..................................................145.从“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看“第二个结合”...................176.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思想营养..........................217.打破“安全孤岛”,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258.大力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289.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作为..........................................3510.党员干部要在网络强国建设中挺膺担当..................3811.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做“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4112.更好发挥在职党员在超大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4613.进步不是“自我设计”出来的......................................5114.领导干部须不断涵养人格修养..................................5415.民主生活会不能没“辣味”..........................................5816.莫做“小油条”挺膺“真担当”.......................................6117.莫做拈轻怕重的“甩手派”..........................................6418.年轻干部不能有工作“摆烂”心态..............................6719.让干部教育培训“提味增鲜”......................................7020.让问题清仓见底..........................................................7321.善听群众“拍砖声”.......................................................7522.深入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7623.为什么要坚持自信自立..............................................7924.为学莫重于尊师..........................................................8325.问题整改莫避重就轻..................................................8726.捂热“冷板凳”...............................................................8827.心怀“五情”奋斗青春................................................9028.以人民为中心续写网信为民新篇章..........................9429.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提升斗争本领......9730.正确政绩观如何践行................................................10431.织密“三张网”护航网络强国建设..........................10832.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11133.主题教育切莫“脱节断档”........................................11534.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118“一以贯之”做好第二批主题教育“更”字文章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告一段落,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广大党员干部应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第一批主题教育的实践经验上,趁热打铁,“一以贯之”抓好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承前启后,书写好第二批主题教育“更”字文章。坚持“一”丝不苟,让理论学习更深一层。理论学习是铸魂之基,是强能之要,更是党员干部履职之需。然而,部分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仅停留在看过、听过、学过、记过,不能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联系实际、推动工作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学习领会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大精神,在学习好、把握好、落实好上走前头、作表率,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做到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以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标准,持之以恒抓好理论学习,切忌囫囵吞枣、不懂装懂。坚持习“以”为常,让调查研究更实一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使调查研究成为党员、干部的经常性工作,在全党蔚然成风、产生实效。”由此可见,调查研究作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看家本领”,不仅要能用会用,还要常用多用,使之习以为常。然而,部分党员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时存在“一阵风”“三分钟”“走过场”等现象,久而久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就容易束手无策。“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经常性、随时性、广泛性、正确性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掌握真实情况,形成具体措施,及时调整优化,真正解决问题。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要将经常性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工作的习惯和自觉,真正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使大兴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坚持潜心“贯”注,让推动发展更进一步。总书记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矛盾问题变化无穷,唯有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才能够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以“啃最硬骨头”“接烫手山芋”的精神攻难点、破难题,开新局、促发展。要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等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有则改“之”,让检视整改更严一点。检视整改作为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检视的深度、整改的程度直接决定了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然而,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检视浮于表面、避重就轻,整改大而化之、隔靴搔痒,不能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如果“小病”不治、小错不改,那么“小病”就会变成“大病”、小错就会变成大错,最终害人害己。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在检视问题时要不遮不掩,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敢于揭短亮丑、刀刃向内,以“刨根问底”的精神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在整改落实时要动真碰硬,做到责任实、措施实、成效实,使整改措施真正收到实效,同时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及时总结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并形成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把握好魂脉和根脉的深刻内涵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这就为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两个结合”、全面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之所以强调马克思主义是魂脉,是因为百年实践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科学理论,已成为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既不是教条式的坚持,更不是机械性的照搬,而是把握住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实现了有机结合,这既是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原理,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创造性地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强大生命力与巨大影响力,就在于其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就在于其植根人民之中,是为人民立言和代言的理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就是坚持人民立场,坚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开辟,使得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强大动力所在。根脉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依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要以历史文化作为支撑。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就在于其拥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这是我们能够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文化基础和前提。文化拥有诸多特性,主体性是最重要的一个。只有守住了主体性,才能守住文化的根基,才能使其深深扎根于人的精神世界,才能使人民的文化自信更加厚重。党的**大报告提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坚守魂脉和根脉,不仅是一个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追求真理的过程,更是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两个结合”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而魂脉和根脉的提出则进一步深化了“两个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在体现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同时,又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精辟总结。我们的根脉孕育在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之中,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自己的路。作为凝聚着厚重国家智慧的中华文明,其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支撑。中华文明拥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体现了诸如“修齐治平”的人格要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气禀、“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的爱国情怀、“与人为善,睦邻友好,天下为公”的和平思想……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每位中华儿女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且已深深内植于我们的根脉认知当中。坚守魂脉和根脉,必须实现二者的有机贯通。党的**大报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贯通和融通就为我们指明了“结合”的路径,那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要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观过去以察未来,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
本文标题:2023年9月党建评论汇编(3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77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