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5《藤野先生》教学实录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师:先为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1935年,日本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征求鲁迅意见,问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这“藤野先生”是谁?为何得到鲁迅如此看重?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往事和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名篇。(板书课题和作者。)师:请同学们齐读本课的学习目标。(屏显。)一、感知课文,理清思路。二、品味对话,走进人物。三、深情朗读,理解主题。师:这就是我们本课要完成的任务,让我们共同努力。二、感知课文,理清思路师:在同学们预习的基础上,咱们首先来理一理课文的思路。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生(齐):藤野先生和鲁迅,师生关系。(板书“一位恩师”“二个人物”。)师:课文用38段之长的篇幅,叙述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往事和真情。这么长的课文我们怎样阅读才能快速理清作者的思路?我们可以试着从查找故事发生的地点入手。请大家跳读课文,看看都写到了哪些地方?生(杂):东京、仙台、离开仙台后在国内。(板书“三处地点”。)师:今天,我们就直接到仙台,去认识藤野先生。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着重看在仙台的那部分,并概括在仙台这一部分围绕着藤野先生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生速读课文。)生1:课文中在仙台这一部分围绕藤野先生写了四件事。(板书“四件往事”。)师:哪四件事?生2:第一件事情是藤野先生主动关心“我”的学习并且认真地为“我”改正笔记。生3:第二件事是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具体表现在第16~20段。生4:在第21~22自然段,藤野先生担心“我”不敢解剖尸体这件事。生5:在第23自然段,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方法。师:这四件事找得很准,可见同学们筛选信息、发现重点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概括得还不够精练。概括时,我们可以借助文中的关键词语。请大家再读课文,进行精练概括。(生讨论。)师(总结):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三、品味对话,走近人物师:塑造人物形象,往往要用到很多描写方法,本文都用到了哪些描写方法?生1:语言、神态、肖像、动作……师:不错,我们常说,认识一个人,就要“听其言,观其行”。今天,我们就通过品味人物语言———对话,走进人物内心。课文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语言描写,其中有几处对话呢?2/5生2:第7段。师:第7段是不是对话呢?生(齐):不是。师:那第一处对话在哪儿?生3:第12~14自然段。师:下文中的对话还有哪些?生4:第17自然段。因为有“他和蔼的说到”,所以是对话。师:好。我们再找第三处。生5:第22段。“他用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这是对话。师:还有没有?生6:第23段写的是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方法,藤野先生感到遗憾没有看到。师:这是第四处了。还有吗?生7:第33~34自然段。(板书“五次对话”。)师:作者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为我们展现了他和藤野先生的五次对话。五次简短的对话,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让人难忘的藤野先生。现在,同桌互相帮助,体会本文对话描写的精妙。请每对同桌从五处对话里面,选择任意一处,先模拟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的语气读一读对话,再想一想这对话表现了两位人物什么样的情感,然后一起品味并揣摩为什么这简短的语言描写是精妙的,是只字都不能修改的。最后,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先读,再想,再品,再说。(学生活动。)师:请两位同学展示一下研讨的结果。(生1将第一处对话模拟朗读。)师:你们来说说这一处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品质?生1:表现了他的谦虚、慈爱和关心学生。师:藤野先生说的“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能不能改成“你能抄下我的讲义么”?生1:不能。如果改了,就不能体现出藤野先生的谦虚、和蔼。师:原文的语气更委婉一些。(生2模拟第二处对话。)生2:这段对话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师:第17段如果改成“这条血管你画错了,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你认为和原文有什么区别?生2:原文的语言更显得温和,体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怀,如果改成这样生硬的对话,就过于严厉,与人物形象不符。师:这位同学答得非常好,因为通过改句与原文的对比就可以品味语言,也是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与探究人物特点的方法。同学们模仿这样的问题,也试着品读文中的对话。(生3选读了第四处对话。)生3:这段对话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语言的特色是简洁。师:但是,遗憾的是你们没有把对话的状态模拟出来。大家想一想,藤野先生在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方法时,鲁迅先生是怎么回答的。生4:鲁迅先生对裹脚的描述应该是批判,所以藤野先生才会感到遗憾。师:因为是中国的陋习,所以鲁迅才会说“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生5选读了第三处对话。)生5:这里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是极尽关爱的。“总算”一词写出了藤野先生一直在为我担心,害怕“我”不敢解剖尸体。3/5师:说得非常好。我们来看一看关心解剖这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生5:关心鲁迅,尽职负责。(生6又选读了第二处对话。)生6:这处对话省略了鲁迅的回答,却用心理描写写出了鲁迅的想法,表现了他自己的懊悔和对老师的感谢。(师指导两位同学朗读,提示学生带着对人物的理解,把鲁迅的心理描写变成语言描写读出来,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之后,生7选读第五处对话。)生7:这处对话是作者与老师惜别的场景,一位善意地说谎,另一位却满怀着遗憾,师生之情尽显文中。师:为了引导大家更深入地品析人物对话,我来提问:文中第23和34两段,有两处是“还叹息道”“他叹息说”,这两处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区别?