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详细雨水沟槽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管表5年月日工程名称分部工程雨水工程分项工程名称沟槽开挖交底内容:1.根据交桩记录提供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测量放线,由测量员根据导线点放出沟槽中线及放坡后的沟槽边线,同时定出检查井井位,并校核测量数据,确保一次性开挖到位;2.沟槽底部基础宽度:管径D(mm)500600800100012001350150016502000开槽宽度(m)1.201.521.762.002.442.622.803.183.60槽底需要设排水沟时,工作面宽度应适当增加;放坡系数采用1:0.25(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土质较差时适当增大放坡系数)3.沟槽采用挖掘机开挖,严控并确保槽底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槽底设计高程以上20厘米宜取人工清挖,同时修整槽底及边坡。4.当开挖沟槽发现已建的地下各类设施或文物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5.槽底不得受水浸泡,遇地下水时,进行降水后再进行开槽;并密切注意临近护坡、挡土墙和建筑物的安全;沟槽挖土应堆放在距槽边1.5m以外的位置;6.严禁扰动槽底土壤,如发生超挖,严禁原土回填,用10cm毛石垫层、1:1石屑粉或2:8灰土回填;7.槽底高程0,-30mm;边坡不陡于规定值。三、质量标准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槽底高程土方±20两井之间3用水准仪测量石方+20、-2002槽底中线每侧宽度不小于上表所述开槽宽度一半两井之间6挂中线用钢尺测量,每侧计3点3沟槽边坡不陡于1:0.25两井之间6用坡度尺测量,每侧计3点交底单位接收单位交底人接收人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管表5年月日工程名称分部工程雨水工程分项工程名称管道基础(承插口)交底内容:一、施工规范:1.根据设计要求:基础采用180°砂石基础,垫层厚度及基础宽度见下表:管内径D(mm)管壁厚(mm)管基尺寸(mm)垫层宽度垫层厚度包管高度(180°)50050120010030060060140010036080080160015048010001001800200600120012022002007202.管座回填至管道的半管位置,回填材料为50%石屑+50%石粉。槽底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垫层施工,垫层完成后进行安管施工。安管完成后进行基础剩余部分施工。二、施工要求:1.必须保证垫层高程误差在0,-15mm之内2.基础分层回填压实,基础虚铺厚度根据压实机具确定,管道基础采用轻型压实机具夯实,每层虚铺厚度应为20cm,压实遍数5~6遍。3.沟槽内应清理干净,槽内不得有积水;明沟排水,保持排水畅通,沟槽内不得有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质等杂物。4.基础填料中不得含有机物、砖、石等硬块,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cm。三、质量标准管道基础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土(砂及砂砾)基础高程压力管道±30每个验收批每10m测一点,且不少于3点用水准仪测量无压管道0,﹢15平基厚度不小于上表所述钢尺测量土弧基础腋角高度不小于上表所述钢尺测量交底单位接收单位交底人接收人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管表5年月日工程名称分部工程雨水工程分项工程名称管道基础(平接口)交底内容:一、施工规范:1.根据设计要求:采用180°混凝土基础,单位:上表中除已给定单位外,均以mm计管径D管壁厚t管肩宽a管基宽B管基厚基础混凝土量m3/MC1C2135013527021602702701.302150015030024003003001.608165016533026403303301.945200020040032004004002.8582.槽底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平基施工,平基完成后进行安管施工。安管完成后进行基础剩余部分施工。二、施工要求:1.必须保证平基高程误差在0,-15mm之内2.砼基础分两期施工,即先浇筑平基砼,待稳管后再浇筑管座砼。3.沟槽内应清理干净,槽内不得有积水;明沟排水,保持排水畅通,沟槽内不得有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质等杂物。基础填料中不得含有机物、砖、石等硬块,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cm。