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课堂观察报告_课堂观察报告讲座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1/15课堂观察报告_课堂观察报告讲座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报告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课堂观察报告【第一篇】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观察点:教师提问有效性观察人:刘慧霞观察小结许晓青老师以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其中贯穿语言文字的训练,从问题的水平来看,该教师理解性的问题占69.2%,提问技巧较单一,注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没有应用性的问题。直问就是直截了当地问,问的主旨即在直接的答案。曲问是一种迂回问法,即所谓问在此而意在彼。这种问法运用得好,会有很强的激发作用。有时虚提一问,无须正面回答,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探索。有时问题和答案都很简单,但释疑之后却又引起更深的疑问。在本环节中,教师的直问占100%,无曲问。宽问,又叫概括问或笼统问,是指提问的内容较宽较概括而言的。窄问,又叫具体问,是指提问的内容较窄较具体而言的。宽问居高临下,窄问具体生动,各有各的效用。单问,就是集2/15中提一个问题,然后集中释疑。有时一堂课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单问组成,提问既成为线索,又显出层次。本环节教学中,教师以“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贯穿始终,构成清晰的线索。重问,就是重叠提问,又叫连续问,即在短时间内多次提问。提问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讲课中不时出现的发人深省的问号,往往被看成是智慧和创造的象征,它会使教学之间、师生之间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适时的教学等待是增强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反应长度增加,回答时间延长,答题正确率提高,增强学生自信心,创造性思维活动更加活跃,思维结果更为完善。在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未作停顿的次数是10次,占76.9%。教师应当多留一点时间,让学生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维,组织自己的语言。在学生回答方式上,选择个人回答的问题数为11个,两个问题选择齐声回答,在观察时间段内,教师没有选择让学生讨论后代表回答这种方式。学生回答方式比较单一,应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采用多种方式回答问题。理答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及表现给予的明确、有效的评价,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理答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学生答问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是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环节。该教师能较为及时地捕捉生成,但理答方式较为单一,简单肯定占46.2%,不作任何评价为23.1%,简单肯定占主要3/15部分,评价语有待于进一步丰富,方能实现评价多元化。教师预设问题过于简单,一问一答式较明显,没有孩子潜心会文的时间和空间。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观察点:教师理答方式观察人:刘小敏张松峰观察小结老师们对课堂理答这个词一定感到有点陌生,通过听课学习我对“课堂理答”这一概念有了一点了解:“理答是指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是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的明确的有效的一种评价,也就是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它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甚至这门功课的兴趣与态度。本堂课教师的理答方式: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4次,占12.1%,这四次基本上都是学生读书出现问题而打断的。这节课学生读完书后老师大部分是以点头或嗯做评价。这节课不存在消极批评。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10次,占30.3%.这一项占的比例比较大。追问10次,占30.3%.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5次,占15.2%.其中也包括老师借学生评价来鼓励学生的。鼓励学生提问1次,占3%.本堂课教师的理答方式占的比例较大的是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和追问。针对这两项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重复理答4/15累而不赘这节课老师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10次,占30.3%.这里存在学生回答问题不清楚,老师加以重复。还有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有些没给出有针对性的评价,而是用简单的肯定或重复学生的回答来表示,并赋予一些语音语调,使得学生对答案更清晰,我认为这样的重复还是不可避免的。还存在当学生做出回答后,教师只是单调地重复,接着提出了下一个问题。这样的重复学生的答案,有时会起到强调、肯定的作用,但也拖沓了课堂,影响了课堂效率。(二)深度追问不断升华本节课追问10次,占30.3%.这包括当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回答不明确时,老师变一种问法,以降低难度,这是我们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在体会句子时,往往并不能一下子答到关键点,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而引导的有效方法就是追问。学生在老师刨根究底的追问中,深入思考,逐渐明晰。这种追问的目的是让学生不断深入了解课文,使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还有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又进行有效追问让他们迈向更高的目标。追问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该倡导顺着学生思路想下去的追问。总之,许老师在这一节课的理答是比较恰当的,她带领学生围绕课文中心先让学生将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转化为形象的画面,然后再将画面转化到课文内容,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感5/15受去朗读,也就水到渠成。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等融为一体。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观察点:教师教学时间分配观察人:冯党平王茜观察小结学习时间是有效性教学的前提。而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保证。在本次课堂观察中,我们重点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时间分配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我们把师生的活动划分为两块,即教学行为和教学环节。从表中时间分配可以看出,执教者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师生互动、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上。她从生活实际引入,重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教师讲解的时间不多,教学活动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和师生间的交流来进行。