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19届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技法-小说必备核心素养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一小说阅读——借得故事一枝花,写人叙事无稽涯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要求了解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考情研读1.考查情况。考纲虽然是对整个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但高考具体考查的文本还是侧重于小说。从2010年开始,连续7年考查的文本都是小说,2017年三套全国卷有一套考查了小说,2018年三套全国试题都考查了小说,既有革命传统人物,也有传统经典小说,还有科幻小说。从整体情况看,2019年高考可能还是侧重小说的考查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情研读2.试题样式。2016年以前高考中小说板块试题样式相对稳定,一般为4道题,分值25分,命题形式是一道5选2综合性选择题和三道简答题。但2017年有了变化,一道4选1综合性选择题,侧重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两道简答题,侧重对情节、人物和主旨的考查。2018年分值有所增加,由2017年的3分、5分、6分变成了3分、6分、6分。高考命题人设计问题往往注重对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的考查。常常在以下考点中选择两个考查:①把握故事情节;②揣摩人物形象;③赏析环境描写;④概括探究主题;⑤赏析人物语言;⑥理解小说的标题3.设题内容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本专题根据高考考情和学情,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准备从情节、人物形象、环境、语言、探究题和综合性选择题这六个高考命题点来突破。每一命题点再根据命题情况总结出典题题型,对每种题型从知识储备、解题技巧、规范答题等方面突破,然后形成一套独特的解答小说文本的解题技巧。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中已经明确了命题的关注点——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高考对小说的命题角度是根据这种文体的文体特征来命制的。所以考生需要了解小说的文体特征。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文体特征与命题点的结合(一)小说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是小说的主题。因此小说的文体特征由这样几个关键词构成: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也是围绕这几个关键词进行的。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二)高考小说选文特点通过近几年高考所选小说来看,1000多字的微型小说(小小说)是小说考查的重点对象。这种小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轮廓,捕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它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取的小小说具体特点如下:1.材料以小见大小小说的这一特点是就它反映的内容和意义而言的,小小说由于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一般只有几百字,至多千余字。在这短小的篇幅里,不可能反映长时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只能反映生活长河中的一点一滴、一朵浪花,只能反映现实生活侧面的某一个闪光点,也就是说小小说所选的题材截取的生活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面要小,只有这样才适合小小说体裁表现的需要,这就是“以小见大”中的“小”。但是,它虽然小,却不是孤立的,它毕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的折射,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一角一面来认识大千世界,折射重大问题。小小说篇幅虽小,但它有丰富的意蕴,有一定的生活容量,它反映的内容和意义并不小。这就是“以小见大”中的“大”。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2.人物形象典型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小说凸显主题的主要载体。读者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在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深受感染。曲折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都是塑造形象的好方法。受篇幅限制,小小说塑造人物时,主要写主要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或写主要人物的情绪心态等。3.情节有吸引力情节是小小说吸引读者的关键,小小说的情节一般发展比较快,前后事件较为紧凑,整个情节曲折新奇,常常突破思维定式,给读者以惊异感。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4.结尾含蓄隽永小小说的结尾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小小说的质量。结尾往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其精髓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作品的深刻主题常在结尾处明朗。因此,阅读小小说一定要关注结尾。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5.主题新、深、辣所谓“新”,即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写别人没有写过的事,及时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新问题,有强烈的时代感。所谓“深”,即作品具有深度,启迪思想,引人回味,从而使人得到哲理的享受。所谓“辣”,包括以情动人,震撼人心;尖刻辛辣,一针见血。不论主题是新,是深,还是辣,最后指向都是人生和社会。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三)小说文体特征决定高考命题点文体特征关键词文体特征内涵高考命题点考题例证情节(1)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情节概括题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2018·高考全国卷Ⅲ,T5)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体特征关键词文体特征内涵高考命题点考题例证情节(2)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情节作用题本文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17·高考山东卷,T19)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体特征关键词文体特征内涵高考命题点考题例证情节(3)在情节具体安排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一些技巧处理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样前后情节才能有机结合情节手法题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2018·高考全国卷Ⅰ,T6)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体特征关键词文体特征内涵高考命题点考题例证人物(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人物形象或特点概括分析题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2018·高考全国卷Ⅰ,T5)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体特征关键词文体特征内涵高考命题点考题例证人物(2)在小说中有作者着重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也有为了表现主要人物和展现主旨描绘的次要人物,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又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形象作用题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2017·高考江苏卷,T15)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体特征关键词文体特征内涵高考命题点考题例证人物(3)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是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形象刻画手法题本文第⑬~⑱段描写公鹿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017·高考山东卷,T20)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体特征关键词文体特征内涵高考命题点考题例证环境(1)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构设的故事情节,总是出现于一定的时空位置(即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场所),这就是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环境特点概括分析题文中第②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2014·高考重庆卷,T15)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体特征关键词文体特征内涵高考命题点考题例证环境(2)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要运用一定的手法去描写,让其特点与人物形象及小说主旨相适应,环境的描写手法十分丰富,既有描写角度的选择,还有各种修辞、表达方式等环境描写手法题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2015·高考湖南卷,T16)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体特征关键词文体特征内涵高考命题点考题例证环境(3)环境在揭示人物种种复杂的关系、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环境作用题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2013·高考山东卷,T21)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体特征关键词文体特征内涵高考命题点考题例证主题(1)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综合性选择题其中一个选项:概括分析主题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2017·高考全国卷Ⅰ,T4—B)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体特征关键词文体特征内涵高考命题点考题例证主题(2)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一般来讲,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甚至个别语句也是理解主题的关键主旨意蕴探究类题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2018·高考全国卷Ⅲ,T6)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二、依文体特征和命题点来读文高考命题是扣住四个关键词进行的,我们读懂一篇小说也需要扣住这四个关键词。第一步:把握情节方法:切分层次,理清情节小说的成功,关键在于构思的精巧别致。巧妙的构思首先表现在新颖、独特、有悬念、有起伏、结构精巧。小说的构思精巧还表现在含蓄曲折。所以阅读小说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理清作者行文的情节脉络,既是小说阅读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作品前面还有序幕,后面有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有的有着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把高潮安排在结尾。总之,这四个部分并不是缺一不可的,但不论故事情节如何安排,情节的发展总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理清小说情节的主要途径:概括每一段段意,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合并为一个层次,然后切分全文层次,对照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进而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步:理解人物方法:关注描写,认识人物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特点。不管是白描还是工笔,都是使小说展现的场面逼真、人物显得栩栩如生的基础。注重小说描写的类型,如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这些描写能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认识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还需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考虑人物特点,所以在阅读时也需要关注作品中的相关语句。认识了人物,就能根据人物性格特点或人物成长史思考其背后隐含的人生或社会问题。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三步:联系环境方法:寻找环境,思考作用(意义)在小说作品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是人物成为某种形象的原因。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不能不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努力发掘它深刻的思想意义。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第四步:思考主旨方法:综合考虑,人生或社会“文章合为时而著”,任何作品都会折射社会或人生的某一方面,小说也不例外。而小说的主旨不是像贴标签一样明显地张榜在作品的前头,而是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蕴藏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蕴藏于典型的环境中。所以考生在阅读小说,思考其主旨时要联系情节,联系人物形象,联系环境,还要格外注意标题和主旨的关系。综合考虑后,思考其反映社会的某一方面或折射人生的某一问题,这样主旨就弄明白了,小说也就读懂了。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三、读文示范——读懂文本,解答题目的关键文本展示(2018·高考全国卷Ⅰ)赵一曼女士阿成①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②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③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本文标题:2019届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技法-小说必备核心素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7251 .html