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天朝的崩溃观后感(精选4篇)
关于天朝的崩溃观后感(精选4篇)天朝的崩溃观后感【第一篇】当读完本书后,我对这段距今已近二百年的发生于“天朝上国”的耻辱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无疑在这段历史中应当有很多的罪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受无数后人的唾弃与辱骂,但正如本书作者所言:“在天朝体制下,这种于制度,器物,士兵上面的差距,又岂是一两个人可以弥补的。”本书号称“鸦片战争再研究,”主要从鸦片战争出发,以历史人物的变化为主线,又从各种角度上分析了战争失败的原因,最终完整的论述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以及结果。我对作者清晰的思路以及他能够站在一个比较可观的角度上去冷静的分析整个事件和活跃在这个舞台上的每一个人物感到钦佩。不论是主和派的琦善、伊布里或者主战派的林则徐、奕经,作者都能从人物的性格、经历等出发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纵观本书,作者对各个名词以及历史事件的注解是最令我钦佩的,这是我看过注释最多的一本书,相信作者肯定在上面花了不小的功夫。而且本书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到了晚清的一个官场环境,从京城到地方,一个七品甚至八品的小吏到了地方甚至比一省督抚还要厉害,主政一方的总督巡抚之间粉饰之风盛行,说之为胡编乱造都不为过。就拿奉旨剿匪的“靖逆将军”奕山来说,在道光帝不低于六道圣旨的催促下,这位深受皇恩的康熙帝的五世孙足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到达广东,而后手握数万大兵的奕山在对英的`作战中被打的落花流水,英军一直逼到广州城下,开出了数条条约。最终交出了六百万的“赎城费”后英军才撤去。但是他是怎么汇报的呢?完全颠倒了历史舞台上的正反角色,英军反而成了祈和的一方,还借段永福之口说出一段自我表白的话“大将军奉命而来,唯知有战,”一何壮哉!再说整个战争的决策者——道光帝,这位以勤俭而著称的皇帝光是其自身对战争的态度就已经令人难以琢磨了。在英军已经进驻长江时他还不了解“英吉利”到底为何物,且其本身又在战与和之间反复,没有丝毫的坚决性。读后感·在这样的皇帝与大臣之间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大清王朝的余晖,而道光帝自己如果知道仅仅在十四年之后他的儿媳慈喜将带着一家老小匆匆逃出紫禁城奔向热河,不知又将作何感想。在读完本书后,我不禁也要有同作者一样的问题:中国大陆与西方的差距比起一百五十年前鸦片战争时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我相信时间终会给我们答案。天朝的崩溃观后感【第二篇】疫情期间,有幸拜读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这本书号称“鸦片战争再研究”,包含了对以往的研究的批判。阅读这本书,使我更加的了解了那个时候的历史,感觉与更真实的历史接近了。阅读这本书,感觉茅海建治学非常的严谨,让我从中受益匪浅。让我了解到了我以前未曾知道的历史事实。看到此书,兴奋之余还会和我的朋友分享,给他讲述书中的精彩之处。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关于三元里抗英描述。三元里今天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1841年5月29日至31日,英军占领城北越秀山时期,爆发了一场以三元里为中心的抗英活动。三元里抗英今天的地位,已经被人为的夸大了很多次,那么当时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三元里抗英究竟有多大的作用?这本书里给了回答。茅海建先生根据各种中方文献,对照英方的文献,探究出了当时的历史。首先是对于三元里民众抗英的直接原因进行了理清,英军的暴行激起了三元里群众的不满。之后在纷杂的材料中推理出了三元里抗英的时间经过和战果。关于是谁先挑起的战争,中英双方的文献分别指出是对方先挑起的战争,这是因为当时中英已经签订了停战协议,谁先动手谁就是理亏的一方,因此双方都不可能承认是自己先动的手。关于战果,中英双方的报告也不同,中方文献夸大了歼灭头目和歼灭人数,记载不实,传说的成分非常的大。由于这种有意的宣传,使三元里抗英的事迹不断地被神化,人们在这种宣传下,纷纷认为如果不是余保纯的阻止,那么战争的发展趋势就很可能是民众消灭了英军。但装备落后、缺乏训练,组织指挥不严密的三元里民众又怎么能打得过训练有素,装备齐全的英军呢?冷兵器如何能战胜敌军的近代化武器呢?但是,从以后裕谦在定海的表现可以看出,在当时天朝上国和儒家传统思想的指导下,当时的人们把战争的失败都归结于将领和士兵的不作为,不努力,归结于奸臣害国。而不是自身的实力不足,自身的兵器太弱。他们觉得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民心团结,将士拼命。因此,也不难理解当时的人们为何会把三元里抗英神化了。