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分数乘法知识点总结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分数乘法知识点总结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分数乘法知识点总结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分数乘法计算题【第一篇】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积的范围。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及简便运算。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课件演示第一题人造卫星发射实况,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教师接着问:2圈、5圈、10圈呢?让学生计算所需要的时间,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2.思维引导: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列式114×21;3.揭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提问:你怎么能很快估算出结果?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交流并归纳出估计的方法,对于问题的学生及时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114×21的积比2000多比2500少)归纳总结:将两个乘数分别按“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再将近似数相乘,所得的积作为估计的结果。2.引导用其他方法计算。(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①把21看作20加1②把21看作7乘3114×21114×21=114×(20+1)=114×(7×3)=114×20+114×1=114×7×3=2280+114=798×3=2394=2394③把114分成100、10和4④用表格计算114×2=(100+10+4)×21=100×21+10×21+4×21=23943、因势利导,挖掘竖式算法。以前之学过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114×21⑵算理:乘得的数字该怎样对齐?参考资料,少熬夜!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归纳总结: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到的末位数和两位数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末位数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⑷课本34页试一试①54×312列竖式时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312×54②408×25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③47×210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三、反馈练习,强化理解1.填空①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②用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因数的()位对齐。③在计算整数乘法时,如果因数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然后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④括号里最大能填几?600×()<1201200×()<8012.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⑴计算280×50,积末尾有()个0。⑵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A.三位数B.四位数C.五位数D.不能确定⑶672×53=()×53×2×53×50+672××53×72×533、竖式计算。课本34页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口述算法,并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等。)4、森林医生。课本34页练一练第二题(通过改错,强调易错注意问题。)四、拓展应用,升华提高1.列竖式计算。386×15407×28540×3062×2042.应用题。商店从工厂批发了80台复读机,每台140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140×80列竖式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位添上几个0。五、作业分数乘法计算题范文【第二篇】略。。。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万以内的减法,两步计算式题参考资料,少熬夜!和应用题,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分、秒的认识,以及角和直角。1、万以内的减法是在百以内减法和万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乘数混合运算、乘加(减)或除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里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要求学生用递等式计算。3、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乘法口诀,学会乘法竖式的写法以及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进一步学习一个数乘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4、除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学会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5、时、分、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会看整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6、角和直角,教材通过实物图象,抽象出角,使学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三、教学目标1、掌握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万以内的减法。比较熟练的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初步具有验算的习惯。2、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分步列式或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3、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4、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学会用乘法演算出发(包括有余数的除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5、认识钟面。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计算。初步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6、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尺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四、教学措施1、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饿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1)讲清算理,揭示规律。(2)加强基本训练,大好计算基础。(3)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2、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参考资料,少熬夜!饿能力。(1)加强基础训练(2)教给学生解题思路(3)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3、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4、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分数乘法计算题范文【第三篇】拓展即开拓展示。