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索虫子食物秘密的兴趣;2、通过观察、发现,初步了解虫子进食的方法。活动准备1、ppt课件:虫子吃什么2、虫子卡片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虫子吗?你见过什么虫子?知道这些虫子喜欢吃什么吗?二、展开1、课件演示提问:小朋友们,认真观看图片中都有哪些虫子?想一想,它们喜欢吃什么?2、讨论:虫子吃什么(1)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吃什么呢?(吃土中腐烂的东西,也吃地面上腐烂的叶子。)(2)螳螂长得什么样子?它吃的食物是什么?(吃蚜虫、蚂蚁、苍蝇、飞蛾、蜻蜓等大大小小的虫子,它都吃。)(3)你喜欢蜻蜓吗?蜻蜓吃什么?(喜欢捕捉蜉蝣、蚊子、苍蝇等作食物。)(4)我们都喜欢七星瓢虫,它是益虫还是害虫?它吃什么?(吃蚜虫、辣蚧等虫子。)(5)可爱的小蚂蚁吃什么呢?(吃一些含糖分的食物。)(6)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小蜗牛,知道蜗牛喜欢吃什么吗?(蜗牛的舌特别发达,很喜欢舔嫩树叶吃。)(7)知了知了叫的蝉吃什么呢?(吃树干内的液汁。)蝉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蝉主要吃树干内的液汁,所以蝉不拉屎,只有很少的尿。)教师:小朋友们知道了吗,虫子也都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3、虫子分类比如,有些虫子吃蚊子、苍蝇、飞蛾等,我们把这些虫子称为肉食性虫子。还有的虫子吃草、树叶之类的,我们把它们称为草食性虫参考资料,少熬夜!子。请小朋友们自己把这些虫子分分类,把吃同类食物的虫子放在一起。4、趣味练习:正确的找出昆虫的名字看一看昆虫的图片,并贴出它们正确的名字。三、延伸小朋友们,可以继续探索有关虫子食物的秘密,可以用绘画方式记录下来,及时与小朋友交流。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镜子的特征以及会反射的道理。2、观察理解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趣味练习准备活动[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eyesmalleye活动纸-镜子分身术(镜子里有几个小朋友呢?)活动内容导入1、观看多媒体资料镜子分身术][,推测两个镜子对照可以看见很多个物体的原因。-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过好多个自己吗?-在哪儿看到的?-同时用两个镜子照的话,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多个物体呢?展开2、观看实验视频镜子分身术,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和备品。-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利用镜子的特征,观察在镜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个物体。-看一看实验顺序。1)把两面镜子的背面用胶带粘起来。2)在镜子中间放一个球。3)观察一下镜子折射出的球的数量。活动1: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远3、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远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把两面镜子粘在一起,中间放一个彩球。-镜子折射出来的球有几个?-镜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话,镜子里的球的数量有什么变化?活动2: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近4、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近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变化。-两面镜子之间距离拉近。-镜子里有几个球呢?5、说说镜子之间距离的变化,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镜子之间变远和变近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球的数量会不同呢?结束6、实验结束后,Bigeyesmalleye活动纸-镜子分身术(球越来越多)写一写实验结果。活动评价-对于镜子特征的理解以及观察的积极度进行评价。教师活动相关信息镜子有反射的特征。利用两面镜子看物体的时候,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所以就会看到更多的物体。利用同样的原理,用两面镜子制作一个潜望镜,看一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课题生成: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活动目标: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活动准备: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活动过程: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幼儿l:因为螃蟹凶。幼儿2:它有大钳子。幼儿3:要夹人。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幼儿观察螃蟹:幼儿1,只看不动手。参考资料,少熬夜!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3、幼儿坐在地毯上。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幼儿3,有三只脚。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专家点评: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反思与讨论: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第三篇】小小班:有趣的水宝宝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情绪愉快地参加探知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水的沉浮。3、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语言来表达,发展幼儿讲述。二、活动准备:盆、可舀水的玩具杯、海绵、沙、棉花、小石块、积木、朔料玩具、白纸、参考资料,少熬夜!一个熟鸡蛋一生鸡蛋。三、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产生探知的欲望。1、出示两个大盆,里面装有水让幼儿自由在周围用玩具舀水玩。2、把各种积木、朔料玩具一一投放入水里,老师:这些东西怎样?它们有没有沉到水下?为什么会漂浮在水上?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3、把小石块、沙投放到水里,老师:这些东西又怎样呢?为什么会沉到水里?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试。4、把棉花、海绵投放到水里,引导幼儿观察。(二)幼儿动手操作、感知。1、幼儿人手一篮积木、朔料玩具、小石子等尝试。2、帮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探索过程。(三)讨论、扩展经验。1、老师出示一张白纸,平放到水面上“它又怎样啊?为什么浮在上面”老师慢慢用水弄湿白纸,看看白纸慢慢沉到水里。2、老师出示一生鸡蛋,投放到水里,看看它怎样?又出示一熟鸡蛋问:它会怎样呢?(四)小实验:会游泳的蛋宝宝。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了解一些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共生现象。2、体验找朋友的乐趣。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活动准备:1、动画片《犀牛与犀牛鸟》;2、《好朋友》PPT课件;3、共生动物卡片若干;4、《找朋友》音乐。活动过程:一、观看动画片《犀牛和犀牛鸟》:1、播放动画片《犀牛和犀牛鸟》,教师讲述故事。2、重点理解:犀牛和犀牛鸟是怎样互相帮助成为好朋友的。3、犀牛鸟帮助犀牛吃掉了身上的虫子,犀牛就不痒痒了。犀牛身上的虫子是犀牛鸟喜欢吃的食物,犀牛鸟就不会饿了。就这样他们相互帮助成为了好朋友。二、观看课件,交流经验:1、观察共生动物课件中的图片,分小组交流:谁和谁是好朋友?他们是怎么样相互帮助的?2、将各组发现的各种共生动物的现象汇集交流,看一看参考资料,少熬夜!各组的发现分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发现,分享、归纳各种共生现象。小结:两种不同动物会用自己的本领来相互帮助共同生活,它们就像一对好朋友。三、配对游戏: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卡片,听音乐《找朋友》去找卡片上动物的好朋友;音乐停,找到相应的朋友握握手,相互间说一说,好朋友是怎么样相互帮助的。
本文标题: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63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