她讲解的时间仅为4分41秒,只占用了整节课的10.79%,而探究活动(师生问答)的时间为27分25秒,占用了整节课61.60%的时间,师生问答中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活动反馈和方法交流,教师的提问大多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问关注点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这样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参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猜测、推理、验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活动时间也比较充足,11分32秒,约占总时间四分之一,学生的活动包含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和互相评价,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提取已有经验和获得新信息,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新课标对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6/15训练的这样一种“老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现状,提出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新方式。在这堂课中,我们看到执教老师把自己的作用始终定位在“点拨”上,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最大限度地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探讨、交流、实践,达到教学目的。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教学时间分配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步骤,而且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准。听课过程中和课后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教学时间究竟应该怎样分配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行为不仅为目标服务也为教学效率服务。2、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才会有的放矢。3、分析教学对象,教学时间的分配才会更加艺术和人性。4、分析学生个体差异,把握课堂的整体学生利益,教学时间的分配才能平衡。课堂观察报告【第二篇】所谓“课堂观察”就是观察者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7/15接)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以此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和教师课堂行为的优化的一种课例评析活动,是平时听课评课活动的专业化。课堂观察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1课前会议在课前会议上,首先要确定观察点。观察点的选择要有目的。同时选择的观察点必须是可观察、可记录和可解释的。其次是制定观察量表。每个维度下设置了一些观察指标,依据需要,每个视角下再设置一些观察点。2课中观察观察者在上课前进入教室,根据观察任务,选择观察的'位置。如观察“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位置应面对学生;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应选择离某个小组较近的位置,以便随时记录他们参与活动的时间等等。上课过程中,观察者依据量表内容及使用说明,如实记录所看到或听到的种种现象。根据观察的不同内容,我们目前采用了四种记录方式:真实数据、详实的文字、图示符号、技术记录(录音、摄影、摄像)。3课后会议课后会议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是处理通过量表观察得来的数据。首先,课堂观察小组对在课堂上记录或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或统计、或排序、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或其他符号等形式呈现出来。其次,在信息整理的基础上,围绕观察点梳8/15理相关的问题或观点,对统计或整理的结果按不同的问题进行归类,把具体的事实与数字集合到相应的问题或观点中去,形成供讨论的观察小结。最后,就是课堂观察小组的集体诊断。大家基于所记录的数据,紧扣课前会议中确立的观察点,提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改进建议和对策;同时,观察小组和执教老师进行充分、平等的对话,以达成一些初步的共识。课后会议的小结和讨论,旨在使观察数据能够发挥更高的效益,观察结果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使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在进行有效的专业探讨过程中,通过多视角、多方位寻找有效教学的策略,实现课堂观察的目的。1、课堂观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观察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1课堂观察促进了教师将“面向每一个”的理念融入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是高效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参与心向。如我们设计的“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一量表,就是要求观察者用描述性的语言,从合作、参与、思维、情绪、生成这几方面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评价。内含“展示每一个”、“愉悦每一个”、“合作每一个”、“发言每一个”等指标。2课堂观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质量和研究能力9/15通过课堂观察,老师们能够围绕一些问题开展对话,让听者和说者都能有比较深入的思考。2、课堂观察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有效性的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过程中,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结构的改革。采用了分组研学的组织形式,根据同组异质互助共进的原则,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实行组长轮换制。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组内不同层次之间的学生、组与组之间都可以展开竞争。课堂观察使我们在“分组研学”这一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更加深入。3、课堂观察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由于课堂观察需要学科组课前研究观察点和课后讨论分析,所以也是一种团队合作、课堂观察合作体的形成与活动的开展可以营造一种合作的校园文化,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课堂观察报告【第三篇】观察主题:评一致性课例:行为与内容维度(结合目标分析)对主题的理解:所谓“教学评一致性”,就是学习目标引领下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达成的一致性。“目标”是教师思考“学生学会了什么”,这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既规定教学过程的方向,又提供教学有效的证据;“教”指的是通过一个课时或一个单元的学习,教师想让10/15学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体悟什么”;“学”指的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即为了达到“教”的目标,设计哪些学习任务、组织哪些教学活动;“评”指的的是评价,就是对学习活动进行反馈和矫正,以便改进学习。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如何实现,我们主要就是看目标引领下的教、学、评是否达成一致性。所以我们确定了这样一个观察主题,并将观察的情况通过观察量表来进行呈现。在这张表里,我们记录了在本课4个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教师的行为(包括教师提问、组织讨论等)、学生的行为(包括回答、朗读、讨论等)以及评价任务是如何展开的。不管是从郭老师的教学设计还是这张观察表记录的信息看,都可以看出郭
本文标题:课堂观察报告_课堂观察报告讲座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566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