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小学低年级的计算主要为中年级的计算学习打基础,也就是说中年级的计算的算理与算法其实是在低年级算理算法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从知识的前后关系上看:整数的计算内容到中年级基本结束,学生升入高年级主要接触的是小数与分数的计算,而小数计算的方法以整数的算法为基础,因此整数计算的基础扎实了,才更有利于小数计算的学习。从学习方法上看: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知识点合理进行拓展,有利于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一、在口算教学中进行拓展三年级要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学生在理解了口算的算理,明确了算法以后,教师可将被除数的位数从三位改到多位,让学生想一想可以怎样算,为什么能这样算?如学习300÷3以后,拓展到3000÷3、30000÷3,使学生明确“被除数不管是几位数,只要末尾有零”的一类口算题的算法。学习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后,拓展到整十数乘整百数、整百数乘整百数等口算。这样学生学到的口算方法就从一道题类化为一类题。在进行以上拓展的时候并没有加重学生过多的负担,学生只要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很顺利就掌握了一类题目的计算方法,在遇到单位转化的问题,出现整百或整千数的计算时,学生也能灵活解决了。假如按照书上的计算要求不进行一点拓展,如果在计算中稍有变化,有些学生是很难迁移运用的,只要出现被除数或者乘数稍有变化,学生就会因为没有学过而不知所措。因而在口算教学中加入拓展,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思维方式的好方法。二、在笔算教学中进行拓展三年级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四年级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关于整数部分的笔算学习就全部结束。其实学生到了五年级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多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内容,比如计算圆周长面积的时候常常需要用到3.14这个数去乘,乘数的数位会变多,除法中被除数与除数的数位也会变多。如果在整数计算阶段进行乘数及被除数、除数位数的拓展,到了五年级,多位数乘除法的笔算方法也可以直接迁移到小数的计算中。如果在整数计算阶段不拓展,那么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碰到了多位数的乘除法计算就不能正确计算了。进行乘除法笔算教学拓展的方法也不一样。乘法从两位数乘两位数拓展到多位数乘多位数分两步走。先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进行一次拓展,从三位数扩展参考资料,少熬夜!到多位数乘一位数,让学生通过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迁移,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就要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然后到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后拓展到多位数乘两位数,多位数数乘三位数。以上乘法笔算的拓展都不需要另外增加课时,只需在新授时加入一两道题,进行算法迁移即可。而除法的笔算拓展内容需要另立一课时,对除法的笔算法则进行全面梳理,并且重点突出跟商0有关的笔算书写格式。除法笔算的拓展也分两步走。首先是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之后进行拓展,将被除数拓展到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本次拓展不需要增加课时,只要直接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新授课时增加一道四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学生就能将算法进行迁移了。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时,这次拓展需要另立一课时,帮助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整体构建。实际上乘除法笔算的拓展不仅仅是帮五年级小数乘除法打基础,也是让学生在四年级阶段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能顺利计算。三、在简便运算中进行拓展四年级学习混合运算以后,学生开始学习整数计算中的简便运算,到了高年级这些简便运算从整数拓展到小数与分数中。教材编写时,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四年级上学期只要求学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下学期学习乘法分配率,整数阶段的简便运算。课本上虽然没有涉及减法与除法的性质,但是学生学习了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律,是否能避免将这些简便方法进行负迁移呢?学生遇到有些复杂的简便运算题涉及了减法与除法的性质,教师是否就题论题讲过就算了呢?到了高年级小数的简便运算的学习是否只限于加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呢?基于这三点,我觉得学习了整数的简便运算需要拓展,而且拓展的内容较多,需要增加一些课时来帮助学生对比消化,以达到灵活运用。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加法与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后,需要增加减法的性质与除法的性质,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加法与乘法运算律,又可以避免学生将这些运算律进行负迁移;下学期主要是学习了乘法分配率以后与上学期所学习的乘法结合律要进行对比强化,让学生正确建模,达到分辨清楚的效果。分数乘法计算题【第四篇】题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教材第49页例1和练习七的部分习题。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顺序。2.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积的定位。3.归纳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教学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复习引领1.口算:45×2=?摇?摇?摇?摇;145×2=?摇?摇?摇。启发学生说算理:先用2乘个位的5得10,再用2乘十位的4得80,最后把10和80加起来,所以45×2=90(学生口述,师演示多媒体)。同法叙述145×2的结果。目的是让学生从进入本节课开始就形成乘法要从个位乘起的思维定势。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演示课件:小老鼠要考一考大家。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2个班,每班发45本。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目的是通过本题目的练习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生读题分析列出算式45×12,指名板演:45×12(用竖式计算)。在学生说算理时引导学生说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目的是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因数,得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为导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作好铺垫。二、新知探索1.创设情境:请你试一试。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2.分析:求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也就是求12个145是多少,用乘法145乘12或12乘145都
本文标题:分数乘法知识点总结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08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