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机械基础教案(2.1力的基本性质)
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时间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二、旧知回顾:初中物理中的力有哪些?科目机械基础课题:2-1力的基本性质授课日期课时班级12秋电子、12农机汽修班授课方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作业题数2拟用时间教学目的应知:熟悉力的概念、性质;应会:能把工程实际结构转换成力学模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重点力的性质难点力的性质教学回顾第2页三、设定目标a)学习内容:力的概念、性质b)学习目的:为画物体的受力图准备四、情景导入,提出任务任务一:力的概念任务二:力的性质五、探究学习分析任务一、力的概念(25分钟)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相互间的机械作用,其作用结果使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的效应分外效应—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应。内效应—引起物体变形的效应。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线)。3.力的表示法力是矢量,用数学上的矢量记号来表示。4.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1N=1公斤•米/秒2(kg•m/s2)。启发教学:2020FNFN哪一种正确?注意区别矢量与标量二、力的基本性质公理一(二力平衡公理)要使刚体在两个力作用下维持平衡状态,必须也只须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作用。二力构件—不计自重只在两点受力而处于平衡的构件。与构件形状无关。公理二(力平行四边形公理)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于同一点的一个力,即合力。合力的矢由原两力的矢为邻边而作出的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来表示。矢量表达式:12RFFF公理三(加减平衡力系公理)AFF11FF22FFRR第3页可以在作用于刚体的任何一个力系上加上或去掉几个互成平衡的力,而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推论(力在刚体上的可传性)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其作用点可以沿作用线在该刚体内前后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它对该刚体的作用。F1=-F2=F要点:☉力不能移出作用线以外;☉力不能移出刚体外。启发教学:公理四(作用和反作用公理)任何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等,作用线相同,但指向相反,并同时分别作用于这两个物体上。六、学生参与,完成任务1.设问:能不能在曲杆的A、B两点上施加二力,使曲杆处于平衡状态。2.为什么说二力平衡条件、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和力的可传性等都只适用于刚体?七、评价反思:理解静力学公理及力的基本性质八、课后作业:练习册2-1FFABFF11ABFFABFF22FF11第4页
本文标题:机械基础教案(2.1力的基本性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4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