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生不设限教案和学案
1《人生不设限》教案课程主题人生不设限授课形式心理活动课教学对象高三年级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理念本课以情景体验式学习理论为依托进行设计。体验式学习,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景,让参加者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对自己、对他人和环境,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体验式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认为知识并非由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给学习者,强调学习在学习环境中通过“做中学”来掌握和运用知识。体验式教学的四个环节是:创设情景、启动体验;设计问题、激活体验;交流感悟、升华体验;评价反思、践行体验。本节课,通过人物故事《罗杰班尼斯特与伟大的一英里》引导学生深入情景,感受到内心信念对成功的重要影响,探寻打破自我设限的方法。教学对象分析高三学生在面临高考压力的时候,时常会自我设限,从而导致学习自信心不足。具体表现为偏科、厌学、自我怀疑与否定甚至自我放弃。本节课从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破惯性思维。通过人物故事,将学生带入情景,通过体悟主人公的不凡经历,让学生感受到自我设限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一起探索并找到打破自我设限的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总结出突破自我设限的方法如坚定的信念、科学的方法、不懈的努力等。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在小组合作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他人。3.情感目标:能够融入人物故事情景,感受到自我设限对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教学重点结合人物故事,总结出突破自我设限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够融入人物故事情景,感受到自我设限对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教法与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体验法、讨论法教学准备课件PPT、苹果与吸管、学习单、人物故事材料教学流程设计意图2一、热身活动:软管穿苹果师:请问,你们觉得吸管可以穿透苹果吗?生:可以、不可以。师:请大家试试看。生:好像很难穿透。师:讲解原理与方法,请1-2位同学上讲台展示。二、构建情景,同理角色1.教师讲述,图文呈现《一英里的突破》。1945年时一英里(1609米)跑的世界纪录为四分零一秒。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很快便可有人超越这一秒之差,突破四分钟大关。然而这一纪录却保持了近十年。无数的运动学家与生理医学家信誓旦旦地宣称人类不可能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如果真的能够跑到那个速度,选手们将会在赛场上暴毙。曾试图打破这一纪录的顶级跑步运动员甚至也开始相信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的世界一流运动员约翰·兰迪(JohnLandy)说:“这就好比试图穿越一堵墙,四分钟跑完一英里已非我能力所及。”然而1954年5月6日,在英格兰的一次竞技赛上,英国医学院学生罗杰·班尼斯特(RogerBannister)仅用3分59.4秒便跑完了一英里。班尼斯特成功了!他创造的纪录不仅被载入史册,更向世人证明了这一速度并非无法实现。2.学生活动:记者采访邀请一位同学扮演记者,另一位同学扮演班尼斯特。采访问题自拟:例如:打破记录之后你的心情如何?先在小组内练习,然后邀请2个小组进行分享。三、呈现冲突,解决问题1.设计冲突情景,体验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师:世界一流运动员约翰·兰迪听到这一消息后,内心非常复杂。在三个月之后,他和班尼斯特要共同参加一场英联邦组织的一英里大赛。2.学生活动:良心巷邀请1位同学扮演约翰·兰迪,左右各6位同学扮演兰迪内心的声音,左边代表鼓励的声音,右边代表否定的声音。邀请扮演兰迪的学生分享自己活动的感受。邀请1-2位学生分享作为观察者的感受。