而后,茅海建先生又对三元里抗英的影响做了区分,这也是让我最为赞叹的地方。三元里抗英客观上是一次爱国行为是毫无疑义的,但主观上绝不是在爱国精神的影响下行动的。三元里抗英是一次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国历史数千年,中国的老百姓早就已经在历史的变迁中习惯了改朝换代。对于老百姓来说,谁当皇帝谁坐江山都是无所谓的。因为谁当统治者,他们都是被剥削的那个,他们的生活并不会有什么本质上的改变。只不过是交税的人从满清皇帝变成了漂洋而来的白人。只要不触碰他们的利益,他们便会成为最好的子民。因此,三元里抗英是值得百年称颂的事情,但不应该将其上升为爱国精神的高度,这与当时的时代不符。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很多以前误解的地方,也学到了很多研究历史的方法,今后定会学习茅海建先生治学严谨的精神。天朝的崩溃观后感【第三篇】在成为预备党员之后,我抽空阅读了茅海建先生写的《天朝的崩溃》一书,这本书带我重新认识了鸦片战争,给了我不少思考。这本书如同茅海建先生自己所说一样“我选择鸦片战争这一中国近代化理应发生的起点,专门分析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犯错误的,试图回答一些问题”。它以皇帝与诸位官员之间发生的故事为脉络,带我们认识了大清的政治环境,揭示了历史的必然与偶然,茅海建先生写的这本书的内容带我们设身处地地感受了那一段历史,那些在现代人看来很荒谬的事情,在茅海建先生联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之后变得非常直观,我认为这是一本非常有研读价值的历史书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茅海建先生对齐山和伊里布的看法。在传统的主流观点中,齐山和伊里布是卖国贼,而林则徐被公认为精准英雄。然而,在《中国的崩溃》一书中,茅海建先生从各种文献和当时的情况出发,用当时的道德观念设身处地思考问题,逐一驳斥了齐山卖国的证据。作者认为,琦善在促进道光帝“清缴鸦片”的决定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琦善的卖家说,这实际上来自于他对英国入侵的态度。琦善实际上主张妥协,但事情会从妥协变成投降,然后从投降变成卖家。这一步一步地,琦善被戴上了卖家的帽子。林则徐确实值得称赞,但林则徐致力于研究英国历史,了解对手的力量和战术,这在当时有一个非常先进的想法,值得一百年后我们记住和尊重他,但作为一代大师,他不能逃脱时代的局限性,最终不能阻止英国打开中国的大门,让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看完这本书,我有以下思考。首先是表面上的一些思考,我们在看历史的时候,必须要带着思考看历史,有时候要辅助以必要的历史文献来说事,否则有些东西可能会被歪曲。就比如:现在日本教材中有些体现出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情况。这个就是歪曲历史,历史永远存在,而史学家有些东西可能是错的或者具有认识的局限性。第二,我认为在看待一个问题或者事件的时候一定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以那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比如:我们现在去看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物轻物谁下落快这一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亚里士多德脑子一拍就得出答案了,但是我们换到那个时代去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亚里士多德还是为历史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再结合测量工具的局限,我们就会发现亚里士多德的伟大之处。第三,每一个人都有功过是非,我们评价一个人要采取客观的态度,更多时候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尤其是在这个多媒体时代,在这个炒作横飞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冷静下来多思考消息的真假,不能一拍脑子就充当看客,传播负能量,没有一个世俗的人能超脱世俗,每个人都会受到某一个时代的局限性,正所谓“明哲保身”与“令为玉碎,不为瓦全”两者的区别,有句话讲得好,那就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最后一点就是: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我觉得这句话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尤其是在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这句话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真理性。