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语文《老人与海》教案【范例5篇】
好文供参考!1/28高二语文《老人与海》教案【范例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高二语文《老人与海》教案【范例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老人与海》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课前准备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好文供参考!2/28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二、导入新课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评:字词学习可以通过预习、小组交流来完成,但老师要好文供参考!3/28注意参与学生学习中,了解学习情况便于指导,不要将此流于形式;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并进行文章内容概括的练习。四、再读课文,质疑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2、小组交流。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评:有疑则有思,可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此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四、作业: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导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⑴“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好文供参考!4/28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1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⑵“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⑶“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评:勾画、批注已成为高段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笔,“不动笔不读书”。三、学习第二部分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好文供参考!5/28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⑴“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⑵“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⑶“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好文供参考!6/28评:此环节的教学采用了先整体感知再深入感悟,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三、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评:对课文的总结采用了一种学生练笔的方式,避免了老师的说教,也进行了写的训练。四、拓展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评与思本篇课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在生生交流的思维碰撞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及海鸥回报以老人的爱,在引导交流体会的同时,要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说感悟和朗读要有机结合,读体现悟,悟促进读。《老人与海》教案【第二篇】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为专题,单元读写训练重好文供参考!7/28点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本单元编排了4篇课文,本课是第1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老人生前喂食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以及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表现了老人对海鸥那份无私的爱,为我们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课标要求和本班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塑料、饼干”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教学过程: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好文供参考!8/28设计了如下的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小环节:1、学习单元专题这是本组第1篇课文,要紧紧围绕单元读写训练重点来学习,所以在开课伊始,带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及学习要求。这一单元的学习专题是“人和动物和谐相处”,围绕这一专题,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在学生读后师重点强调两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感情及这感情是怎样真实、具体表达出来的。让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让单元学习重点真正落到实处。然后顺势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老人与海鸥(板题)齐读课题。2、解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进而让学生带着“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等各种疑问走进课文。这一环节通过学习单元重点,明确习作要求,将阅读与写好文供参考!9/28作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落实了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从题目入手,紧紧抓住了这篇课文的切入点,更好地理解课文。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六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一定的预习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点的是要把预习检查进一步的落实。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小环节:1、查读课文:指名分段接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错误要及时纠正。2、检查字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夯实基础,因此在查读课文的同时就及时检查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随着学生的读,重点强调以下字词:“塑”、“饼”、“营”的读音;“抑”、“吉”、“塑”的字形,同时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这里要求学生边听边做好标记,以便课后整理。)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在学生试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就写了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后,海鸥送别老人,不忍离去的故事。(2)围绕着这个故事,这篇课文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海鸥为老人吊唁。具体在文中哪些段落,让学生找准,从而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好文供参考!10/28这一环节,我注重了教会学生方法,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让初步感知课文进一步扎实有效的进行,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本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因此教学中,我从课后习题1入手,紧紧围绕“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感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加强朗读指导,充分体会,最后能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这份真挚的感情。]具体过程是这样的:(一)学习第一部分(1-13):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1、按单元学习方法做,看老人与海鸥之间有什么样的感情,这感情是怎样真实、具体表达出来的,默读第一部分,划出关键词,用心地体会体会,在小组内交流交流。2、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时间,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1)从文中第2段中的“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中“只为了”可体会到老人只想和海鸥在一起,只想细心照顾它们,可见老人对海鸥的喜爱,愿意与海鸥相伴。(2)继续汇报:文中第2段从一系列动词“放、退、撮”好文供参考!11/28可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细心照顾,我让学生做做动作,想象画面,进一步体会。在这里,我重点引导这句,课后问题句子出示:海鸥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有声有色的乐谱”更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配合得默契,相处得和谐。抓住关键词初步理解后,我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联想当时的画面,通过练读,指读,评读后,让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情感真实的融入到一起,真正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正走进文本。师:同学们,这里从老人做什么看出来老人与海鸥有深厚感情?(喂海鸥))(板:喂)还有哪儿看出老人与海鸥有深厚的感情?随生答(板:唤谈)这两部分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体会。(3)对重点部分的理解除了有感情的朗读之外,也要抓住重点句来理解。因此,我重点抓住这样一句话:“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中的关键词“亲人”,理解什么样的人被称为亲人,有血缘关系的人,亲近的人,是亲人,说老人和海鸥像亲人一样,能体会到他们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多么的和谐。这样和谐的情景再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这一环节,我紧紧抓住感悟点,带领学生感悟,教给学生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方法,将理解与体会,交流与读文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交谈、汇报中便能读懂,读透,体会深刻,同时,抓住课后问题来理解课文,更提高了好文供参考!12/28阅读教学的时效性。(二)学习第二部分:海鸥为老人吊唁1、让学生带着同样的问题及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二部分。2、(1)这里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关键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大事。”抓住关键词“意想不到”,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老人与海》教案【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26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