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考后心理调节教案和学案
《考后心理调节》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三年级学情分析: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在备考路上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考试,很多同学的情绪会受到考试成绩和排名的影响,看到其他同学的好成绩,自己却止步不前而感到焦虑。有的同学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有的同学怪自己太粗心,有的同学后悔自己没努力,有的同学担心来不及等等。当学生紧盯他人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很容易错过自己真正力所能及、能够改变的事情。当学生将考试当成评价自己成功失败的工具,只关注好成绩和好名次,情绪很容易受成绩而起起落落,却错过考试能带给我们的指导意义。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关注自己的能改变之事,以发展的思维看待考试,并通过科学方法分析考试中的错误,为之后的复习提供方向。理论依据:1.“影响圈”和“关注圈”史蒂芬·科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指出,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这些可以归入“关注圈”(Circleof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ofInfluence)。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2.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斯坦福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SusanDweck)提出思维模式理论(Mindset)。将思维模式分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具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智力是固定的,倾向于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做事,习惯将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做的滴水不漏,被人称赞,他们想要保持目前的完美,却止步不前。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倾向于不断创始新鲜事物,对自己的能力发出更加高级别的挑战,或许他们会挑战失败,但他们不会气馁,总结经验教训,持续发起冲锋,直至胜利。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更加不畏学业挑战和失败,在困难前更容易保持专注和兴趣。他们相信努力会让自己更强大,因此越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取得了更高的成就。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积极关注自己的“影响圈”,以成长型思维看待考试。2.技能目标掌握SK试卷分析法,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法。3.情感目标减少成绩、排名、对比带来的情绪困扰,以更为理性、积极的心态备考。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影响圈”和“关注圈”、“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概念的理解和区分。2.难点SK试卷分析法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有效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作为高三的学生,在备考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考试。同学们刚刚经历过紧张的模拟考试,当看到成绩和排名,是什么的心情呢?列举学生考后常见心态和想法,通过共情拉近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我想有些同学会开心,因为看到自己的进步。有的同学可能很沮丧,努力了那么久,成绩没有进步,反而变差了。有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的好成绩,又是羡慕又是着急。有的同学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有的同学怪自己太粗心,有的同学后悔自己没努力,有的同学担心来不及。请同学们觉察和感受一下自己是那种状态,反思备考路上,你关注和关心的事情、影响你情绪的因素都有哪些,除了成绩和排名之外,还有什么是你关心关注,会牵动你情绪的呢?每个人至少写5点。这个过程是为了让同学们觉察自己备考中的感受和想法,为后面的展开、深入和转化铺垫。通过“摘苹果”的比喻,让同学们反思自己的备考心态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并思考应该怎么摘苹果。小A:一路上左顾右盼,看着别人是怎么摘苹果的,尤其是盯着别人将又大又红的苹果摘到框里,又是羡慕,又是着急,真不是滋味。(盯着其他人学习状态和考试成绩,而且情绪深受影响)小B:怀揣着要将所有苹果都摘下装走的心愿,总是盯着那些难以够到的大红苹果,对于触可及的小苹果却视而不见(将自己的高考寄托于好运气、好状态,或是担心自己没有好运气和好状态)。小C:背着一个大大的背篓,步履沉重,背篓里装着重重的大石头,虽然感觉沉重,但仍然舍不得丢掉。(紧盯过去、未来、成绩和排名,因此有沉重心理负担)二、展开阶段引入“影响圈”和“关注圈”的概念。关注圈:一个人格外关注的事情/因素影响圈:一个人可以掌控的事情/因素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备考之路,就像我们摘苹果之路,我们会关注到很多事物,很多事物也会牵动我们的情绪,列举高三学生的“关注圈”中常见事物和因素,让同学们从选选择可以填入我们“影响圈”的内容。关注圈:•••难以直接控制:排名、成绩、未来外界不可控:运气、考试难度、外界期待、他人水平、竞争自身难以改变:智商、天赋、过去影响圈:可以概括为当下怎么想,怎么做。••••当下心态努力熟练程度、知识掌握同学们刚刚写下的备考路上关注的事情、影响情绪的因素,我们看看其中哪些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把它们填到我们的影响圈里,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填在外围的关注圈里。这样,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关注圈和影响圈的关系了,如果你关注的很多都是你影响不了的因素,你可能更容易感到焦虑、无力、挫败。如果你关注的是自己可以积极改变的因素,那我们会变得更有方向感和力量感。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有其他我们可以影响的因素,也可以补充填进自己的影响圈里,让自己的影响圈变得更大。