以上就是我看《天朝的崩溃》这本书的感想,看完此书,我最大的想法是:我成为预备党员之后,要多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学会科技创新,为我们国家发展添砖加瓦。天朝的崩溃观后感【第四篇】道德的批判最是无情。而批判一旦升至道德的层面,事情的细节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至于细节之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教训更是成了毫无用处的废物。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1篇“《天朝的崩溃》读后感20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以每天一章的速度,在高度的阅读快感中,我用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一书。本书的副标题是“战争再研究”,1840年发生的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对之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等爱国将领的反抗侵略、琦善的通敌卖国、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之上。我所接触的这段历史,基本是一些爱憎分明的道德评判构成的,而我又天生是一个怀疑主义者,虽然并不相信,但没有人把历史细节指给我看。拿起厚达600页的“砖头”,不仅心中打鼓,我能不能在假期末的几天悠闲时光读完一本如此厚重,研究对象又如此沉重,充满了密密麻麻蝇头小注的专业历史著作呢?担心是多余的,翻开书的第一章,我就开始津津有味地跟着作者对“琦善卖国”一案进行拨乱反正去了。事实是,作者不但是个拥有学人之拙的严谨学者,更是一个有着诗人之慧的故事能手。诚如序言中作者好友的两句建言,“曰注重人物命运、曰解释历史现象”。作者在人物命运中阐释历史现象,在历史现实中揭示人物的命运和局限。一切从经年掌握的大量历史材料出发,不囿于成规和既有立场,果断地对曾经的历史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在作者笔下、侵略者的狡黠无赖、见风使舵、道光帝和清朝大员们的蒙昧游移、不知所云都跃然纸上。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作者除了常规材料的分析判断,尤为注重现带军事技术和地理因素、注重以现代观念考量战争时期的中国外交和各种制度,从而在纷繁的史料中发掘出深具意义的历史细节。就战争而言,作者对双方战争的意图到实现意图的战备、战力、战略、战术,甚至战法和编制、后勤补给和官兵心态无所不及,每次大小战斗均有详细的战术分析。而战争背后,是支持战争的人文地理背景,作者海陆并重、民情吏治兼顾,将帅的背景考量、具体的沟壑水道皆所呈现。正是这些“技术”层面的实证演绎,使本书对历史细节的重视可用“具体而微”四字加以概括。由细节所呈现的历史,当然比由理论引导的历史可亲可敬的多,因为除了作者的观点和分析,我们获得了认知历史思辨历史的最基本材料,而理论构筑的历史,剥去宣传的外衣,余下的只是稻草。面对一百多年来对“中英战争”爱憎分明的道德评价,作者强调指出,“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而一切出于“愤恨”、“不服输”或其他目的而对历史进行的“神话”或“鬼话”的实践,已经超越了历史研究的范围,只能白白浪费历史的宝贵财富。基于这样的思想,在事实的基础上,作者对围绕“战争”进行的道德化历史叙述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分析了“妥协→投降→卖国”的“奸臣模式”是如何成为一百多年来历史学家们的基础命题,历史又是如何在这种命题中转化为宣传的。全书试图解答一个个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命题:为什么真实的战况到开战一年多以后道光皇帝依然蒙在鼓里,胡乱发出前后矛盾的作战指令?为什么清朝大员集体撒谎、对着道光帝大施阴谋,一个比一个精彩绝伦?为什么亲历战争第一线的清朝大员都先后“由剿而抚”,稍显精明的伊里布、耆英甚至不顾圣旨,跟着英军屁股后面乞和团团乱转?为什么战争开始、英军和清军不约而同竞相封锁海口?清军的军力如何,性质又是什么?内卫部队、警察还是国防军?为什么清支援部队军纪涣散、资用靡费,竟然有部队在整个战争期间长途奔袭数千里、历时大半年却始终没到前线?神话林则徐的思想境界到底有多高?他一生最大的错误是什么?翻译因素在战争的外交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三元里抗英民众如何组织、其民族意识和战斗力如何?为什么众多主权被轻易出让而侵略者和满清政府却各得其所欢
本文标题:关于天朝的崩溃观后感(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264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