三、质量标准管道基础的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混凝土基础、管座平基中线每侧宽度﹢10,0每个验收批每10m测1点,且不少于3点挂中心线钢尺测量每侧一点高程0,-15水准仪测量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钢尺测量管座肩宽+10,-5钢尺测量,挂高程线钢尺测量,每侧一点肩高±20交底单位接收单位交底人接收人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管表5年月日工程名称分部工程雨水工程分项工程名称管道安管(承插)交底内容:一、施工规范:1.安管前应将管子内外清扫干净。2.管道应垫稳,管底不得反坡,相邻管口接缝宽度应均匀,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土块等杂物。3.管子稳好后要将管两侧卡牢、固定,为防止回填砂石基础时,产生漂管、管道高程移位,管子稳好后应及时回填砂石基础,回填过程中要设专人检查管道是否有移位。4.下管采用人工配合吊车下管,吊车下管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统一明确。吊车进行各种动作之前,指挥人员应检查操作环境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向司机发出信号。5.指挥人员应熟悉机械吊装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指挥信号,及所吊管材、管件等对吊装工艺要求。在作业过程中,指挥人员应精神集中;吊车司机和槽下工作人员应听从指挥。吊索应准确置于吊点,吊具应安装牢固,管子起吊应平稳,吊速应均匀,回转应平稳,下落应低速轻放,不得突然制动。6.严禁吊车在架空输电线下工作。7.管材到场后,质检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对管材逐根进行检查,管材不得有裂缝、破损,管口工作面应平整光滑,逐根测量管内径、外径及其椭圆度,并做好记录;不合格管材不得用于工程并清退出场。8.管节与管节、管道与检查井的接口周围缝隙应均匀,承插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无突起、突弯现象。二、质量要求:1.安管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内底高程允许偏差±10mm;(2)中心线允许偏差10mm;(3)相邻管内底错口不得大于3mm。接收单位交底人接收人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管表5年月日工程名称分部工程雨水工程分项工程名称管道安管(承插)交底内容:三、质量标准:接收单位交底人接收人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管表5年月日工程名称分部工程雨水工程分项工程名称管道安管及接口(平基)交底内容:一、施工规范:1.安管前应将管子内外清扫干净。2.管道基础不得反坡,相邻管口接缝宽度应均匀,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土块等杂物。3.管子稳好后要用预制楔形垫块等将管两侧卡牢、固定,为防止浇注砼基础时,产生漂管、管道高程移位,管子稳好后应及时浇注砼基础,浇注过程中要设专人检查管道是否有移位。4.下管采用吊车下管人工配合,吊车下管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统一明确。吊车进行各种动作之前,指挥人员应检查操作环境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向司机发出信号。5.指挥人员应熟悉机械吊装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指挥信号,及所吊管材、管件等对吊装工艺要求。在作业过程中,指挥人员应精神集中;吊车司机和槽下工作人员应听从指挥。吊索应准确置于吊点,吊具应安装牢固,管子起吊应平稳,吊速应均匀,回转应平稳,下落应低速轻放,不得突然制动。6.严禁吊车在架空输电线下工作。7.管材到场后,质控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对管材逐根进行检查,管材不得有裂缝、破损,管口工作面应平整光滑,逐根测量管内径、外径及其椭圆度,并做好记录;不合格管材不得用于工程。8.管节与管节、管道与检查井的接口周围缝隙应均匀,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无突起、突弯现象。二、质量要求:1.安管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内底高程允许偏差±10mm;(2)中心线允许偏差10mm;(3)相邻管内底错口不得大于3mm。接收单位交底人接收人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管表5工程名称分部工程雨水工程分项工程名称管道安管及接口(平基)交底内容:三、质量标准:交底单位接收单位交底人接收人施管表5工程名称分部工程雨水工程分项工程名称检查井(φ1500)交底内容:一、施工规范:根据设计要求,D1000管道检查井采用φ1500砖砌(盖板式)雨水检查井。1.井底垫层和基础分开浇筑。