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
八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页(共3页)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满分:100分时间:60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填入下面答题表中。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A.B.C.D2.以下是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特征的是()A.身体呈辐射对称B.有口无肛门C.背腹扁平D.体表有刺细胞3.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是()A.水母、海蜇、珊瑚虫B.珊瑚虫、草履虫、海蜇C.水母、海蜇、金鱼D.海葵、水螅、变形虫4.下列动物中,有口无肛门并营寄生生活的是()A.珊瑚虫B.血吸虫C.蛔虫D.苍蝇5.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细胞是()A.刺细胞B.腺细胞C.变形细胞D.领细胞6.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无肛门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7.下列关于水螅生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螅用触手捕捉食物并将食物送入口中B.水螅捕获的食物经口入消化腔进行消化C.水螅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经肛门排出D.水螅的体壁由两层细胞构成8.蚯蚓的结构或特征,与运动无关的是()A.环带B.刚毛C.体壁的肌肉D.身体分节9.下列动物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蛔虫B.蜈蚣C.涡虫D.沙蚕10.判断蚯蚓前后端的简便方法是()A.观察蚯蚓的运动B.有环带的一端是身体的前端C.观察蚯蚓的反应,反应快的一端是前端D.长有口的一端是前端11.在蚯蚓的身体上涂抹凡士林(润滑隔水),然后将其放在纸板上,蚯蚓将()A.无法运动B.无法呼吸,最终死亡C.无法钻洞D.无法取食,最终死亡12.仲夏雨后,常看到地面上蠕动着的蚯蚓,这是雨后蚯蚓爬出地面进行()A.呼吸作用B.寻找食物C.伸展活动D.晒太阳13.以下四种身体细长的动物,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B.C.D.14.琼海烟塘一带村民受利益驱使,捕捉蚯蚓做药引子,一年可以捕杀上万吨.专家呼吁立法保护蚯蚓,蚯蚓的作用有()A.可以作中药材B.是蛋白质饲料C.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D.前三项都对15.以下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青鱼B.鲸鱼C.娃娃鱼D.鱿鱼16.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腔肠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体表有刺细胞B.扁形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C.线形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17.青岛海鲜很有名,下列哪组海鲜都属于软体动物?()A.鲳鱼、牡蛎B.章鱼、蛤蜊C.龙虾、大闸蟹D.鲍鱼、海蜇18.蝗虫的呼吸器官是()A.气门B.气管C.肺D.鳃19.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A.蜘蛛B.蝴蝶C.蜈蚣D.鼠妇20.在收藏衣服的柜子里,放些樟脑丸有助于驱逐蟑螂.蟑螂能够感知樟脑丸中的挥发性物质的结构是()A.昆虫体表B.鼻孔C.触角D.气门21.蝉有蜕皮的现象(如图所示),蜕去的结构是()A.壳B.皮肤C.外骨骼D.鳞片22.水中的氧进人鲫鱼体内的途径是()A.水→口腔→鳃→血液B.水→鼻腔→鳃→血液C.水→鳃→血液→口腔D.水→口腔→血液→鳃23.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是()A.草鱼、鲢鱼、鲫鱼、黑鱼B.草鱼、青鱼、鲢鱼、鳙鱼C.青鱼、草鱼、鲢鱼、鲤鱼D.鲢鱼、鲫鱼、鲤鱼、青鱼24.下列不属于南海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A.有效控制幼鱼的捕捞B.保护海洋动物的多样性C.有利于鱼类等水生动物在春、夏季节的繁殖D.渔船、渔民可得到休整,为继续捕捞做好准备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题号272829303132333435答案八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第2页(共3页)25.如果将鲫鱼的胸鳍和腹鳍剪掉,鲫鱼在运动时会发生的现象是()A.不能转动B.不能向前游动C.不能上浮D.失去平衡而侧翻26.从鱼鳃流出的水和从鱼口流进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的变化是()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27.鱼常在黎明前浮头或跳出水面,天亮后停止浮头,是因为()A.趁清晨空气清新,到水面嬉戏游玩B.清晨水面比较安全,天亮以后会被敌害发现C.在水中睡了一夜觉,清晨到水面寻食D.清晨水中氧含量最小,天亮后水中氧气充足28.决定鱼的前进方向并提供前进动力的是()A.尾鳍B.背鳍C.胸鳍D.腹鳍29.下列动物中,都属于鱼的一组是()①甲鱼②海马③中华鲟④章鱼⑤银鲳⑥海蜇⑦海龟.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②③D.②⑥⑦30.下列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A.乌龟B.老鼠C.海蜇D.蜘蛛31.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②用肺呼吸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⑤皮肤裸露.A.①②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④32.“义乌小鲵”目前仅见于浙江省少数地区,属于中国稀有两栖动物之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特种红色名录.下列关于“义乌小鲵”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无脊椎动物B.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C.受精卵通过分裂可以形成多种组织D.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33.小华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许多已死的鱼中,她迅速判断出鱼是否新鲜的依据是()A.体表湿润B.鳃丝颜色鲜红C.鳞片完整D.体表无伤34.蛇没有四肢,在分类上属于爬行动物,以下特征与之无关的是()A.用鳃呼吸B.体表覆盖角质鳞片C.卵外有较硬的卵壳保护D.用肺呼吸35.“鱼戏莲叶间”是描写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A.所有鱼鳍的共同协调配合B.胸鳍和尾鳍的左右摆动C.躯干和尾的左右摆动D.尾鳍和臀鳍的左右摆动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36.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请你参与“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1)如图,制作一个箱子,以箱子内横轴中线为界,一边放潮湿的土壤,另一边放相同高度干燥的土壤,然后放进20条状况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蚯蚓,盖上纸板.三天后检查箱子内中线两边的蚯蚓,注意作好观察记录.(2)请你作出假设______.(3)你确定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4)你的实验结果:蚯蚓在______(请填“潮湿”或“干燥”)土壤的一边.(5)你的解释是蚯蚓的呼吸是靠______.37.学习了蝗虫的呼吸后,同学们对蝗虫的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些同学认为其气体出入的门户--气门在头部,有些同学则认为在胸腹部.最终决定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这一难题,请你帮助他们共同完成探究.实验材料用具:试管、蝗虫、清水.(1)提出问题:______(2)作出假设:______(3)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并放入______的清水.②把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虫放入甲、乙试管中,甲中蝗虫的______浸入水中,露出______部;乙中蝗虫的______浸入水中,露出头部.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蝗虫的存活情况.(4)结果预测:______(5)实验结论: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38.如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1)蝗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2)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有______.(3)蝗虫共有______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______]______,蝗虫的翅共______对(4)蝗虫胸部和腹部的部分体节有______,用于呼吸.四、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39.图是鲫鱼的结构图,请看图回答:八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第3页(共3页)(1)鲫鱼的体型呈,有利于。(2)鱼在水中停止游泳时,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地张开和关闭,使水由口流入,由鳃孔流出,其主要生理意义是完成。(3)“鱼戏莲叶间”是描写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躯干和G的摆动,主要靠胸鳍和(填字母)维持平衡。(4)研究表明,鱼类是深度“近视眼”,视力范围一般为1-2m。但他们不会与礁石、船只相撞,这是因为它们身体表面两侧各有一条,可以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54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