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石头》幼儿园小班教案精编5篇
好文供参考!1/10《石头》幼儿园小班教案精编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石头》幼儿园小班教案精编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石头》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在石头上装饰与绘画。2、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活动准备:和幼儿一起收集石头及石头制品;颜料、棉签、水彩笔、彩色纸、胶水、画有图案轮廓的大纸等);布置熊、松鼠、小狗、公鸡、小兔作品展区活动过程:(一)出示石头导入:“小朋友这是什么?(石头)我们教室里来了几位动物艺术家,它们知道我们在收集石头,所以带来了和石头有关的礼物,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看时想一想是什么?猜猜是怎么变的?”(二)引导幼儿观察。师引导幼儿观察石头变成了什么,好文供参考!2/10想想用了什么办法(材料)。(三)提出创作要求:1、大胆想象动手创造;2、使用颜料的幼儿注意颜料不要过多;3、尝试一种以上的方法创作;(四)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创作,教师巡回指导。1、染石子: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任意涂染石子,使其成彩色石子,并欣赏石子的美。2、画石子:将石子涂成白色或其他颜色后晾干,然后在石子上画自己喜欢的东西。3、石子组画:几块不同的石子组成一物体贴在纸上,再涂上颜色成为一幅画。例如:一小石子、一大石子上下连接粘在纸上,涂上颜色成为不倒翁娃娃。(五)互相欣赏、分享成功的喜悦。将幼儿的作品布置于展示台,请幼儿互相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石头》幼儿园小班教案2活动目标1.感知彩色的美。2.学习用各种大小的圆圈的做法。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好文供参考!3/10趣及创新意识。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重点难点培养幼儿感知颜色的`美丽,认识并记住自己喜欢的颜色。活动准备1.挂图,幼儿用书2.油画棒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挂图,引出活动内容。老师:小兔子家门口修了一条小路,由于工人叔叔忙还没来得及给小路铺石子。小兔子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为小路铺上彩色的小石子。2.教师画出:油画棒示范画(1)老师:请小朋友们拿上不同色彩的油画棒用大小不同的石头夹画。(2)提醒幼儿要把不同颜色的“石子”搭配起来让小路更漂亮。画的路面不能留太大的空隙要把路都画完。3.展示幼儿作品(1)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2)以小兔子的口吻向幼儿表示感谢。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不太会画圆圈,而且画的也不太好文供参考!4/10密,色彩方面他们表现得很好,以后应该多在此方面加强他们的训练。《石头》大班教案3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水彩笔或者颜料和其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感受在石头上画画的乐趣。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5、感受作品的美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孩子学会尝试,敢于发现新事物,从中取得乐趣。难点:在石头上作画比较难,同样挑选石头,设计新的形象对于孩子来说比较难。活动准备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皱纹纸等装饰品(可根据需要准备)、各组一块抹布。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事先画好的石头,并讲述编好的小故事,好文供参考!5/10引导幼儿观察讨论。问题:1、大家看这是什么呀?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像不像化了妆的小朋友?3、这和我们平常画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呀?(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要求: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和自己旁边的小伙伴讨论讨论。2、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会组合什么样子呢?(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先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完成作品。(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要求: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3、在装饰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好文供参考!6/10(六)创编故事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教学反思1,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东西,本次活动的构思也是来源于一次偶然发现。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感受到了在石头上画画的乐趣,孩子们的作品不同程度的受到老师范例的影响,也有自己的一些创新,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达到了预定的活动目标。2,在这次活动中,我认为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想,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或许就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还有在讲解过程中应该使用孩子容易理解的话语,这样便于孩子和自己的交流。总之,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还要跟其他老教师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石头》大班教案4设计理念:石头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山上、河边、田野、小路等好文供参考!7/10都可以看见它们的影子,这些不起眼的石头都是孩子们的最爱,而且石头的可塑性也是很强的。鱼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对于鱼的外型特征幼儿已相当的了解和熟悉。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本次活动选择了从俯视的角度去引导幼儿观察鱼的不同形态,并尝试利用石头的特性,及辅助材料,来表现出俯视角度下的鱼的不同动态。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从俯视的角度观察鱼的不同形态。2、尝试用石头、棉签、橡皮泥等材料表现出俯视的鱼。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活动重难点:能大胆运用辅助材料表现俯视下不同形态的鱼。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块石头,一盒沙,棉签棒、各色颜料,橡皮泥若干。教师:范例若干;展示作品的鱼池。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兴趣。1、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鱼的图片,看看这些鱼是从哪个好文供参考!8/10角度看过去的?2、幼儿观察讨论。3、这些鱼从上往下看,你看到了鱼的什么?4、小结:从上往下看,我们看到了鱼的头、背、鱼尾、鱼鳍。二、讲解示范:1、出示石头:今天金老师还带来了什么?今天我们就要用这块石头来变一变,变成什么呢?(自由猜测)2、教师示范一:把石头放入沙中。(我们把这块石头当成鱼,把这些沙当成一盆水,让石头鱼游到水里去)3、你会看到了鱼的什么?(幼儿说)4、幼儿操作: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你的桌上也有石头,请你选择一块石头,让石头鱼游到水里去,并说一说从上往下看,你看到了鱼身上的哪个部位?(可以互相交流)个别幼儿交流。(利用实物投影仪)5、教师示范二:怎么样让它更像呢?再来变一变(教师介绍材料、示范添加一条鱼)。6、欣赏范例:还可以怎么变呢?三、幼儿创作:1、拓展幼儿思维:你会怎么变?想一想。(幼儿交流)2、鼓励幼儿能大胆运用辅助材料,表现出俯视下看到的好文供参考!9/10不同角度的鱼。四、作品展示: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统一放到教师准备的“鱼池”中,一起看看、说说你喜欢的活动反思:通过图片的欣赏,幼儿对俯视角度下鱼不同形态的积累。教师引导示范、幼儿操作、教师再次示范,使幼儿在听听、说说、动动、想想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创作的乐趣。引导幼儿观察辅助材料,为下一步创作做好铺垫。幼儿个体创作后的作品集中展示,以“鱼池”为载体,进行整体作品的欣赏,不断培养幼儿多角度的审美能力。《石头》大班教案5活动目标:1、幼儿能大胆的在石头上创意作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幼儿作画的兴趣。2、通过石头画的故事,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活动准备:石头、棉签、调色盘、丙烯颜料、石头画课件、湿巾、废旧报纸、蛋糕盘活动过程:好文供参考!10/10一、导入活动。1、手指游戏《黑猫警长》。2、以故事的形式引出石头画。二、幼儿欣赏石头画,尝试并探索作画。1、欣赏石头画,激发幼儿创作的石头画的兴趣。2、教师示范作画,讲解画法及注意事项。3、幼儿再一次欣赏石头画,调动孩子的创作兴趣。4、幼儿尝试并探索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5、鼓励幼儿把石头画的故事讲述给小朋友听。三、作品赏析1、请幼儿展示作品,讲述石头画的故事。2、为幼儿创设展示与讲述的机会,把作品讲述给客人听。
本文标题:《石头》幼儿园小班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65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