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主题党课新时代好青年要发扬团结奋斗精神
主题党课:新时代好青年要发扬团结奋斗精神各位青年朋友们,同志们: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团结奋斗”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体现在主题、导语、正文、结束语各个部分,深刻凸显了团结奋斗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A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强调团结奋斗,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理解团结奋斗的深刻历史内涵、时代要求,如何以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是当代青年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借此机会,我以《党课:新时代好青年要发扬团结奋斗精神》为题给大家作一堂党课辅导报告,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一、团结奋斗是党百年奋斗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致使中华民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劫难,一时间社会陷入一盘散沙、徘徊不前的困顿局面,为救人民于水火,挽民族之危亡,不少仁人志士奋而起之进行了各种艰难尝试,但都未能成功。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人民真正看到了希望,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高度重视团结问题,号召“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与其他党派和力量的团结合作,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对团结的认知和理解。1922年7月,党的二大制定了首部党章,强调了党同群众密切联系和自身严格组织纪律的要求。也是这次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统一了全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战略策略思想,确立了党外合作的统战观。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决议案》关于“团结收集统一无产阶级的群众”的表述,进一步形成了党群团结的主张。1937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指出:“只有经过共产党的团结,才能达到全阶级和全民族的团结,只有经过全阶级和全民族的团结,才能战胜敌人,完成民族和民主革命的任务。”对团结奋斗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刻阐释。1944年7月7日,《解放日报》发布社论,提出:“中国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团结:民族间的、阶级间的、党派间的、国际间的。”这一论断点明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团结问题的系统认识和全面理解。党凭借着强大的思想引领力、组织号召力和社会动员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摆脱了空前深重的内忧外患与民族危机,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各民族空前团结,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新纪元。(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人民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严峻的考验。诸如西方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施加的巨大压力,以及国内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与经济困难等。尽管如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依然凭借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团结一心取得了诸多伟大成就。“两弹一星”、大庆油田、人工天河红旗渠等成就,就是这一时期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证明。历史给出结论,人民表明态度。这一时期,“我们的党已经成了团结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对团结奋斗的内涵要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的重要制度和政策,确立了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些都成为各方面团结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和行为准则。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指出:“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破坏党的团结就是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帮助敌人来危害党的生命。”充分点明了党的团结的深刻要义,并强调党的团结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基础上的团结,而不是无原则的团结。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强调,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年9月,党的八大深刻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靠的就是团结的力量。同时,提出了集中力量“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的奋斗目标,开启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果断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6月,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提出,要“进一步动员、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为新时期的团结奋斗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巩固和发展最为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大胆吸收和借鉴一切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团结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坚定落实改革开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分配方式以及社会阶层逐渐多元化、多样化。为维护社会安定,加强各方面团结,步调一致地朝着预定目标奋进,党提出了“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深化和丰富了团结奋斗的内涵。(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有效应对来自政治、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严峻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团结奋斗精神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斗争中得到升华。面对国内外局势深刻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同心共圆中国梦”等成为党治国理政的核心关键词,赋予了“团结”话语新的时代内涵。在对外关系中,秉持和弘扬一贯的和平发展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同各国人民的团结,积极为世界和平、全球发展、国际秩序作出更大贡献。无论是应对当前全球发展和治理难题,还是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命运相连、休戚与共。“团结”话语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着中国智慧,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二、团结奋斗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一)理论逻辑: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政党诞生于“世界历史”之中,肩负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崇高使命。实现这个人类的伟大事业需要紧密的联合与团结,形成一个全人类的联合体。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崇高政治理想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曾以“宣言”的形式公开说明了共产党人承担的使命、近期和长期的目标以及行动方式,赋予马克思主义政党以鲜明的政治特质。《共产党宣言》对共产党人团结奋斗的行动作了专门论述,指出“最后,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并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强调了团结奋斗是实现目标的原则、条件和具体实践。此外,在无产阶级自身团结统一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始终强调与人民群众一起围绕共同的事业而团结奋斗,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永葆党的政治本色。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思想统一、政治团结、行动一致是贯穿其中的行动准则,党不断巩固和发展最为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形成了关于党内团结、党群团结、民族团结、国际团结、统一战线等一系列思想理论,有力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团结奋斗的学说。党的二大发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围绕所处时代的历史任务,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党群团结、共同奋斗,指出:“我们一定要为解放我们自己,共同来奋斗!工人和贫农必定要环绕中国共产党旗帜之下再和小资产阶级联合着来奋斗呀!”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对团结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刻阐释,指出:“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的所在。”进入新时代,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用“精神标识”“必由之路”来标注“团结奋斗”,并强调共同理想是我们党保持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从实践和理论双重维度把我们党对团结奋斗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深刻回答了创造历史伟业的主体、路径与方法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创造历史的认识。(二)实践逻辑: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告诉我们,我们通过团结奋斗创造了伟大奇迹。前进道路上,我们还需要通过团结奋斗继续创造更多新的奇迹。A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泛汇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深刻阐明了民族复兴与团结奋斗的关联逻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牺牲、创造所聚焦的鲜明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党与人民生死相依、同舟共济,一路爬坡过坎、淬火成钢,经过不懈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百年历史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近代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中脱颖而出,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与我们党能够团结、善于团结紧密相关。踏上新征程,我们更加需要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团结,同心同德,凝心聚力,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接续奋斗。团结奋斗是完成新征程艰巨任务的现实需要。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前景光明。着眼现实,当前我国在提升经济、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矛盾。从国内看,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改革进入深水区,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藩篱日益凸显;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明显上升,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经济发展内生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全球性问题加剧,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挑战增多。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重大考验,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团结海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赢得最终胜利,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三、团结奋斗是新时代青年奋进新征程的实践路径(一)牢记“国之大者”,在听党话、跟党走中坚定理想信念近年来,A总书记曾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强调牢记“国之大者”的重要性。2020年4月,A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这充分表明了“国之大者”所具有的政治特性。2021年7月,A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记“国之大者”,进一步将“国之大者”置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坐标之中,突出其重要时代价值。同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国之大者”写入这份党的历史重要文献,进一步阐述了“国之大者”的关键在于不断增强政治能力,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新时代新征程,“国之大者”是方向、目标,起到凝聚社会广泛共识的作用。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强则国强。新时代青年要牢记“国之大者”,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紧跟党的光辉旗帜,在实践中立大志、担大任。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同时对新时代青年也提出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殷切希望。当代青年人生奋斗的黄金期与强国建设的宏
本文标题:主题党课新时代好青年要发扬团结奋斗精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02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