师:仅在时隔六周之后,约翰·兰迪再次刷新了这一纪录。兰迪在自己此前的基础上提高了整整4秒,仅用时3分57.9秒便跑完全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思考。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通过教师讲述,讲学生带入故事情景,了解班尼斯特在一英里赛跑取得突破的背景信息,为接下来的讨论做铺垫。采访活动设计,让学生更深切的体会到班尼斯特成功的喜悦。通过设计冲突的情景以及良心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遇到竞争压力状态下,每个人内心的复杂感,既渴望成功来证明自己,又担心实力不济无法胜出。3程,堪称奇迹。3.一英里的世纪对决1954年8月7日,在温哥华举办的英联邦运动会上,班尼斯特与兰迪上演了历史上最伟大的一英里比赛。师:请大家猜猜看是谁赢了?学生活动:身体雕塑,画面定格让各小组学生用身体语言呈现比赛冲刺到终点线的最后一刻。师:比赛开始之后,兰迪几乎都占有领先优势。而在最后的弯道时,罗杰班尼斯特一举超越他,最后罗杰班尼斯特以3分58.8秒通过终点,而兰迪则是以3分59.6秒稍落于后。两人双双再次跑进四分钟。思考与讨论:你如何看待这一场比赛结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会带给我们什么?4.成功背后的原因师:请阅读班尼斯特的相关材料,分析他成功的主要原因。组织各小组讨论,发言。将大家讲到的方法整理并板书。四、沉淀与反思1.自我设限背后的心理机制有一位很厉害的心理学家发现了“不可能”的秘密。“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2.你有与不可能狭路相逢的经历吗?3.小组交流讨论问题:打破自我设限的方法有哪些?五、课堂总结1.今天这节课让你感受最深刻的地方是?教师小结:“社会和工作给我们强加越多的限制,那么跑步就越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情感的释放,对自由的向往。人类的精神就是永不服输的精神!”——罗杰·班尼斯特兰迪与班尼斯特的一英里世纪决战,到底谁会赢?带来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而结局与学生猜测的反差,再次呈现出自我设限被打破的真实例子。启发思考与讨论,课堂张力达到最大。教师讲述自我设限背后的心理机制,通过讨论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树立改变信心。4课堂阅读材料:班尼斯特成功背后从上个世纪初开始,无数人梦想着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即4分钟内跑完1英里。1945年,瑞典人根德尔·哈格跑出4分01秒4的成绩,八年过去了,依旧没有人如此接近这个目标。在这寂静的八年中,还是医学院学生的班尼斯特发誓自己要成为第一个突破4分钟极限的人。利用他的医学知识,班尼斯特独自训练着,刻意地远离那些控制着这项运动的教练和经纪人。1953年他已将自己的成绩提升至4分03秒6。最终,他将自己的脉搏降低到每分钟50下(男性平均脉搏为每分钟72下),而他的每一下心脏搏动都能提供足够的氧气,因此当他在跑步的压力下,脉搏的增加能够为他带来巨大的氧气供给,并且能够抵抗精疲力竭。多少年来,这个“梦幻1英里”已经被田径教练和心理学家进行了无数次的科学研究。他们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华氏68度的气温条件下进行,没有风,赛道应该是坚硬干燥的土地。周围应该有热情的观众来提高士气。第一个四分之一段应该跑得最慢,而最后一段则应该跑得最快。但是班尼斯特打破了所有的这些理论。1954年5月6日,牛津,刮着寒风,而一整天的寒风让观众寥寥,只有1500个观众来到现场。下午的阵雨则让煤渣地依旧潮湿。班尼斯特和他的另外两位英国业余田径协会的队友一起参加了比赛。按照计划,克里斯·布拉什尔为班尼斯特领跑,但班尼斯特跑得太快了,第一个四分之一段就跑出了57秒9,接着以1分58秒2打破了半程纪录。此时,布拉什尔精疲力竭,退出了比赛,然后,克里斯·查特维继续领跑,让班尼斯特一直跟着自己的步伐。最后300码,班尼斯特开始冲刺。他的步伐越来越大,头向后仰着,脖子成弓形,他不停地跑着,似乎完全失去了意识。当他冲过终点线时,比赛现场的广播员激动地说道:“新纪录诞生了,这是欧洲纪录,也是世界纪录,时间为3分59秒04。”此时,班尼斯特恢复了意识,但暂时处于色盲状态,他的脉搏达到了每分钟155下,并且过了三个小时才恢复正常。5《人生不设限》学习单一、请阅读材料,分析班尼斯特成功的原因二、打破自我设限的方法有哪些?三、本节课让你感受最深刻的地方是?
本文标题:人生不设限教案和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305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