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实用4篇】
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实用4篇】【前言导读】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实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呢!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第一篇】关键词:素质教育学习型小组协作式问题体会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以“知识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及其实践,日益暴露了它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越来越显示其生命力,这无疑是21世纪学校教育中占主导方式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适应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我尝试以自己所开展的研究性活动为依据和基础,谈对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之一――小组协作式学习的一些问题和体会。一、研究性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研究性学习”国外称项目课程、主题研究、专题研究等,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教育界比较普遍推崇和实施的一种新教学模式。例如,研究性学习一直是德国教育的传统模式,到90年代,德国各中学陆续开设了项目研究课程,要求教师通过不同方法的教学活动以使学生在交谈或讨论中获知,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参与,强调学生独立思考的自主发现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近几年来,法国也把研究性学习视为多学科综合和尽可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挪威政府和波兰政府规定:中学生在校除学科知识外,还要研究一些必学的和选学的主题,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和家庭生活,思考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亚洲国家受传统教育文化影响深重,长期以来形成重记忆、重学术、重知识的传承,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教育改革方案中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凸现出来。注重研究性学习,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研究性教学就是强调学习过程的教学,包括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的培养和探究方法与思路的发展,即思维力的发展。传统教学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掌握,现代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注重学生的内在变化,即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学生情感的激发等。研究性教学从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开发利用资源到探索研究结论,都由学生自主操作,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研究性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等都体现出开放性,与传统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的讲授法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研究性教学更关心学生的过程,对学生是否掌握某个具体的知识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应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并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研究性教学能够充分体现教育的主体性、发现性、成功性原则,研究性教学课程的评价也应是全程化、多元化和弹性化,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体验到每个人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的。二、小组协作学习概述小组协作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主张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各个任务,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进行学习,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在协作学习中,学习者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并利用必要的共享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意义建构,获得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小组协作学习强调任务驱动下学习者之间的积极协作,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体现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学习、工作所必需的协作精神。将协作学习引入研究性学习,这不仅是对研究性学习实施模式的探索,而且是一种现代教育观念的传播。《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强调,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可以看出,要实现这六个目标,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经历以下几个方面;亲自研究、解决问题;承担一定的个人责任;学会与他人合作;懂得采用科学的方法。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若还以传统的接受型学习方式进行,那么对这几个方面就不会有充分的体验,最终使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我们考虑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采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协作式学习。与其它研究性学习的形式相比,它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更有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研究性学习是我国近几年才大力推崇和实施的一种新教学模式,现阶段还处于摸索的阶段,我们应采用一种较为可操作性的方式,让受教育者更容易开展活动,避免挫伤积极性。而现今的研究性学习主要在普通高中中推行,这些学生长期以来是在传统的接受型学习方式下接受教育,一下子未能完全适应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得知识,而也是和教育者一样在摸索和探索中学习,他们受教育方式的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而在这个适应过程中采用小组协作式方式通过相互间的合作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就能降低研究性的难度,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只要能制定好合理的小组工作计划,角色分配得当,明确自己、他人及整个协作小组的目标,相信通过协作研究,学习者就可以一起体验克服困难的历程,感受到彼此合作的默契,一起分享最后成功的喜悦,每个人都能够说自己的努力是小组成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三、关于小组协作学习形式的几点思考(一)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转变教育观念是关键。只有彻底转变观念,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充分弘扬学生个性和开发学生潜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教师的观念需要转变。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研究性活动的前提。“教育者或教师企图不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去掌握知识、培养品德,却将知识、品德、要求‘加到’儿童身上,任何这样的企图只会破坏儿童健康智力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基础,破坏培养他的个性品质的基础”。