三、深入和转化阶段深入和转化阶段主要是讨论如何提升我们的影响圈。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影响圈里主要的议题就是如何积极备考,包括怎么看待模拟考试,以及如何利用模拟考试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1.如何看待模拟考试——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斯坦福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思维模型理论,区分两种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将目标设定为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相信能力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关心能力增长和学习过程,面对失败,会付出更多的努力,调整策略更好前进,往往会把困难和失败当成挑战,积极迎接各种挑战。•固定型思维:关注好名次和好成绩,认为能力是天生的、固定不变,面对结果,关心的是对能力的测量和评价结果,所以面对失败,常常会感到自尊心受挫、焦虑、羞耻,逃避挑战。以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来面对模拟考试,又会有什么不同呢?绿色的圆圈表示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已有的能力范围,三个小圆圈表示三次不同考试的考察范围,在成绩上看,1-2-3次考试,成绩越来越差。用固定型思维来看,考试1是最成功的,考试3是最失败的,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个不好的成绩而感到沮丧、难过、焦虑。用成长型思维来看,这几次考试没有所谓的成功和失败,相反,第2和第3次考试能带给我们更多的信息,提示我们存在什么不足,可以朝什么方向努力,我们也就有机会去将这些空白填补上去,不断扩大我们的知识和能力范围。2.如何利用模拟考试提升自我——SK试卷分析法1模拟考试中的每一道错题都是备考路上的苹果,我们如何发现,并摘入囊中呢?我们可以将考试中的错误分为两种:S错误,技能(Skill)缺失型错误,就像有能力够到,但没有发现的苹果,包括:•••明明会做,但是做错了很有把握的题,却没做对简单的题目,却出错了K错误,知识(Knowledge)欠缺型错误,就像我们没有能力够到的苹果,包括:•没有把握,改来改去,最后改错的题目1郭召良.高考其实很简单(学生篇)[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回答不严密、不完整而失分的题目不会做(想不起来,没思路)技能缺失型错误(S错误)可能的原因和改进方法:提升我们发现苹果的能力••••••审题错误(看错要求、看漏信息)——慢审题、快解题计算错误——草稿演算规范、复查抄写错误——抄写慢、复查答题不规范——学习标准答案步骤时间不够,没做完——先易后难、规划答题时间其他面对技能缺失型错误,可能很多同学会简单地归因为自己考试太粗心、状态不好、时间不够等。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分析,可能就变成抱怨,很难真正地提升。我们需要进一步地分析错误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练习,以便避免类似错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是:在任何状态、环境下都可以把这些题目做的,把能够到的苹果都装进自己的框里。知识型错误(K错误)可能的原因和改进方法:提升我们够到苹果的能力知识型错误提示我们知识存在漏洞、掌握不扎实、题型不够熟悉。我们需要分析的是这些漏洞具体是在哪一章、哪一节、哪个知识点,或者是哪些题型。这就是所谓的查漏补缺,查漏的目的是为了补缺,而不是为了打击信心和贬低自己。有些同学可能会面临比较多的知识漏洞,那么在有限的备考时间里,我们可以从哪里做起呢?首先,我们可以将知识点和题型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先从容易掌握的开始,先易后难,面对一些对自己来说非常困难的知识点和题型,我们也可以适当取舍。适当取舍还包含我们对不同学科的时间安排,投入相同时间,哪些学科可能获得更多的回报,我们可以适当地多投入。我们要做的是让我们的苹果总量达到最大,而不仅仅是得到某个苹果。我们可以在试卷上每道错题旁边填上错误原因和具体的改进方式,并在之后的备考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练习。通过有针对性地演练,让错题成为最不容易错的题。备考之路就像摘苹果之路,每张模拟考试的卷子都像是寻宝地图,提示我们可能遗漏了哪些苹果,需要我们在之后的备考中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这样我们才能把遗漏的苹果装入自己的背篓中。只有装入背篓的苹果才是属于自己的。如果换这样的心态去看待考试,我们关注的就不仅仅是成绩和排名,而是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那么,每一道错题都是我们备考路上最好的礼物,指引我们一步步接近我们目标。四、总结和应用备考路上,我们的情绪受到成绩和排名的影响,也会受到周围同学的学习状态和成绩的影响,我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期望,也难免对未知感到担心,我们承载来自父母老师的期望,也承受着期望背后的压力,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环境中,总会很多事情会牵动我们的情绪,影响我们的步履。但我们不要忘记将我们的注意力收回,更多地投注于我们的“影响圈”,抓住可控因素,我们能控制的是,每一个当下,是自己的所想,所做。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面对高三那么多模拟考试,我们在为考试成绩高兴和难过之后,记得以成长型思维看待模拟考试,把错题当成最好的礼物,认真分析,积极改进。把沿路能摘到的苹果都摘到自己的背篓中。课后作业:利用SK分析法分析自己最近一次考试的试卷,在每一道错题边上写上错误类型和改进方法,并把分值统计在我们的错误分析表上。表1:具体学科试卷分析表考试科目:考试时间:S型错误K型错误错误内容失分错误内容失分S型小计K型小计表2:SK错误类型汇总表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选1选2选3总计审题错误计算错误抄写错误S错误答题不规范时间不够其他知识点K错误题型其他总计1.郭召良.高考其实很简单(学生篇)[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卡罗尔·德韦克(CarolSusanDweck).终生成长[M].江西人名出版社,2017.3.史蒂芬·科维(StephenR.Covey).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M].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参考书目:
本文标题:考后心理调节教案和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58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