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五章-中国的二元经济与产业结构-中国经济概论-何俊峰
第五章中国的二元经济与产业结构1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一)经济结构(Dualeconomicstructure)结构就是比重(proportion)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2第一节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3(二)二元经济经济结构二元经济,指一个社会内部同时并存着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经济不发达部分和经济发达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经济整体。传统经济经济不发达部分现代经济经济发达部分农村城市4什么叫做二元经济?二元经济分为两个部门现代化部门传统部门城市中,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中心农村中,以传统农业、手工业为主5什么叫做二元经济?二元经济分为两个部门现代化部门传统部门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的工业部门。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为市场而进行生产。使用手工劳动和畜力进行生产的农业部门。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为自己消费而生产。6世界经济结构演变过程的轨迹从世界经济演变过程看传统农业为主体现代经济为主体一元经济一元经济二元经济7(三)工业化机器大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发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民经济发生了由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LewisArthur)建立了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二元结构的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化的理论模式,揭示了传统部门的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的内在机制.P441、工业化定义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的不同8二、中国城乡二元经济(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1、中国的现代经济部门2、中国的传统经济部门我国的产业结构:1952-200517.045.837.21952-197735.638.426.01978-200516.446.037.6“一五”时期44.026.129.9201310:43.9:46.120149.2:42.6:48.2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地级区划数(个)333333333332333333333333333333地级市数(个)288286285284283283283283283283县级区划数(个)2854285328522853285628582859285928602862市辖区数(个)897872860857853855856856856852县级市数(个)361368368369370367368368369374县数(个)1425144214531456146114641463146314631464自治县数(个)117117117117117117117117117117乡镇级区划数(个)40381404974044640466409064085840828408134104041636镇数(个)20401201171988119683194101932219234192491936919522乡数(个)12282128121328113587145711484815067151201530615951街道办事处(个)76967566728271946923668665246434635561529指标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年末总人口(万人)136782136072135404134735134091133450132802132129131448130756男性人口(万人)70079697286939569068687486864768357680486772867375女性人口(万人)66703663446600965667653436480364445640816372063381城镇人口(万人)74916731117118269079669786451262403606335828856212乡村人口(万人)6186662961642226565667113689387039971496731607454410指标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4564.721809.819109.417174.715780.813785.811759.510493.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1978=100)1146.71046.3965.2895.4815.7752.5670.7607.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7916.66977.35919.05153.24760.64140.43587.03254.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1978=100)1176.91063.2954.4860.6793.2734.4670.7624.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236.335.736.537.936.335.83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9.340.441.141.043.743.143.045.51112中国为什么会形成城乡二元经济中国当时缺乏发展经济可以依托的工业基础;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从农业中积累工业化启动资金,由农业向城市工业“输血”;实施禁止劳动力流动政策,以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形成城乡两大经济板块。13中国实行城乡分治的政策。城乡二元经济在各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改革后,逐渐放松劳动力流动的管制,但城乡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享受不同的待遇:平等受教育权、平等就业权、平等住房权、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儿童、学生大病医疗保险等)、伤残赔付、选举权等。14(四)城乡二元经济形成后对中国的影响造成中国城市化落后指随着经济发展,人口、产业、资本、市场向城市和城镇地带集中的过程。-人口集中:是城市化的最本质的特征-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3-1城乡人口变动状况年份年底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比重%(城市化率)乡村总人口(万人)比重%1978962591724517.927901482.0820001267434590636.228083763.7820081328026066745.77213554.315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统计公报指标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年末总人口(万人)136782136072135404134735134091133450132802132129131448130756男性人口(万人)70079697286939569068687486864768357680486772867375女性人口(万人)66703663446600965667653436480364445640816372063381城镇人口(万人)74916731117118269079669786451262403606335828856212乡村人口(万人)61866629616422265656671136893870399714967316074544城市化率0.5480.5370.5260.5130.4990.4830.4700.4590.4430.43016表3-2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年份项目数量变化增长绝对值比重变化%1978-2007城市人口增长(万人)17245–593794213217.92–44.941990-2007城区面积(万平方公里)1.29-3.552.26提高1751990-2007城镇住宅建筑面积(亿平方米)20.011999提高4951990-2007自来水普及率48%-93.8%提高45.81990-2007城市道路长度(万公里)9.5-24.615.1提高15917资料来源:陈淮:2009:中国有信心.中国经济时报2009/3/3世界各国城市化率排名(2000—2010)(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单位:%)国家和地区20002005200820092010中国香港100100100100100中国澳门100100100100100新加坡100100100100100阿根廷90.191.49292.292.4以色列91.491.691.791.791.7英国89.489.789.99090.1巴西81.284.285.68686.5美国79.180.881.78282.3韩国79.680.881.581.781.9加拿大79.580.180.480.580.6墨西哥74.776.377.277.577.8法国75.876.777.477.677.8德国73.173.473.673.773.8俄罗斯73.472.972.872.872.8马来西亚6267.670.471.372.2世界46.748.75050.450.9中国36.2242.994748.349.9埃及42.642.642.742.842.8巴基斯坦33.234.936.236.637泰国31.132.333.333.734印度27.728.729.529.830.1越南24.326.427.828.328.81819三、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一)地区差距划分的两种方法(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三)区域发展政策20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示意图21(一)区域二元经济的两种划分方法:1.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天津、福建、北京、辽宁、河北、广西、海南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2区域二元经济的两种划分方法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9个省、自治区23区域二元经济的两种划分方法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个直辖市、省、自治区区域二元经济的两种划分方法242.根据国际通行的人均GDP划分为四类收入地区表3--3人均GDP排序地区人均GDP元/人人均GD美元/人人均GDP排序地区人均GD元/人人均GDP美元/人1上海663678823.6417河南160122128.832北京582047738.3518重庆146601949.083天津461226132.0219宁夏146491947.624浙江374114973.8720陕西146071942.035江苏339284510.8021海南145551935.126广东331514407.5022湖南144921926.747山东278073697.0023青海142571895.508福建259083444.5324四川128931714.159辽宁257293420.7325江西126331679.5910内蒙古253933376.0626广西125551669.2111河北198772642.6927西藏121091609.9212吉林193832577.0128安徽120451601.4113黑龙江184782456.6929云南105401401.3214新疆169992260.0530甘肃103461375.5215山西169452252.8831贵州6915919.3616湖北162062154.62全国人均GDP189342517.3125表3-32007年全国各地区生产总值(不包括港、台、澳)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汇率按1美元:7.5215元人民币计算。26地区差距是如何划分的?2.根据国际通行的人均GDP划分为四类收入地区高收入上中等收入低收入当年全国人均GDP(18934元)150%以上地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6个,全部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2007年,该地区人均GDP在28401元以上)下中等收入27地区差距是如何划分的?根据国际通行的人均GDP划分为四类收入地区高收入上
本文标题:第五章-中国的二元经济与产业结构-中国经济概论-何俊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2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