①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没有个体的主体活动,如果不能科学地组织,有效地规范和正确地引导个体的学习活动,个体的发展目标就会落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就只能是一美好愿望而已。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的发展是一个主动摄取、积极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与个体自身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任由外部随意塑造、被动接受的过程,教育和教师在个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中,不应起支配、控制甚至主宰的作用,不应该强迫或命令学生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是要求教师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育观念,尊重、鼓励学生的各种自由、自主的活动,不仅要为学生的各种活创建、提供适宜的机会、条件、场所和更多的选择可能性,而且要组织和亲自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这时,与传统教育相比,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更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给予、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交往和对话的关系。同样,小组协作式研究性学习虽然以学生的自主性为主,但同样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指导,而且它更需要教师对学生协作活动的指导。虽然教师是指导者,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并非完全起到指导者的作用。这是因为教师并非是全才,在某些知识和能力方面有可能不如学生,教师应向学生学习,虚心接受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新方案、新结论,所以师生关系是相互学习、共同合作的学友关系。师生是构成任何教育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这种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但要注意的是,在协作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只可作为辅导精编资料,供您参考者。其次,学生的观念也应改变。如前所述,现今的高中学生长期以来采用的是传统的接受型学习模式,难以一下子改变为自主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如我在上学年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一开始学生都以为是像平时的课堂一样是教师授课,只是换个说法而已。于是在活动开展初期他们有一定的依赖性,寄希望于我能像往常一样直接告诉他们结果或查找某种资料能有现成的答案。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后,就向学生讲清楚何为研究性学习以及它的方法和意义,让他们知道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之后他们的积极性就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见,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意义,努力转变学生的观念,让他们意识到自主学习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二)结合学生心理确立课题。提出问题和解决是研究性学习的中心。由于课题是类似科学研究,是“从做中学”,一方面不能用成人和专家的标准要求,另一方面研究是一种“长”作业,因而课题大很容易使学生能力、精力、财力跟不上。此外,教师还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考虑其不同层次的需求和不同程度的感受,产生与学生心理结构相匹配的同构效应,使学生可以凭借“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例如,2008―200年我把课题定为:“以黄埔的历史背景观为龙头带动黄埔的旅游业为发展。”确立这一课题,一是现行高一新教材的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而广州,特别是广州黄埔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内容,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从教材中搜集资料,积累研究的材料,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教材的认识。二是我校正位于广州东部广州开发区内,也是属于广州黄埔区的范围,所以本校有相当一部分是黄埔区土生土长的学生,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也就有一定的认识及相当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学生通过对广州旅游文化资源的调查后,结合自己在黄埔长大的经历和感受,提出了要带动旅游业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提高黄埔自身人文环境,提高黄埔人的文化素养,一方面以纯朴的民风、周到热情的服务取胜,另一方面适应时代的要求,如这里的农庄、果园的主人可以自己设计网页介绍农庄、果园的情况,让外地的旅客在互联网上就可以了解到情况,还可以预定提供旅游服务,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三)突出对学生协作活动的指导。首先,合适的分组是协作学习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根据学生一定的认知水平、学习方式、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协助进行分组,使一个小组内有各方面特长的学生能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依据自身的特长运作和驾驭自身的智力和思维风格,调动创造性思维解决学习问题。其次,在小组计划的制定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或情景辅助学生。如:“黄埔区现今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哪种产精编资料,供您参考业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为什么?其优势在哪?”“广州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如何?现今广州的旅游消费有哪些方面?”“黄埔有哪些旅游资源?其发展有何利弊?”“黄埔区的旅客群体有什么特征?”等等。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获得数据。如在解决“黄埔区的旅客群体有什么特征?”时,可以通过在旅游地点利用调查问卷访问旅客估计,还可以向旅客咨询改进的意见。最后,在协作研究中,由于高中生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运用还需指导,因此教师需指导学习者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及资料中撷取与主题相关的史料,引导他们如何把调查所得的数据作合作交流。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对学生协作活动的指导中,教师只是组织者、观察者和指导者,学生才是协作研究的主体。(四)合理评价:使每个参与者都是成功者。活动能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满足需要的对象,个体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追求特定的目标,达到特定的目标即实现了某种需要。个体的多种需要,不论是肉体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在活动中得到满足的。从根本上说,个体的活动就是力求实现对需要的满足的水准。个体在活动过程中满足了一种需要后,就会通过新的活动来满足新的需要,从而推动自身的不断发展。所以研究性活动就是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在活动的过程式得到满足。“研究性学习评价既要考虑学生参与活动、达成研究性学习目标的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要使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研究上卓有成效的少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既要着眼于整个小组的评
本文标题: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369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