生8:第23段中的“还叹息道”表现一位治学严谨的老师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因为不能亲见,所以对于足骨的研究实在是遗憾的。这里描述人物对话时的神态语气,为我们塑造了对学术精益求精的藤野先生。生9:第34段的“他叹息说”,表现了恩师对得意门生的中途离别深怀感伤。这位学生,是他倾心关照格外呵护的中国人,也许是藤野先生的希望所在。作为老师,他怎能不叹息?师:我们品读着这些语言,了解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认识了藤野先生。他就是这样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还热情诚恳的老师。我想,这样的老师,学生肯定非常感激,但是鲁迅先生一生接触到的老师绝不止一二,其中比藤野先生学术水平更高的人也会有不少。可是,为什么他却偏偏感激这位藤野先生呢?(生沉默。)四、深情朗读,理解主题1.教师设题,引导思考。师: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来找找答案。其实,在仙台这一部分,不止写了四件事。另外还有两件事。这两件事是什么?与藤野先生有关系吗?它们在文中又有什么作用?生1: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师:这两件事里几乎没有提到藤野先生,对塑造人物还有作用吗?生2:体现了藤野先生对每一个人的看法都是公正的。师:尤其这个人是哪国的人?生3:中国人。藤野先生不歧视中国人,而且,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师:好。这两件事看似没写藤野先生,但正是通过日本一些人对中国人的做法反衬出了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人格。鲁迅先生因此而感激藤野。(板书“伟大人格”。)师:我们一起设想,如果来到仙台学医的不是鲁迅,而是清政府派到东京的某一位留学生,或许就是那个在东京赏着樱花,学着跳舞,盘着大辫子招摇过市的同学。他来到仙台,也许藤野先生也会这样对他,但他却很可能不会感念藤野先生的那种情怀。我们通观全文理解作者的情感。那时的鲁迅比其他的留学生在心中更多、更深沉的是什么情感?生(齐):爱国。(板书“爱国情感”。)师:鲁迅的爱国之情贯穿全篇,我们可以说,一言一行无不渗透着鲁迅那炽热的爱国情感。现在,请同学们朗读一下相关的片段,来感受一下鲁迅先生那深沉的爱国之情。你们从课文4/5里找一处并大声地读一读。生1:“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师:在第几自然段?生(众):第31段。2.回眸历史,理解情感。师:有三位同学读了这一段,但是我感觉大家可以读得更好一些。因为这篇文章难,不仅是因为篇幅长而难,还难在时代久远。现在,我带你们回到110年前,那段我们不愿提起却又让我们没齿难忘的历史。1900年八国联军闯进北京,烧杀抢掠。1901年清政府苟且偷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4年日本和俄国打仗,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打仗,可战场却在———生(齐):中国!师:而我们的清政府却屈辱地宣布中立,任两个帝国主义国家肆意践踏我们的锦绣河山。被帝国主义折磨得千疮百孔的清王朝将目光投向日本,公派留学生到那里去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鲁迅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日本。可是,日本当时是怎样的风气?生1:鄙视中国人。师:鄙视中国人,甚至称中国人是“支那猪”,而更让鲁迅伤怀的,不仅是日本人对他们的态度,还有中国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来到日本,他们就立即忘掉了自己的祖国,完全置国家的命运于不顾,赏樱花,学跳舞,只知享乐。鲁迅到仙台学医,考了多少分?生(齐):60分。师:60分,就要被怀疑,被调查,被寄匿名信。鲁迅每上一课看电影时,都要看怎样的电影?生(齐):杀中国人。师:看杀中国人的影片,爱国的鲁迅,其情何堪!让我们再来读这一段,在课文的哪个地方?生(齐):29段。师:好,让我们带着愤慨,带着鲁迅先生的爱国之情,读读第29段的这段话。哪位同学来试试?我们来感受一下,带着这种屈辱的历史,在日本仙台学医的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又为什么放弃了自己最初的理想?(一位女同学读了这一段话。)3.指导方法,深情朗读。师:我相信这位女同学心中充满了情感,但是心里的情感,却难以读出来。我来给大家推荐一些小小的朗读技巧。如果我们能在里面加上重音、停顿,一定能读得更好。(屏显朗读提示重音和停顿,一生读。)师:我们想一想当时的鲁迅。他考了60分,这算不算高分?生(齐):不算。师:但为什么日本人要歧视我们?生1:因为我们是“低能儿”……师:如果有人说你是“低能儿”你会有什么样的情感?生2:气愤。师:好,咱们来集体读一读。中国是弱国———(生齐读。)师:再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如果你愿意把语速放得慢一些,语调再铿锵一点,我相信大家5/5读得会更好。(师范读。)师:我们大家齐读一遍好不好?读出这种愤慨。中国是弱国———(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师:如果再慢点,会更好。(师找了一个男同学跟着自己一句一句地读,全场纷纷鼓掌。)4.再谈人物,理解主题。师:让我们回过头来,带着鲁迅先生深沉的爱国情怀,再回望他所歌颂的藤野先生。你是否对藤野先生有了新的认识?生1:我想,只说藤野是一位治学严谨、关爱学生的老师是不够的。因为,藤野对于鲁迅来说是无私、公正、难得的老师,甚至是中国人的友人。生2:藤野先生是拥有广义民族主义的人。不管到何时,我们都不能蔑视其他国家或民族,因为藤野教会了我们博爱。师:因为鲁迅爱国,所以他更感谢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回望藤野,我们仿佛看到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山,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不偏见,不歧视,为中国的学子鲁迅,送去了寒冰中的温暖与春风。难怪鲁迅先生在几十年后仍深怀着感谢与感激,带着怀念与尊敬写下这令人难忘的文字。最后,我想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37段,去深沉地感受一下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感和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师生一起朗读课文第37段。)师:藤野先生的名字,早已因为这篇文章而家喻户晓。很荣幸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一堂课小而言之是学文,大而言之是学情。让我们读着这文,记着这人,带着这情,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对自己,用博爱公正的态度待他人,遇国家危亡时甘当己任,在民族发展时勇做栋梁!下课!下面两项作业在课后任选一项完成。(屏显。)1.打开记忆的闸门,是不是也有某个人的某些话深深地影响过你?请运用语言描写,以“难忘的人·难忘的话”为题,写篇短文。2.阅读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或《〈呐喊〉自序》,探究作者的情感,并深情朗读喜欢的段落。
本文标题:藤野先生教学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87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