垫层为级配碎石,基础混凝土为C20钢筋混凝土,基础直径2.08m。2.砌筑前应将砖用水浸透,当混凝土基础浇注8小时后,基础面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方可铺浆砌筑。3.排水管道检查井内的流槽与井壁同时砌筑,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底部接顺,表面压实抹光,井底坡度与管道坡度一致。4.井室砌筑时,应同时安装踏步,踏步中心水平间距30cm,竖直间距36cm,井室内最上的一个踏步放在距盖板下12cm处,踏步中心指向检查井中心,最上面的踏步距流槽不小于20cm。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或混凝土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5.在砌筑检查井时应同时安装预留支管,预留支管的管径、方向、高程要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预留支管管口采用低强度等级砂浆砌筑封口抹平。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应与井内壁平齐。6.流槽应与井室同时砌筑,如不同时砌筑安不合格井算,雨水为半管流槽。7.砌筑圆形检查井时,应随时检测检查井尺寸,如有偏差及时进行调整。8.雨期砌筑检查井时,井身应一次完成,为防止漂管,可在检查井的井室侧墙底部留进水口,回填前应封堵。二、质量要求1.井壁的勾缝、抹面应符合质量要求;2.井壁与管道连接处应采用水泥砂浆填实。交底单位接收单位交底人接收人工程名称分部工程雨水工程分项工程名称检查井(φ1500)交底内容:三、质量标准:检查井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平面轴线位置(轴向、垂直轴向)15每座2用钢尺量测、经纬仪测量2结构断面尺寸+10,02用钢尺量测3井室尺寸长、宽±202用钢尺量测直径4井口高程农田或绿地±201用水准仪测量路面与道路规定一致5井底高程开槽法管道铺设D≤1000±102D>1000±15不开槽法管道铺设D<1000+10,-20D≥1000+20,-406踏步安装水平及垂直间距、外露长度±101用尺量测偏差较大值7脚窝高、宽、深±108流槽宽度+10交底单位接收单位交底人接收人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管表52010年6月1日工程名称分部工程雨水工程分项工程名称检查井(φ1250)交底内容:一、施工规范:根据设计要求,D600-D800管道检查井采用φ1250砖砌(盖板式)雨水检查井。1.井底垫层和基础分开浇筑。垫层为级配碎石,基础混凝土为C20钢筋混凝土,基础直径1.83m。2.砌筑前应将砖用水浸透,当混凝土基础浇注8小时后,基础面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方可铺浆砌筑。3.排水管道检查井内的流槽与井壁同时砌筑,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底部接顺,表面压实抹光,井底坡度与管道坡度一致。4.井室砌筑时,应同时安装踏步,踏步中心水平间距30cm,竖直间距36cm,井室内最上的一个踏步放在距盖板下12cm处,踏步中心指向检查井中心,最上面的踏步距流槽不小于20cm。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或混凝土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5.在砌筑检查井时应同时安装预留支管,预留支管的管径、方向、高程要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预留支管管口采用低强度等级砂浆砌筑封口抹平。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应与井内壁平齐。6.流槽应与井室同时砌筑,如不同时砌筑安不合格井算,雨水为半管流槽。7.砌筑圆形检查井时,应随时检测检查井尺寸,如有偏差及时进行调整。8.雨期砌筑检查井时,井身应一次完成,为防止漂管,可在检查井的井室侧墙底部留进水口,回填前应封堵。9.井内D600管间距1.09米,井内D800管间距0.96米。二、质量要求1.井壁的勾缝、抹面应符合质量要求;2.井壁与管道连接处应采用水泥砂浆填实。交底单位接收单位交底人接收人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管表5工程名称分部工程雨水工程分项工程名称检查井(φ1250)交底内容:三、质量标准:检查井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平面轴线位置(轴向、垂直轴向)15每座2用钢尺量测、经纬仪测量2结构断面尺寸+10,02用钢尺量测3井室尺寸长、宽±202用钢尺量测直径4井口高程农田或绿地±201用水准仪测量路面与道路规定一致
本文标题:详细雨水沟槽技术交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34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