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集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集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集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一篇】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路为指导,少先队的工作为重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探索个性培养的途径。把本班建成具有“勤学、守纪、团结、向上”的班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做一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工作重点1、德育(1)通过各种途径贯彻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以丰富多才的少先队活动鼓励学生争做合格的小公民。(3)力争做好每位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提高认识,不断上进。(4)关键抓好班级的纪律,重点做好转化待进生特别是双差生的教育工作。(5)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鼓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6)结合“三八”等各种节日,进行爱国和尊敬父母的教育。(7)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六种环境意识,做到“六个一”。(8)“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个人”为主题开展四个四多活动。2、智育(1)继续开展“课前一分钟见闻谈”活动。(2)成绩及表现好的同学要经常鼓励,即要肯定成绩也要不断督促,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3)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4)开展写好字,读好书,做好文的活动。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活动。(5)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发展个性教育。(6)学习经验交流会。3、体育、美育、劳育卫生教育(1)、布置美化教室,按月更换优秀作业,出墙报。(2)、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兴趣,积极参加智能班活动。(3)、认真做好两操,开展有益、健康的课间活动。参考资料,少熬夜!(4)、培养劳动技能,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5)、开展“拥抱自然,保护环境”的活动。三、各月份的工作安排1、制定好班级计划;布置教室。1、举办“我爱大自然”的主题队会。2、引导学生适应新学期的学习。3、开展一次春游活动。4、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五月份进行班干部的改选。1、喜洋洋迎五一。2、举办学习经验的交流。3、开展“我为母亲送心意”的活动。4、着手写工作总结5、加强对后进生的跟踪工作。六月份1、加强开学初的行为习惯要求。2、辅导学生准备进行期末考试。3、组织学生参加写字、习作比赛。4、班主任写学生操行评定。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二篇】一、指导思想以教务处和教研处的工作思想为指导,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习,努力培植学习型、探究型、合作型的创新人才。二、基本情况分析我们组共依旧是4位老师,共有5个班,约200名学生。5个班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能认真听讲,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懒惰,上课走神,作业经常不完成的坏习惯。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参考资料,少熬夜!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参考资料,少熬夜!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六、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七、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八、活动安排1、拟定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2、组织学习教育理论3、研讨教研课,进行集体备课,说课与评课4、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心得交流5、撰写教研组工作总结九、课时安排:一、时、分、秒(3课时)秒的认识………………………………………1课时时间的计算……………………………………1课时练习一………………………………………1课时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测量(6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千米的认识………………………………………2课时吨的认识………………………………………2课时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1、加法…………………………………………2课时2、减法…………………………………………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倍的认识(3课时)倍的认识………………………………………1课时解决问题………………………………………2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1、口算乘法……………………………………1课时2、笔算乘法……………………………………8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数字编码………………………………………1课时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四边形……………………………………………1课时周长………………………………………………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第三篇】一、班级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12人,女20人,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新课标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参考资料,少熬夜!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
本文标题: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807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